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开幕式直播稿
[2007年11月3日10:42:05]直播工作准备就绪;2007年11月4日 青岛;
[2007年11月4日9:51:48]李海峰: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
[2007年11月4日9:52:06]李海峰:今天,第五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隆重开幕了。来自32个国家的近400位华文教育界朋友济济一堂,共商华文教育发展大计,这是海内外华文教育界的一次盛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7年11月4日9:52:27]李海峰:女士们,先生们,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几千万海外侨胞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的展示者。构建一个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华侨华人社会,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期盼和追求。优秀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经磨难而奋斗不息,倍尝艰辛而顽强不屈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维系华侨华人与祖(籍)国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发展华文教育,是广大华侨华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保持民族特性的有效手段,是凝聚侨心、汇聚侨力、促进华社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
[2007年11月4日9:53:04]李海峰:事实上,随着华文教育的蓬勃发展,华文教育在加强华侨华人社会团结,促进华侨华人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华文教育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已经远远超出了中文教育本身。可以说,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华侨华人,不分年龄,不管出身背景和生存环境怎样,凡是华文教育搞得好的地区,那里的华人社会就比较团结,凝聚力就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会得到发扬,他们在当地的生存发展环境就会得到改善,为住在国所做出的贡献就越大。关于这一点,在座诸位可能比我们国内华文教育界的朋友体会得更为深刻。
[2007年11月4日9:53:25]李海峰:我认为,华文教育在促进华人社会和谐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了华裔青少年一代对于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对祖(籍)国的亲和力,使得华人社会、华人社团后继有人。二是加强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华裔移民、同一地区的新老移民、不同政见的华裔群体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进而促进了华人社会的团结。见解不同,甚至不相识的人,因为华文教育、因为孩子而走到了一起。三是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华侨华人住在国文化的交流融通,加强了住在国政府和人民对华侨华人社会的理解。四是加强了华侨华人社会与祖(籍)国的联系,民族意识的苏醒与加强促进了华人社会的团结。可以说,华文教育是促进华侨华人社会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强有力的“黏(nian)合剂”。
[2007年11月4日9:53:43]李海峰:我们知道,广大华文教育工作者收入微薄,生活清苦,但为了中华优秀文化在海外薪火相传,他们不计名利,不问得失,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播撒着中华文化的种子。他们对华侨华人社会的贡献,对海外华社和谐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广大华文教师当之无愧是塑造“民族灵魂”的工程师。我相信,华人社会会记住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子孙后代会记住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向所有热爱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并为之作出贡献的广大华文教师和华文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2007年11月4日9:53:58]李海峰:朋友们,2004年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在广州召开了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当时,与会的各位代表对今后如何做好华文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会后我们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吸纳和落实。三年来,国务院侨办因应海外华文教育形势的发展及海外华校的实际需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2007年11月4日9:54:10]李海峰:一、与“国家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紧密配合,齐心协力,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开展。
[2007年11月4日9:54:28]李海峰:2004年4月,“国家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成立以后,制订了2004—2007年华文教育工作规划。“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依托规划,结合本单位的工作职能,为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指出的是,三年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两次组团赴东南亚的柬埔寨、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老挝六国进行调研,一方面为全面掌握该地区华文教育基本情况,研究工作对策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另一方面也为今后开展其他地区华文教育调研积累了经验。
[2007年11月4日9:54:47]李海峰:二、加强与“国家汉办”的沟通与合作。
