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马路建设做好“里子工程”
□记者 武宗义 报道
本报青岛讯 近日,坐车穿行在青岛市高新区创业大道上,只见近千米的马路上,竟然看不见一个下井盖。原来,为了避免道路反复开挖,高新区特地规划建设了综合管沟,管沟内不仅“收纳”了所有市政管线,而且里面能跑小型施工车。一旦管线出现故障,不用开挖道路,维修人员可随时进入管沟维修。
眼下,市政管线铺设一般有直埋和综合管沟两种方式。其中,直埋式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方式,这种方式前期投入少,但是一旦管线出现破损或者需新增管线,往往需要对马路“开膛破肚”,不仅后期维护成本高,而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青岛市高新区不惜增加比直埋式多40%左右的投资,将电力、通信、热力、给水、中水和工业预留管道全部纳入了综合管沟。综合管沟分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内径分别为2.1米× 2.6米和 3.35米× 2.6米,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供维修人员进出管沟开展维修等作业。
记者现场看到,管沟的出入口巧妙地掩藏在绿化带内。平时用石板覆盖。管沟整体呈组团网状布局,混凝土浇注,规划总长度约77公里。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慧介绍说:“截至今年底,综合管沟可建成 50多公里,这些管沟互联贯通,就像一个地下小型走廊,里面可行驶小型机动车,工作人员进出作业十分便捷。此外,管沟内设有监控系统,线路出现故障后,相关人员可以迅速进入沟内故障点查看维修,而不必开挖道路。
为了减轻综合管沟后期运行的成本压力,青岛市决定,综合管沟初期由政府创建的专营公司负责管理经营,待条件成熟时向电力、电信等部门出租管沟空间和管线,或出售管线等,实现市场化运营。
责任编辑:鲁珊珊
责任编辑:鲁珊珊
新闻关键词:青岛
- 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在青举行 曹炳良出席2010-09-17
- 大学群英辩论会举办地落户青岛2010-09-24
- 青岛港斥资10亿打造中国北方最大国际邮轮母港2010-10-06
- 青岛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领导批示精神 2010-10-19
- 青岛10万户居民今冬将用上暖气2010-10-22
- 青岛打造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2010-11-03
- 青岛政协工作实践将进入清华大学教学案例2010-11-10
- 青岛出租车涨价 市民认为成本增加不应由消费者单方买单2010-11-29
- 青岛二手房网签细则出台 将彻底扼杀阴阳合同2010-12-03
- 青岛市两级法院开通执行信息短信互动平台201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