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解读《山东省伤残抚恤管理实施细则》发布会

2020-07-23 14:3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20-7-23 14:30]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定于2020年7月24日(星期五)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伤残抚恤管理实施细则》。届时本网将进行直播。

  [2020-7-24 10:00]丁绍敏: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在“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们邀请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廖发银先生,优抚褒扬纪念处处长周源先生解读《山东省伤残抚恤管理实施细则》,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廖发银副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2020-7-24 10:00]廖发银: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省退役军人厅,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退役军人工作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从今年8月1日起,新修订的《山东省伤残抚恤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下面,我先就《实施细则》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之后回答大家的提问。主要介绍两方面的情况:

  一、修订的背景

  伤残抚恤是国家和社会对伤残人员采取的具有生活保障性质的抚慰形式,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伤残人员政治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怀。伤残人员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牺牲奉献。保障好他们的生活,不断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优抚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体系,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去年12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第1号令,公布了新修订的《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对伤残抚恤工作作出了新的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省退役军人厅及时修订出台《山东省伤残抚恤管理实施细则》,为促进《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落实、提高我省伤残抚恤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二、主要内容

  《实施细则》共八章、三十九条,主要包括六个大的方面:

  一是明确了适用人员。主要是具有山东省居民户籍的以下人员:在服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退出现役的军人,和因病评定了残疾等级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 因战因公负伤时为行政编制的人民警察; 因参战、参加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致残的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为维护社会治安同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斗争,为抢救和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致残的人员,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的其他人员。

  二是界定了残疾等级评定种类。评定残疾等级包括新办、补办和调整残疾等级三种。新办是指对伤残人民警察、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等进行残疾等级评定。补办是指对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未能及时评残,在退出现役后,认定残疾性质、评定残疾等级。调整是指对残情发生变化后进行残疾等级调整评定。

  三是规范了残疾等级评定流程。按照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受理、户籍地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审查、医疗卫生机构鉴定、市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审核、申请人工作地或居住地公示、省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研究确认的流程办理。

  四是规定了残疾情况医学鉴定。省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医疗卫生机构,成立医疗卫生专家小组,负责全省残疾情况医学鉴定。其中,职业病和精神病的残疾情况鉴定由相应的职业病和精神病专科医院作出。

  五是加强了残疾证件、档案和抚恤关系转移管理。严格残疾证件发放、变更、注销等;建立伤残人员资料档案并长期保存,残疾军人退役或者向政府移交,须及时向户籍迁入地的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申请转入抚恤关系。伤残人员迁移户籍时,伤残抚恤关系应同步转移。

  六是细化了法律责任。对负责或参与残疾等级评定的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责令改正、行政(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对申请人、伤残人员及其他人员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分别给予警告、停止享受抚恤优待、追回非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一步,全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认真履职尽责,带着情感和责任做好伤残抚恤工作,让广大伤残人员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欢迎媒体朋友监督,多提宝贵意见。我就简要介绍这么多。

  谢谢大家!

  [2020-7-24 10:09]丁绍敏: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0-7-24 10:09]中宏网记者:《实施细则》修订有哪些主要变化?

  [2020-7-24 10:09]廖发银:谢谢您的提问。新《细则》与原《细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在适用人员方面有增有减。主要是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一致,比如:新《细则》不再为因战因公负伤的公务员及参公管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评残(根据《公务员法》规定,这部分人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保险待遇);新增了军队文职人员、消防救援人员等特例情形,这部分人的评残参照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有关规定执行。

  二是对审批流程和时限作了大幅简化和压缩。①简化了伤残抚恤关系转移程序,退役军人抚恤关系由部队向地方迁入时,一般不再复查,只在其残疾情况与残疾等级明显不符等情况下,可以复查鉴定残疾情况,以复查鉴定结论为准;②省、市、县三级办理时限全部压缩一半,伤残等级评定时限由国家规定的120个工作日缩减至60个工作日,退役军人抚恤关系迁入由6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工作日。

  三是取消了部分证明及申请材料,取消2名以上战友(现场目击证人)出具的对申请人因战因公负伤情形的证明。取消证人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证人身份的证明,同时相关文本、表格也由原来的11种压减至8种。

  [2020-7-24 10:12]大众日报记者:刚才廖发银副厅长提到新的《细则》人员适用范围发生变化,那么相应的伤残证件是否也进行了调整?

