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农高区打造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鲁网11月24日讯(记者 吴晓慧)11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打造沿黄“齐鲁粮仓”和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情况。据悉,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农高区聚焦答好“盐碱地农业之题”,全力以赴抓推进、抓落实,各项工作加力提速、全面起势。
坚持“全国一盘棋”,全力打造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黄三角农高区为总部,在全国不同类型盐碱地区布局设立3个分中心、16个综合试验台站,围绕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3大关键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已在总部建成各类创新平台53个,承担实施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59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26项。
坚持种源自主可控,聚力攻关突破育种“卡脖子”难题。创新构建起耐盐碱作物“种源保存评价-分子设计育种-模拟环境育种加速-田间耐盐梯度鉴定”一体化的育种创新体系,建成国内领先水平的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耐盐碱作物精准育种加速器、盐碱地育种标准化鉴定平台,搜集保存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3.5万份,筛选培育新品种(系)55个,审定新品种4个。
坚持“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依托1.5万亩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在选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节水、控盐、减肥、降药、保育、增效”的盐碱地绿色治理技术标准模式,将土壤盐分稳定控制在3‰以下,实现节约淡水38%以上,减少化肥使用量32%以上,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26%以上,土壤有机质提高22%以上,地力提升1-2个等级,为全国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样板。
坚持科技经济融合,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孵化转化。规划建设了智慧农机创制园、大健康及功能性食品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孵化培育了初心农业、中天种业等一批创新型企业,高端蓝色蛋白等一批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健康功能食品等一批名优产品实现规模化量产,“鸿鹄”智能农机、“中科”授粉熊蜂等一批高技术产品正在加速实现产业化。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4项育种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11-24
- 山东9个县(市、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2023-11-24
- 济南拿出3330余万元支持畜禽种业振兴,打造“北方种业之都”2023-11-24
- 山东沿黄地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4800万亩,占全省64%2023-11-24
- 1.63万亿元!山东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二2023-11-23
- 山东坚持“三督三察”,创建重点改革任务挂牌督办机制2023-11-23
- 青岛、济宁、聊城构建“点菜单”式改革推进模式2023-11-23
- 山东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2023-11-23
- 山东将出台政策举措 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2023-11-23
- “山东通”接入各级业务应用系统超1300个,涵盖行政审批、移动监管等领域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