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多家医院实现自聘护理人员同工同酬
本报青岛3月27日讯 (记者 刘玉彩) 不分事业编合同制,医护人员实现同工同酬。27日,记者从青医附院、海慈医院等多家医院获悉,目前,岛城多家医院实现了自聘护理人员同工同酬,涉及的合同制护理人员工资涨了近半。今年年底前,岛城14家卫生局直属医院涉及5000名合同制员工将全部实现“同工同酬”。
2008年就到青岛市传染病医院工作的合同制护士宋璐对医院同工同酬的制度十分感慨。2008年她来医院上班时,每个月工资只有1000元,扣除保险和公积金后只能剩下800元左右,勉强够自己的花销,而同样工龄的事业编员工却比她工资高七八百元。
“去年医院同工同酬了,不管什么编制都按照一个制度拿工资,我的工资一下子就涨了近800元。”现在调到肝病四区工作的宋璐告诉记者,她现在每个月的基本工资能拿到2300多元,还有700多元的绩效奖金。“合同制护士其他的各项补贴和事业编一样。”青岛市传染病医院院长王者令说,通过同工同酬调动起一线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让医院更良性发展。 27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青岛市传染病医院、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青医附院、海慈医院等多家医院已经实现了同工同酬,涉及护理人员三四百人。
“医院有近400名员工,其中合同制占不到40人,但这部分人都在第一线,工作辛苦却工资很低。”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副书记刘敏说,同工同酬后,合同制员工的收入完全参照事业编员工,收入只看学历、工龄和职称。
记者从青岛市卫生局获悉,卫生系统目前有4万医务工作者,其中合同制员工有5000名,即使是同一岗位和级别,合同制和事业编的待遇差别悬殊,近日,青岛出台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是要从行业内开始减小这种因身份带来的工资差距,并最终实现卫生系统内的同工同酬。据介绍,此项制度今年将在卫生局14家直属事业单位全部推行,2012年覆盖区市医疗卫生单位、驻青有关医疗单位和80%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
责任编辑:鲁珊珊
- 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在青举行 曹炳良出席2010-09-17
- 大学群英辩论会举办地落户青岛2010-09-24
- 青岛港斥资10亿打造中国北方最大国际邮轮母港2010-10-06
- 青岛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领导批示精神 2010-10-19
- 青岛10万户居民今冬将用上暖气2010-10-22
- 青岛高新区马路建设做好“里子工程”2010-10-27
- 青岛打造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2010-11-03
- 青岛政协工作实践将进入清华大学教学案例2010-11-10
- 青岛出租车涨价 市民认为成本增加不应由消费者单方买单2010-11-29
- 青岛二手房网签细则出台 将彻底扼杀阴阳合同201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