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50个“后进村”升级“变脸”

2011-12-04 16:17:36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本报莱芜讯 “这是后进村吗?”11月10日,车子驶进莱芜张家洼街道崔家庄村,记者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映入眼帘的是粉刷一新的农舍,干净整洁的街道,房前屋后新栽的花草树木。据悉,通过“包、驻、联、帮”,短短3个多月,莱芜有50个“后进村”升级“变脸”。

  “先进村都是相似的,后进村则各有各的原因。”莱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希俭说,“促进后进村转化,不能就村论村,要打破村界,创新管理,让城市中的各种优势资源下乡,形成开放式的村级发展管理模式。”

  8月4日,莱芜以部门(企业)包村共建、机关干部驻村任职、领导干部联村指导、城乡党员结对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包驻联帮”行动正式启动,采取“2+1+1”的形式,选择100个市直部门单位、50个企业,包建50个“后进村”。包建部门单位与包建村签订责任书,双方均作出承诺并予以公开;由包村牵头部门单位选派1名机关干部担任包建村“第二书记”,并兼任包村共建工作组组长,任期两年;市、区、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联系1个“后进村”;包村共建成员部门单位与包建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建立结对帮扶台账。

  牛泉镇冯徐冶村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崔圣俊,承诺为民修路,但村里无集体收入,村民踊跃捐款,还差3万块钱。眼看承诺无法兑现时,莱芜市司法局基层工作科科长吴茂宗被任命为冯徐冶村“第二书记”。“村支书的承诺就是我的承诺,就是司法局党员干部的承诺。”吴茂宗捐上了600块钱,并协调市司法局与其他包建单位,共同出资修通了道路。

  “包驻联帮”行动中,莱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扶持村庄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和庄镇小英章村党支部书记王同义说,他任职10年,村庄变化不大。想发展,可一无资金,二无门路。“包驻联帮”行动开展后,市财政局、莱芜技术学院、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一起确定了包建目标,包括治理河道、水库扩容在内的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工程已立项。莱芜技术学院的5名农学博士还进村会诊,为村里引进了亩收入过万元的有机蜜果新品种。“原来愁眉苦脸,现在喜上眉梢。”王同义说,土地开发后,不光村民一年人均增收4000元,新增的100亩果园,还可每年带来10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

  “思想上的帮助比经济上的帮助更可贵。”张家洼街道崔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福钢说,今年当选后,想到村里底子薄弱,他的3年任职承诺只有修路和建文化广场两项。在包建干部的帮助下,村干部的工作思路也打开了——李福钢重新修改了承诺书:发挥背靠城市的优势,发展有机蔬菜,启动旧村改造……“原来不敢想,不敢干,现在有了主心骨,有了信心。”李福钢说。

责任编辑:互动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