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城乡公交一体化启动 票价最高3元
□ 记 者 于向阳 通讯员韦 勇 魏 峰 报道
本报莱芜讯 11月14日上午11时,一辆满载农村乘客的K206路无人售票车,从莱芜市长途汽车客运总站发出。至此,在经过90 余天的精心筹备后,莱芜市首条城乡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正式启动。
“以前两三个星期才回老家一趟,来回要20元。”在莱芜市某银行工作的郝娟说,平时回老家大槐树,她都是坐个体客运班车,多花钱不说,等车时间长、车况差,还拥挤。“通了公交车,6块钱就能坐个来回,既舒适安全又方便快捷,每周回去一趟也合算!”
记者从莱芜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8月12日莱芜市出台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要求,依照“政府规划指导,企业规范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由市内两家公交运营企业自筹资金9000余万元,对原有通往区、镇(街道)、村及旅游景点的98条个体客运班线、340辆客运班车,逐步实施一次性货币收购和线路改造。
首条改造并投运的K206路“莱城至大王庄(大槐树)”线,主线全程约45公里,沿途设立38个停靠点,投入44座豪华空调车10 辆,票价为3元、2元(12公里以内),每30分钟发一班,均为无人售票。这条线路还以寨里镇、大王庄镇、大槐树村为节点(中转站),开设了三条公交支线,投入22 座中巴车15辆,由节点向周边村庄延伸,票价为1元,每村日均发车三班以上。所有公交车均实行定线、定班、定点、定时运营。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按照“ 收购一条、改造一条、开通一条”的方式,逐步在全市建立起以城区为中心,覆盖全市所有镇、村的城区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三个层次有机结合的公交网络体系,实现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算一笔经济总账,每年可为农村居民节约出行费2600余万元。”
责任编辑:鲁珊珊
- 29名济南人登上“中国好人榜”2010-09-17
- 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在青举行 曹炳良出席2010-09-17
-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2010-09-17
- 烟台13种情况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2010-09-17
- 泰安国税即将举办普通发票兼并换版工作在线访谈活动2010-09-17
- 淄博市举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培训班2010-09-17
- 菏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意见2010-09-17
- 夏耕会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2010-09-21
- 烟台举办三大国际盛会 葡萄酒年产量高2010-09-24
- 九县市区纵论文化改革发展201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