  [2020-7-24 10:12]周源:新的《细则》按照其伤残人员身份分别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消防救援人员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预备役人员、伤残民兵民工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因公伤残人员证》。同时,退役军人事务部已经作出部署,自今年8月1日开始,我们将启用并换发新的伤残证件工作,已经享受待遇的残疾人员可以持旧证和个人照片到县级退役军人局申请换证,同时,为了不影响残疾人员按规定享受交通、旅游等优待,本次换证采取以旧证换新证的方式进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审核之后暂不收取旧证,待申请人领取新证时再将旧证收回,2021年8月1日起,旧证作废,换证期间,新旧证件均有效。此次换证,基层工作人员会主动与服务对象对接,努力做到让服务对象最多只跑一趟,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员要登门服务,确保把好事办好。我们省的工作进展,我们会通过退役军人事务厅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开。

  [2020-7-24 10:15]齐鲁晚报记者:评定伤残等级有哪些流程?需要多长时间?

  [2020-7-24 10:16]周源:评定伤残等级,实行省、市、县三级审批,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要负责受理申请,审查申请人身份,并对报送的有关材料进行核对,对材料不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及时告知申请人补充材料,对符合条件的,及时通知申请人到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医学鉴定,县级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上述事项。市级退役军人局负责对县级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查,在10个工作日报送省级退役军人部门。省退役军人厅在30个工作日内对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并通知县级进行公示,制作伤残人员证,并逐级发放给本人。伤残人员从被批准的下一个月起,享受抚恤。

  [2020-7-24 10:19]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伤残人员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2020-7-24 10:19]周源:一是对于所有评定残疾等级的伤残人员,都可以享受伤残抚恤金,因战因公伤残共十级,因病残疾共六级,伤残人员按照其伤残性质和等级,享受对应的抚恤金标准,同时我们建立了抚恤金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提高标准。

  二是残疾军人在享受抚恤金的同时,还可以享受以下的待遇:①按照残情需要,可以配备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具;②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可以申请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可以享受护理费。护理费标准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挂钩;③残疾军人去世后,对其遗属发放12个月残疾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因战、因公致残的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其遗属享受病故军人遗属待遇;④伤残军人享受医疗、交通、景点游览等社会优待,包括免费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工具,境内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和民航班机减收正常票价的50%等等。

  [2020-7-24 10:24]山东综合广播记者:市、县如何落实《实施细则》?

  [2020-7-24 10:24]廖发银:谢谢您的提问。好政策需要真落实。评定残疾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强,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伤残人员切身利益,市、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是落实《实施细则》的主体,必须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对待,不折不扣执行。

  一要抓好培训。《实施细则》是开展评残工作的基本依据和遵循,市、县具体负责这项业务的工作人员要尽快熟悉掌握伤残评定工作标准、程序等以及抚恤待遇政策规定。省退役军人厅近期将组织专题视频培训,市、县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二要搞好宣传。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广泛宣传,使社会各界了解伤残抚恤政策,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也希望媒体和各位记者对《实施细则》多多宣传,使广大伤残人员知晓自身权益。

  三要规范办理。严格程序,严格标准条件;热情服务,只跑一次,一次办好;即来即办,在规定时限范围内完成审核工作。

  四要严肃纪律。压实各级责任,杜绝违规操作;做好身份确认,防止虚报冒领;加强资金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完善档案管理,确保经得起检验。

  [2020-7-24 10:27]丁绍敏: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办公室马斌国,联系电话:88569212。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