[2007年11月4日9:54:54]李海峰: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国务院侨办特别注意加强与“国家汉办”沟通合作。我办与汉办召开多次工作协调会,并在汉语教材开发与提供、中文师资培训、外派华文教师和志愿者、举办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以及在海外创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开展HSK考试等方面加强了协调配合并开展了多项合作。“两办”在汉语推广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合作,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007年11月4日9:55:08]李海峰:三、加强与华侨华人住在国政府教育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2007年11月4日9:55:14]李海峰:为了给海外华侨华人开展华文教育创造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在我有关驻外使领馆的协调配合下,我办特别注意加强与一些国家政府教育部门的合作。如与加拿大多伦多市教育局、印尼教育部等初步协商了关于推动当地华文教育的合作协议并将于今年年底正式签署。此举既加强了与华侨华人住在国主流教育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也将为海外华文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2007年11月4日9:55:27]李海峰:四、加强华文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做好教材的推广发行工作。
[2007年11月4日9:55:33]李海峰:在座诸位所在华校大都使用国务院侨办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已经发行、使用多年。为使教材更加适合海外实际需要,国务院侨办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对原有的两套主干教材,即《中文》和《汉语》,进行了修订。修订版教材充分吸收了海外华文教育界的意见和建议,在结构、内容编排和版式设计等方面更趋实用。
[2007年11月4日9:55:57]李海峰:此外,三年来,国务院侨办还启动了“本土化”教材的编写工作,如专门为印尼华裔儿童编写了《千岛娃娃学华语》系列华文教材;启动了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教材和初中华文教材的编写工作等。这些教材均放在会场门口展览,欢迎大家参观并提出指导意见。在组织力量编写教材、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加大力度,积极做好教材的推广发行工作。三年来,国务院侨办共向海外赠送教材450余万册。受赠对象,除华文教育传统重点地区如东南亚、欧美外,还加大了对非洲、南美部分国家华校和华社提供教材的力度。
[2007年11月4日9:56:46]李海峰:五、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海外华文教师培训、培养力度。
[2007年11月4日9:57:01]李海峰:三年来,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为海外培训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根据海外的需要,这几年我们对“请进来”的师资培训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培训方式上,改以往团队分散、主题分散、地点分散的培训模式为打破国别、集中规模、集中专题、集中地点培训;在时间安排上,根据海外华校假期,因地制宜,分季节分时段地集中邀请不同国家的华校负责人及教师来华培训。三年来,共有近5000位华文学校的负责人和华文教师受邀回国参加培训。
[2007年11月4日9:57:18]李海峰:我办还每年选派100余名国内优秀教师出国开展“送教上门”的巡回式培训,年培训华文教师超过5000人次。与此同时,我们利用国务院侨办直属院校和我办华文教育基地的优势,以提供助学金或奖学金的方式,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海外优秀华裔青年回国进行四年的系统中文教育,以为海外华文学校培养教师骨干。目前在我办属院校和有关华文教育基地学习的此类学生有400余人。
[2007年11月4日9:57:29]李海峰: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做好海外华裔青少年工作。
[2007年11月4日9:57:52]李海峰:为激发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增进他们对祖(籍)国的了解,拉近与祖(籍)国的感情距离,我办每年都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这些活动已逐渐为海外华社所认可。以“中国寻根之旅”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已成为我办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品牌项目。
[2007年11月4日9:58:09]李海峰:“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大型主题夏令营已连续举办五届,深受海外华社欢迎。2006年的“寻根之旅”夏令营,一次就集中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通过文化考察、海内外华裔青少年联谊等活动,达到了让海外华裔青少年体悟中华文化、锻炼中文能力、增进与祖(籍)国感情之目的。
[2007年11月4日9:58:16]李海峰:此外,“中国武术和中华民族舞蹈夏令营”、“海外优秀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汉语和中华文化夏令营”等,每年也都吸引了数千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与。
[2007年11月4日9:58:46]李海峰:这里,我要特别介绍的是“外国人领养中国儿童夏令营”。这是国务院侨办近三年来新创办的一个夏令营品牌。自1992年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来,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陆续与中国建立了收养合作关系。截至目前,与中国建立收养合作关系的国家共有16个。经过十五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外国人收养子女的主要来源国之一。各种数据显示,生活在16个国家中的被领养中国儿童数量约有10万人。其中,美国最多,约有7万名,且每年新增约6000名。其次是加拿大、西班牙和法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外国人领养中国儿童数量还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加。
