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五路”融资破解资金瓶颈
本报讯(见习记者 周芳朗)农村住房建设改造,最大的瓶颈是资金问题。高新区进行建设和改造的中心区8个村居,其中有6个村居被列入奥体文博片区重点工程,质量要求高、时间紧,资金需求量大。高新区“五路”并进,开辟了多种融资渠道,最终打破资金瓶颈。
启动管委会财政 管委会在启动资金上实行“垫支、缓交、借用”三项措施:“垫支”,即前期土地征用所需的资金,由管委会财政垫支;“缓交”,即在旧村改造工程中,属高新区收缴的所有费用,全部缓交;“借用”,即在工程建设的紧要关头,为保证资金不间断、工程款不欠账、建设不停工,管委会财政能够借用的尽量借用。
发挥自有融资平台作用 利用管委会、办事处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有的可用平台和载体进行融资。管委会所辖的控股集团,注册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控股集团先后与经十路以南的北胡村、南胡村、小汉峪村、大汉峪村等4个村居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已向4个村居支付拆迁补偿资金4.43亿元,已开工建设安置房54.2万平方米。
村集体节支挖潜 各村两委把旧村改造作为重要任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方位倾斜,尤其在财力上“节支挖潜”,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用于旧村改造工程。自旧村改造开始以来,中心区8个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投入旧村改造工程的资金已达11.2亿元。
群众集资,合力共建 贤文居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集聚本村企业和村民部分闲散资金,实施村民安置房规划面积43.5万平方米,今年底可全部竣工;牛旺居群众集资5000万元,最后一栋楼于去年底前封顶,全村村民安置住房建设任务全部结束。
合作开发,互利双赢 借用社会开发商的资金优势,合作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徐家居经济实力较差,群众经济相对薄弱,单靠自有财力,难以实施旧村改造工程。为此,高新区与济南星辰置业有限公司协商,利用捆绑用地的优势,达成合作协议。2008年以来,开发商已投入资金7000万元,开工建设面积10.5万平方米,计划在2012年完成全部安置住房及保障房建设,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开发商得效益的双赢效果。
启动管委会财政 管委会在启动资金上实行“垫支、缓交、借用”三项措施:“垫支”,即前期土地征用所需的资金,由管委会财政垫支;“缓交”,即在旧村改造工程中,属高新区收缴的所有费用,全部缓交;“借用”,即在工程建设的紧要关头,为保证资金不间断、工程款不欠账、建设不停工,管委会财政能够借用的尽量借用。
发挥自有融资平台作用 利用管委会、办事处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有的可用平台和载体进行融资。管委会所辖的控股集团,注册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控股集团先后与经十路以南的北胡村、南胡村、小汉峪村、大汉峪村等4个村居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已向4个村居支付拆迁补偿资金4.43亿元,已开工建设安置房54.2万平方米。
村集体节支挖潜 各村两委把旧村改造作为重要任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方位倾斜,尤其在财力上“节支挖潜”,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用于旧村改造工程。自旧村改造开始以来,中心区8个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投入旧村改造工程的资金已达11.2亿元。
群众集资,合力共建 贤文居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集聚本村企业和村民部分闲散资金,实施村民安置房规划面积43.5万平方米,今年底可全部竣工;牛旺居群众集资5000万元,最后一栋楼于去年底前封顶,全村村民安置住房建设任务全部结束。
合作开发,互利双赢 借用社会开发商的资金优势,合作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徐家居经济实力较差,群众经济相对薄弱,单靠自有财力,难以实施旧村改造工程。为此,高新区与济南星辰置业有限公司协商,利用捆绑用地的优势,达成合作协议。2008年以来,开发商已投入资金7000万元,开工建设面积10.5万平方米,计划在2012年完成全部安置住房及保障房建设,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开发商得效益的双赢效果。
责任编辑:鲁珊珊
责任编辑:鲁珊珊
新闻关键词:融资
- 山东:30项宽松举措为市场主体发展“松绑”2013-06-14
- 烟台推金融机构出险补偿办法 10%补偿撬开融资大门2013-07-16
- 山东省鼓励小贷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2013-11-10
-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49号文件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5-06-08
- 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49号文件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5-06-12
- 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妥善解决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1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