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聚焦工业源深度治理 沿黄9市112家企业已基本完成工程改造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吴晓慧)10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守护黄河生态 厚植绿色底色”有关情况。
据悉,山东省9个沿黄城市的火电、钢铁、焦化、石化等企业数量多、排放量大,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压力大。为全面改善沿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山东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坚持标本兼治,聚焦突出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聚焦工业源深度治理。3家位于沿黄区域的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家成功创成环保绩效A级,在重污染应急期间不停产、不限产。在全国率先推动水泥、焦化两个行业同时开展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沿黄9市112家企业已基本完成工程改造;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已建立59个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示范项目,完成1011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治理和单一低效治理提标改造;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已基本淘汰关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腾出绿色发展空间。
聚焦移动源污染监管。建成重型柴油车车载排放远程监控平台,沿黄9市累计对8.12万辆重型柴油车车辆位置、运行轨迹、排放水平实现远程监控;摸排非道路移动机械39万台、登记33.9万台,在全省占比分别为55.7%、48.8%;全部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对11.2万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安装定位装置并联网,综合运用大数据等多种手段,建立严格、全面的倒逼机制,让未登记、冒黑烟、违规进入禁用区的机械无处遁形。
聚焦面源污染管控。沿黄9市全部纳入国家清洁取暖改造试点,累计完成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657万户,实现城市地区集中供暖2.8亿平方米。实施扬尘精细化管理,针对沿黄城市开展涉扬尘企业和工程项目服务保障活动,2023年春季帮扶各类扬尘源159个,推动解决污染问题197个。
此外,山东不断加强沿黄城市资金保障。“十四五”以来,针对沿黄城市特点,精心组织谋划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526个,总投资约80.5亿元,累计支持沿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6.4亿元。此外,沿黄9市还获得中央清洁取暖资金29.3亿元。下一步,山东将继续对沿黄城市予以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倾斜,不断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确保完成沿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 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奎文区政法委一站式服务平台高效化解矛盾纠纷2023-07-11
- 山东这个区创建“513”运行管理模式 规范村级“小微权力”2023-03-09
- 山东省首部违建治理地方性法规3月起在青岛施行2023-02-24
- 山东:印发《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实施细则(试行)》2023-02-07
- 山东日照:一味“碳汇”方,解了俩难题2022-11-02
-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取得突破性成果 山东省属企业公司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2022-09-23
-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散煤清洁化治理2022-09-02
- 激发农村新活力 山东探索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2022-08-03
- 山东:梳理105条入海河流181个断面清单 实现全流域系统治理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