[2007年11月4日9:58:53]李海峰:被领养中国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是侨务工作的新对象,做好他们的工作,对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人民的友好交往意义重大。2004至2007年,我办连续举办了四届“外国人领养中国儿童夏令营”,规模逐年扩大。领养中国儿童的美国家长自发制作了介绍我办夏令营项目的网页,并与我办合作出版了反映夏令营活动成果的《龙女回乡》一书。目前,许多国家的领养中国儿童家庭对该项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来电、来函希望参加此类活动。
[2007年11月4日9:59:06]李海峰:今天,曾经参加过国务院侨办“美国人领养中国儿童夏令营”的被领养中国儿童索尼亚•韦斯特和她的美国母亲柯林•韦斯特女士作为大会特邀佳宾,特意从美国远道赶来参加本次会议。我建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她们母女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2007年11月4日9:59:18]李海峰:为激发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三年来,国务院侨办还与国务院港澳办、国家汉办、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举办了第七届、第八届“世界华人少年作文比赛”活动,吸引了7000多名华裔青少年参加。
[2007年11月4日9:59:27]李海峰:此外,国务院侨办还于今年推出了“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知识竞赛”项目。从今年11月起,首届中华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将首先在海外10个国家展开,配套的奖励措施也将一并付诸实施。
[2007年11月4日9:59:39]李海峰:七、筹建中国华文教育网站。
[2007年11月4日9:59:56]李海峰:为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华文教育工作,同时也为海外中文学习者和华教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之后,国务院侨办即着手筹建中国华文教育网。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网站目前已经初具雏型。今天,这一网站将正式开通。
[2007年11月4日10:01:57]李海峰:八、表彰优秀海外华文教师。
[2007年11月4日10:02:02]李海峰:为鼓舞海外华文教师的从教积极性,激励更多的有识之士特别是年轻一代投身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同时也为彰显中国政府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关注和对华文教师的关爱,经海外各华校推荐和有关机构审核,国务院侨办决定于今年表彰一批优秀海外华文教师。本次表彰,共有30余个国家的千余名华文教师获奖。
[2007年11月4日10:02:14]李海峰: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注意到,自2004年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以来,海外华文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华文教育热点国家的“华文教育热”继续升温,华文教育传统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如“本土化”教材缺乏,师资数量不足且水平有待提高,办学经费紧张,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徘徊不前等。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了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是:
[2007年11月4日10:02:27]李海峰:一、华侨华人社会较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关心、关注和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无论过去,还是当今,广大海外侨胞都十分重视子女的中文教育问题,他们决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数典忘祖,即使长期在外国生活、发展,即使加入了外国国籍,他们仍然希望维系与祖籍国的感情和文化上的联系。许多地方的华侨华人把抓好华文教育当作华人社会的“留根工程”,当作继承优良传统、提高后代素质、参与时代竞争的“海外希望工程”。如今,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办好华文教育成为当前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社会最根本、最迫切的要求。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海外华人社会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华人社会捐资助学,兴办华文教育的热情更是空前的高涨。
[2007年11月4日10:02:34]李海峰:二、华文教育的地域分布更加广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世界各国经贸往来的频繁,中国海外移民的去向除传统的热点地区如欧美澳地区之外,去往南美、非洲地区的移民也越来越多。这些同胞们一旦生活稳定下来,随之而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创办中文学校,请人教授子女华文。因此,华文教育的地域分布在近几年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原来一些非热点移民去向的国家和地区,现在也出现了华文教育升温的态势,如南美洲的巴拿马、古巴、玻利维亚、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乌拉圭,大洋州的赤道几内亚,非洲的加纳、肯尼亚、博茨瓦纳、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地,也出现了形式多样的中文学校。
[2007年11月4日10:02:48]李海峰:三、华文教育越来越多地得到华侨华人住在国政府和主流教育部门的理解、宽容和政策支持。众所周知,“华文热”、“汉语热”在世界各地持续升温。这种“热”不仅体现、存在于华侨华人社会,一些国家的主流学校也越来越多地开设中文课程,这些国家的政府和教育部门越来越关注游离于主流教育体制之外的华文教育和华文学校,并就此开始与我们接触,希望加强合作,共同搞好当地的华文教育。
[2007年11月4日10:03:05]李海峰:四、华文教育的对象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被领养中国儿童和非华裔子弟在华校中就读的人数越来越多。目前,在美国等16个与中国建立领养关系的国家中,生活着约10万被领养中国儿童。这些被领养儿童大的已经到了升初中的年龄,小的还在襁褓之中。被领养中国儿童的华文教育问题已被国内外有关部门所关注。
