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实施意见》解读
威海公交集团50辆崭新的天然气和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6月16日正式运行,这是昨日市民在乘坐1路新能源公交车。实习生 李会霞 摄
■到2015年,我市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5标台以上,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7%
■新购置公交车全部为国Ⅴ以上环保型车辆,其中清洁能源、新能源车辆占70%以上
■在城区双向6车道以上的主干路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道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杜晓莹)昨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随着《关于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作为2013年12项民生实事之一的城市公共交通被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自此,我市将切实加快市域公共交通发展,方便群众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意见》指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应该坚持绿色发展、方便群众,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综合衔接,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争取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大容量、环保型公共交通车辆为主体,城乡一体、服务均等的公共交通体系,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5标台以上,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7%,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至2020年,建立起区间大线路、区内小循环、大线路串联小循环的公共交通体系,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8标台以上,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5%。
为此,《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环保型公共交通车辆,加快发展绿色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车辆档次和舒适度,自2013年起,新购置的公交车辆全部为国Ⅴ以上排放标准的环保型车辆,其中清洁能源、新能源车辆占70%以上。加快场站设施建设,在城区双向6车道以上的主干路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道。建立以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车辆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公共交通调度服务中心,将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纳入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共享平台。至2020年,逐步建立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公共交通网络。
《关于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
7月4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精神,市政府出台《关于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快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便群众出行,提高全市交通资源利用效率。那么,我市通过什么途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又有哪些新措施即将实行?优先发展后的公共交通将达到何种程度?记者就此对刚刚出台的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公交车辆
新购车全部达“国Ⅴ”标准
■关键词:环保型 绿色公交
■实现路径:实施意见坚持的首要原则就是绿色发展、方便群众。把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条件、方便群众日常出行作为首要原则,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品质。为此,我市将大力发展环保型公共交通车辆,提高公共交通车辆档次和舒适度。自2013年起,新购置的公共交通车辆全部为国Ⅴ以上排放标准的环保型车辆,其中清洁能源、新能源车辆占70%以上。
据了解,作为今年12件民生实事之首,威海公交集团计划年内购置230辆节能环保公交车并投入运营,目前已订购199辆,其中,已投入运营72辆。预计8月底,230辆公交车将全部上线;年内,29条线路将陆续更换新的绿色公交车。
公交道路
设置公交专用道、优先道
■关键词:路权优先 公交专用道
■实现路径:实施路权优先。在城区双向6车道以上的主干路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道。对古寨东路以东、渔港路以北的区域,分时段确定公共交通优先通道,实施高峰时段管控措施。对有条件的路口试行公共交通车辆专用信号,尽可能减少公共交通车辆在路口的停留时间。在道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公共交通车辆尽可能不受单向通行、禁止左转弯等禁行限制。建立公共交通专用道监控系统,严格查纠占用专用道、干扰公共交通车辆正常运行的行为,确保公共交通车辆平均运行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85%以上。
公交服务
出行信息查询实等智能化
■关键词:智能化 公交“一卡通”
■实现路径:今年,我市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全省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省仅威海、潍坊两市),之后又成为住建部公布的全国首批“智慧城市”90个试点城市之一。智能公交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试点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低碳、更有品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建设智能化公共交通。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服务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建立以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车辆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公共交通调度服务中心,将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纳入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共享平台。至2015年,城区公共交通车辆全部安装车载智能系统,在城区主要站点安装电子站牌。同时,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移动支付体系和公共交通手机查询系统建设,积极推广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应用。
公交网络
城区、郊区公交一体化管理
■关键词:场站建设 一体化公共交通网
■实现路径:根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市城市化工作会议对市域一体化的相关要求,实施意见中指出,我市的公共交通将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将城区、郊区公共交通纳入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同步推进,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网络。
加快场站设施建设。根据经济区划调整和市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完善公共交通停保场、停车场、枢纽站、停靠站和首末站建设,停保场、枢纽站、首末站设施配置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公共交通车辆进场率达到90%以上;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城区范围内一次换乘即可到达。
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根据市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和群众出行需求,有序开通、调整公共交通线路,扩大公共交通线网覆盖面,完成城郊公共交通车辆的集约化改造,积极探索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票价体系,推进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在客流量较大的青岛路、文化路、世昌大道开通大站快线,投入大容量、环保型空调公共交通车辆,提高公共交通干线运营速度和运输量,大站快线K1线计划在7月投入运营;优化现有公共交通线路走向和站点、班次设置,减少线路重叠,缩短发车间隔,延长服务时间。至2020年,逐步建立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公共交通网络。
- 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威海将出台工伤康复管理办法2007-10-30
- 《威海市城乡医疗救助办法》出台2012-09-25
- 威海在全省地级市中首个出台文物保护管理办法2013-01-26
- 威海市出台一系列关于建筑行业的制度性文件2013-03-14
- 威海《2013年全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计划》正式出台2013-03-22
- 威海市出台关于金融支持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的意见2013-04-19
- 威海市出台扶持家禽业稳定发展政策2013-05-07
- 2013年威海市区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出炉2013-05-11
- 威海市房屋征收与补偿新规8月1日起实施2013-06-24
- 威海市出台《威海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