济南工商22条新政助推发展方式转变

2010-09-17 10:53:26 来源:济南政府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市工商局9月16日发布22条新措施,力促全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市场准入条件放宽
  企业名称注册方面,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技术攻关的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可以“××研究院”、“××研究所”作为行业用语;允许进出口企业在名称中使用“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国际贸易交易”、“进出口”;允许从事生产的企业在名称中使用“实业”;允许外资企业将不宜译成中文的外文商号、投资人姓名作为字号使用。
  出资方式和住所登记条件放宽。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前提下,允许农民用土地、鱼塘、林地等承包经营权出资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支持开办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进行功能改造,发展产业聚集区。对进驻广告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从事广告设计制作、文化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办单位相关证明可作为住所使用证明。
  突出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
  鼓励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作价出资,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利用股权出资等方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投资新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以无需办理权属登记的技术作为股东的首次出资。支持龙头和骨干企业利用产业、品牌、信誉、地域等优势,与同行业专业化协作,形成服务功能完备、资源利用充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产业集群。
  支持投资人利用整幢或部分楼宇开办信息咨询、科技开发、文化创意等园区。允许将楼宇名称作为管理该楼宇的企业字号;允许入驻楼宇的企业以园区产业特色作为企业名称的行业用语;允许入驻楼宇总部企业在名称中使用“总部”、“地区总部”。
  在支持传统服务业创新经营模式、发展连锁经营,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基础上,突出软件、动漫游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允许企业使用“动漫设计”、“服务外包”作为企业名称行业用语;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咨询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支持技术开发、学术研究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加快发展。
  积极支持文化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实现公司化改造。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可以保留原名称(去掉原主管部门);改制为公司的,后缀“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文化企业走向市场,推动网络文化服务、旅游文化服务、文化艺术代理、广告会展以及设计、动漫、艺术创作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
  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合伙企业、创业投资企业、功能性机构和服务外包产业,支持外商投资组建企业集团。引导外商投资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
  支持网络经济发展。企业申请从事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名称可使用“电子商务”。从事网上经营的,核定经营范围为“网上经营XX”;从事网上服务的,核定经营范围为“网上提供XX服务”。
  无不良记录企业年检当场办结
  将注册资本首次出资200万元以下有限公司登记审批权下放分局;将户外广告登记审批权下放分局;将食品流通许可证登记审批权下放工商所。提升企业登记网络功能,探索网上名称核准、网上登记注册,推进网上年检、网上信息查询。进一步推广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文本条款内容。
  帮扶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申请注册商标,支持出口型企业境外注册商标。加大驰(著)名商标培育力度,建立完善驰(著)名商标帮扶机制。建立商标战略示范企业制度,推进商标战略示范城市建设。支持通过兼并、重组等,组建跨行业、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引导企业设立、变更为连锁经营公司,指导国有企业完善改制方案。
  申办个体工商户无法提交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的,申请人可以持市场主办单位、开发小区(含工业小区和科技园区)管委会、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同意在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证明,办理注册登记。


  此外,工商部门还将在全市开展食品流通放心乡镇(社区)、查处无证无照经营示范街区创建活动,扩大在线食品电子监管覆盖面;将农村维权站点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年内在全市基层建立81个打击传销宣传站;对守法经营、无不良记录的企业简化年检手续、当场办结,企业有正当理由,允许延期年检;建立监管服务移动平台,推行电子网络巡查。

责任编辑:鲁珊珊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