[2007年11月4日10:03:32]李海峰:此外,由于华校管理严格,质量较高,更重要的是,尊老爱幼、崇尚友爱、注重责任的中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友族所认可,众多友族子女选择到华校就读。这一现象在东南亚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一些国家,非华裔学生已经占到了华校在校生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而且这种趋势在不断加强。
[2007年11月4日10:03:44]李海峰: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变化,与生活在海外的数千万华侨华人朋友一样,国务院侨办对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子女的华文教育问题一直十分关注。根据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的工作进展,国务院侨办就推进新时期海外华文教育的大发展做出了一些安排和工作考虑。借此机会,我也愿意与海外华文教育界的朋友和国内有关部门的同志做些沟通,以期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有关工作:
[2007年11月4日10:04:09]李海峰:一、进一步加强与华侨华人住在国政府和主流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为广大华侨华人创办的一切合法的教育形式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些国家和地区华文教育发展的坎坷历程,让我们记忆犹新,感受至深。因此,争取华侨华人住在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后,国务院侨办今后将就华文教育的性质、功能,以及中华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的交流等问题,加强与华侨华人住在国政府的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将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007年11月4日10:05:17]李海峰:二、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与协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团结就是力量。目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之间,国务院侨办与“国家汉办”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有效的协调互动机制,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这种机制,使之为海外华文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联席会议”还将于近期召开办公室主任第三次工作会议,研究制订“联席会议2008-2012年工作计划”,并部署近期开展的有关重点工作。
[2007年11月4日10:05:41]李海峰:三、规范海外华文教师培训工作,协助海外尽快培养一支骨干华文教师队伍。国务院侨办已启动了《海外华文教师培训大纲》的编写工作,它将对海外华校任教老师的汉语基础知识、教学业务能力等提出规范要求。据此,国侨办将大力推动各种形式的华文教师培训工作。对于“请进来”的培训工作,将根据“大纲”设置培训专题,邀请海外华文教师来华到有关“华文教育基地”院校进行短期培训。
[2007年11月4日10:06:08]李海峰:为最大限度地方便海外华文教师学习,国务院侨办将继续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分赴有关国家开展送教上门的“巡回式”培训,并根据当地华文教师的实际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做到按需、按时授课。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培训,今后我们都采取措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并将适当增加相关测试。我们期望通过五年的努力,能为海外培养一大批骨干华文教师,为提升华文教育效果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还要加强对各类华校校长的培训工作。校长是一所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核心,加强对华校校长的有关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将十分有益于推动华校教学管理水平和华文教育效果的提升。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华校的状况,我办将每年邀请一批华校校长来华进行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2007年11月4日10:06:36]李海峰:四、加大外派教师工作力度。根据海外实际需要,我们将继续选派国内优秀教师赴海外任教。外派教师除从事一线教学外,还要注意开展“示范性”教学,开展教学督导和培训当地华文教师。今后,我们还将适当延长外派教师的工作期限,并尽力改善外派教师的待遇,如提高工资标准,增加艰苦地区补贴等,使外派教师能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2007年11月4日10:07:09]李海峰:五、进一步丰富、健全海外华文教育教材体系。教材是海外华文教育实施开展的基础。在目前华文教育教材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将抓紧完成下述华文教材的编写工作:
[2007年11月4日10:07:25]李海峰:适用于美欧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华文教师的《海外华文教师培训大纲》;分别适用于欧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华裔初中学生的华文教材;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使用的《我与中国》系列教材;若干适用某些国家和地区“本地化”华文教材等。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将基本建立起由幼儿至初中,包括汉语言及中华文化和教师培训的华文教育教材体系。我们的各类华文教材将继续免费提供海外华校。
[2007年11月4日10:07:40]李海峰:六、结合华裔青少年的特点,大力开展“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等适合华裔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活动,激发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兴趣,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华裔青少年是海外华文教育服务的主体,他们生活在不同的语言与文化环境之中。结合他们的特点,适时开展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将大大增强其学习华文的兴趣,强化学习效果。
