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抓好疫情精准防控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布会
[2020-02-29 8:40]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定于2020年2月29日(星期六)下午3:00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和疫情防控专家、医疗救治专家介绍抓好疫情精准防控,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届时本网将会进行直播。
[2020-02-29 15:00]魏长民: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立新女士,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刘桂刚先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张伟先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所长寇增强先生介绍近期抓好疫情精准防控,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首先,请马立新副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2020-02-29 15:01]马立新: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我省疫情基本情况 截至2月29日12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56例,治愈出院417例,治愈率55.16%;目前全省无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6851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5755人,有805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全省每日新增病例连续8天保持在个位数,连续3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东营市从疫情开始至今,一直无确诊、疑似病例。济南、威海、聊城、菏泽连续17天,枣庄连续14天,日照、德州连续13天,烟台、潍坊、滨州连续12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
全省137个县(市、区)中,有33个县(市、区)自疫情开始至今,一直无确诊、疑似病例;100个县(市、区)超过7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其中,85个县(市、区)超过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2020-02-29 15:03]马立新:二、近期工作进展情况 认真学习贯彻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毫不放松地把防控工作抓紧抓细抓实。
(一)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坚持防控优先,把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一是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强化疫情研判和区域统筹,指导各市根据省级风险评估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主要风险点,进一步细化防控措施,并开展好所辖县(市、区)风险评估。强化精细化管理,把防控措施细化至具体的单位、场所等最小社会单元,畅通城乡社区“微循环”。二是开通电子健康通行卡。通过“健康山东服务号”、“爱山东”客户端,开通复学复工电子健康通行卡,授权个人所在社区(村)和工作单位签发,实现“不见面”“网上办”。健康通行卡呈现红、黄、绿三种颜色,其中红色和黄色表示不满足出行条件;绿色表示该人员属低风险人员。对出示“绿色健康通行卡”的出行人直接放行,杜绝重复筛查、重复隔离等问题,确保复学复工等人员出得去、进得来。建立省际务工人员健康监测结果互认机制,我省健康通行卡已经与“贵州健康码”实现互认。三是精准指导复工行业。会同有关部门分类研究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分别制定了商场、服务业、景区、旅游住宿业等指导细则,落实最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行员工全时段管理,严格落实体温检测、消毒防护、通风等措施。四是加强特殊场所管理。对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等单位实行全封闭管理,并设立隔离观察区,新入住人员一律隔离观察14天,坚决堵住疫情输入通道。在前期督导检查基础上,自2月27日起,对全省各级医院、精神病院、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重点人群聚集场所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和监督检查。
[2020-02-29 15:06]马立新:(二)全力做好患者医疗救治。坚持把患者救治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四集中”要求,全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一是集中资源集中专家开展救治。10家集中收治医院1100余名医务人员直接参与患者救治工作,其中省级派驻专家46名。省市级专家组对所有确诊病例及时分析研判,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重型、危重型病例发生。二是强化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严格落实“一人一案”救治要求,加强患者治疗和护理的精细化管理,根据病情变化适时应用相应治疗手段,提高救治的整体性、综合性、针对性和创造性。目前,全省累计有重型、危重型病例70例,治愈出院28例。累计采集恢复期血浆12例22个使用单位,已用于13位重型、危重型病例。三是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为救治赋能。开通了确诊患者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了专家组在线同屏病例讨论、实时CT影像浏览等功能,提高了黄冈市和省内定点医院救治能力,减少了医务人员跨区域传播风险。四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西医结合会诊机制,推动中医药及早、全程、全面介入,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8%以上,其中1例孕妇经纯中药治疗康复出院。与此同时,指导医疗机构在精准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医疗服务。引导群众改变就医方式,加强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健康山东服务号”对接537家医院线上发热门诊,接入线上医生1.5万人,累计接诊8.2万人次,有效分流了患者,减少了聚集风险。
[2020-02-29 15:08]马立新:(三)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办好十二件实事的通知》下发后,各市各部门迅速抓好落实。16市全部出台一线医务人员关心关爱措施。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了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医务人员享受有关政策的条件范围。省里已向一线医务人员发放专项慰问金920万元,拨付专项经费40余万元用于援助湖北一线医务人员生活保障。统筹做好援鄂医疗队轮休,第一批医疗队连续工作31天后,自2月24日起安排在黄冈集中6天的休整,接着将安排第二批医疗队休整。全面做好一线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加强人员培训,配齐防护用品,目前我省一线医务人员因公零感染。
(四)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按照防、控、诊、治一体化布局,会同省科技厅实施了“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技术攻关及集成应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成功分离出6株新型冠状病毒,为疫苗研发、药品研制、检测试剂开发奠定了基础;完成48份新冠病毒核酸样本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我省流行毒株与武汉地区流行毒株相比并未发生明显变异。
[2020-02-29 15:10]马立新:(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处置、消毒处理等,定点医院医疗废物做到了日产日清。针对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卫生死角,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截至2月下旬,全省累计清运垃圾175.86万吨;派出468万余人次进行现场消杀,消杀面积410万余平方米。
(六)着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根据省委部署,围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起草了《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工作方案》,已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目前,已规划了一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短板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正在加快项目推进实施。
