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马路建设做好“里子工程”

2010-10-27 09:08:45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记者 武宗义 报道

    本报青岛讯 近日,坐车穿行在青岛市高新区创业大道上,只见近千米的马路上,竟然看不见一个下井盖。原来,为了避免道路反复开挖,高新区特地规划建设了综合管沟,管沟内不仅“收纳”了所有市政管线,而且里面能跑小型施工车。一旦管线出现故障,不用开挖道路,维修人员可随时进入管沟维修。

    眼下,市政管线铺设一般有直埋和综合管沟两种方式。其中,直埋式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方式,这种方式前期投入少,但是一旦管线出现破损或者需新增管线,往往需要对马路“开膛破肚”,不仅后期维护成本高,而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此,青岛市高新区不惜增加比直埋式多40%左右的投资,将电力、通信、热力、给水、中水和工业预留管道全部纳入了综合管沟。综合管沟分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内径分别为2.1米× 2.6米和 3.35米× 2.6米,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供维修人员进出管沟开展维修等作业。

    记者现场看到,管沟的出入口巧妙地掩藏在绿化带内。平时用石板覆盖。管沟整体呈组团网状布局,混凝土浇注,规划总长度约77公里。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慧介绍说:“截至今年底,综合管沟可建成 50多公里,这些管沟互联贯通,就像一个地下小型走廊,里面可行驶小型机动车,工作人员进出作业十分便捷。此外,管沟内设有监控系统,线路出现故障后,相关人员可以迅速进入沟内故障点查看维修,而不必开挖道路。

    为了减轻综合管沟后期运行的成本压力,青岛市决定,综合管沟初期由政府创建的专营公司负责管理经营,待条件成熟时向电力、电信等部门出租管沟空间和管线,或出售管线等,实现市场化运营。

责任编辑:鲁珊珊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