[2007年11月4日10:07:55]李海峰:“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中国武术和中华民族舞蹈夏令营”、“海外优秀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汉语和中华文化夏令营”等已为海外广泛周知,这些夏(冬)令营我们将会继续办下去,而且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自2008年开始,国务院侨办将增加两类夏令营项目,即“世界华人少年作文比赛获奖者夏令营”和“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知识竞赛优胜者夏令营”,以鼓励更多的华裔青少年参加作文比赛和知识竞赛。
[2007年11月4日10:08:15]李海峰:在举办上述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将特别关注两大特殊群体,那就是外国人领养中国儿童和海外华校中非华裔学生。由于这两大群体的生长、生存环境及心理状态完全不同于生长于华侨华人家庭的华裔子弟,我们将根据这两大群体的特点,为之举办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如为之特别举办“中国行”夏令营等。
[2007年11月4日10:08:23]李海峰:七、将“中华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推向全世界。自今年底开始,国务院侨办将分别在美国、日本等10个国家举办首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今后我们将逐步把这一活动推向全世界。与此同时,我们将根据海外需要,进一步扩大“竞赛”题库容量,建立健全奖励机制,使之成为激发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又一品牌活动。
[2007年11月4日10:08:39]李海峰:八、进一步加强“中国华文教育网”建设。历时近三年,国务院侨办筹备、创办了“中国华文教育网”,今天即将正式开通。“中国华文教育网”集华教资讯、中华文化、华文教师培训、教学园地等内容于一身,以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为海外华文教师、华裔学生和各界朋友提供服务。“网站”初建,必将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开通之后,我们将广泛、及时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完善栏目设置,丰富网站内容,提高办站质量,使其能更好地为海外华文教育事业服务。
[2007年11月4日10:08:55]李海峰:九、加强华文教育现状研究,促进华文教育科学持续发展。我们将依靠海内外华文教育界专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华文教育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华文教育的教学方法、手段,华文教育的教学水平评估等突出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利用科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和为海外华教界提供服务。
[2007年11月4日10:09:09]李海峰:总之,支持和帮助华侨华人朋友发展华文教育,促进华侨华人社会和谐发展,是国务院侨办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愿在尊重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相关法律、政策和习惯的前提下,为海外华侨华人朋友创办的一切合法的教育形式提供必要而适当的帮助。我们也希望广大的华侨华人朋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07年11月4日10:09:20]李海峰:女士们,先生们,华文教育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事业。我们相信,华文教育在促进中国语言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同时,也会极大程度地加强和促进华侨华人社会的团结进步与和谐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繁荣与进步。让我们积极投身于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共同创造华文教育美好的明天!
[2007年11月4日10:09:36]李海峰:今天,我们广邀世界各地的华文教育界朋友们齐聚青岛,共商华文教育大计。机会难得,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把会议开成一个推动华文教育大发展,促进华社和谐进步的大会。次大会得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国务院侨办和全体与会代表,向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向为本次会议付出辛苦劳动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7年11月4日10:10:00]李海峰:最后,预祝第五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2007年11月4日10:30:43]二、表彰优秀海外华文教师开始
[2007年11月4日10:31:00]宣读表彰优秀海外华文教师的决定,并向优秀教师授奖牌(李海峰主任、才利民省长、夏耕市长共同为获奖教师颁奖)
[2007年11月4日10:33:06]中国华文教育网站开通仪式(李海峰主任、才利民省长、夏耕市长共同触摸启动按钮开通网站)
- [2011.11.22]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齐秀生2011-11-22
- [2011.11.22]山东省慈善总会会长谢玉堂2011-11-22
- [2011.11.22]中共山东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宣传处处长陈强2011-11-22
- 第十三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有关情况发布会2012-03-15
- 2012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有关情况发布会2012-03-21
- “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有关情况发布会2012-06-21
- 直播:2011年中国·东平第二届国际龙舟邀请赛有关情况发布会2011-08-17
- 直播:第十三届沾化冬枣节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2011-09-21
- 山东省高校“扬帆工程”项目有关情况发布会2011-11-21
- [2011.11.22]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伯平201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