[2020-02-29 15:12]马立新:三、下步工作打算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并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近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人员分类健康管理。在继续指导各地落实好差异化防控策略的基础上,升级改版电子健康卡,进一步落实分类管理措施,对于高风险人员,在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场所实施严格的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对于中风险人员,严格落实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要求;对于低风险人员,体温检测正常可以出行和复工。同时,实行动态健康认证,与有关省份开展健康认证互认,更加方便我省人员出行。
[2020-02-29 15:13]马立新:(二)强化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督促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特殊场所、公共服务场所等落实好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特殊场所工作人员和在管人员健康排查,禁止有可疑症状的人员上岗,严防疫情输入和疾病传播。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要采取限制客流量、推荐顾客自助购物、自助结算等措施,有效减少人群聚集。机场、车站、码头和公共交通工具要通过加强人员配备、科学调整登乘时间、增加服务通道等措施,减少乘客等待、排队时间,切实降低人员密度。在此,我们再次呼吁广大群众,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三)进一步做好患者救治。继续加强轻型、普通型患者管理,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普通型病例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治愈率。集中优质资源救治重型、危重型患者,充分发挥省级专家组和中医药作用,继续实行“一人一案”,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坚决降低病亡率。强化出院病人管理,严格落实体温监测和必要的检测检查,做实做细患者的出院后管理。
[2020-02-29 15:15]马立新:(四)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服务工作。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有序推动和加强日常医疗服务管理,恢复和保障正常的医疗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的作用,大力开展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合理分布预约时段,减少人群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积极提供线上就医指导、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服务,精准指导患者有序就诊。
(五)进一步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用心用情为一线医务人员办好12件实事,确保件件落实到位,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继续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保障医用防护物资需求,做好心理疏导,合理安排轮班值守,保证他们的正常休息和日常生活需要。
(六)加快科技研发攻关。集中力量加快实施重大科研攻关计划,加强新冠病毒分离及测序研究,加快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抗病毒药物研发筛选。加快研发疫情防控一线紧急需求的应急防控技术、诊断检测试剂装备、综合治疗方案和危重症患者临床救治方案。
[2020-02-29 15:16]马立新:(七)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针对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短板不足,重点围绕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决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人才物资保障、科研创新等方面,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并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抓好落实。对已经确定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尽早开工建设。
(八)加快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做优做强生物医药、高端医疗装备等产业,在“双招双引”、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等方面协同发力、集中突破。落实好产业规划确定的“八个一批”主要任务,延伸产业链,打造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主阵地。推动扶持一批重点项目、改造一批医养结合机构,培育我省医养健康优质品牌体系。
[2020-02-29 15:17]魏长民: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0-02-29 15:18]大众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目前全省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不断增加,已经超过了400人,能否介绍一下在医疗救治方面有哪些做法和经验?
[2020-02-29 15:18]刘桂刚: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截至今天凌晨,全省出院病例达到411例,其中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9个月。累计报告重型、危重型病例70例,经过全力救治,28例已经治愈出院,占比40%,有些病例已经转为普通型、轻型,医疗救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集中患者。全省确定10家集中收治定点医院,对确诊患者一律集中收治,2月12-13日符合转运条件的患者全部转运至10家医院。这样便于集中优质资源,提高救治能力。同时,也节约防护物资、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二是集中专家。成立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每天对重型、危重型病例进行远程会诊,及时进行现场巡诊,指导临床。组建10个省级专家团队,抽调重症、呼吸、中医、心理等专业46名专家,派驻10家医院直接实施医疗救治。另外,我们也多次邀请国家级专家和浙江、江苏专家对危重型病例进行远程会诊,借鉴外省救治经验,尽最大努力提高救治成功率。
三是集中资源。10家集中收治医院统筹市、县医疗资源,调集呼吸、重症、感染、心血管、神经、内分泌、中医等医护力量,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1100余名医护人员直接参与救治工作。10家集中收治定点医院的防护物资由省物资保障组直接保障。根据救治需求,随时在全省范围内调配负压救护车、ECMO、移动CT等大型设备支援。
四是集中救治。患者、专家、资源集中使用,重症、疑难病例一起讨论,经验相互借鉴。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过程中,我们还及时应用血浆置换、床旁血滤、恢复期血浆、ECMO等治疗手段。特别是出院患者恢复期血浆已经临床应用了13例,部分患者症状、指标明显改善,对临床救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我们还向5个救治任务较重的定点医院派驻了10名督导员,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落到实处。这样,医疗与管理相结合、医疗与护理相结合、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联合,大大提高了救治效果。
在这里,我向捐献血浆的出院患者说声感谢,也希望更多的出院患者捐献血浆。谢谢!
[2020-02-29 15:23]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刚才马主任提到,我省推动中医药及早、全程、全面介入病例救治,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8%以上。请问中医药是如何参与本次疫情救治,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020-02-29 15:23]张 伟:一是积极组织中医药人员参与新冠肺炎的防治。省委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组织全省中医药专家成立山东省中医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专家组,对全省疫情防控进行中医药干预与指导。专家组结合山东实际,因时、因地,针对健康人群、孕妇、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不同人群,制定了《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配送中药方剂达145万剂。同时建议有条件的群众使用中药香囊和艾条防疫毒。
疫情初期,我们会诊了部分病人后,参考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结合我省病例特点,经专家研讨,制定了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随着对新冠肺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认识的加深,我们适时对我省第一版诊疗方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第二版中医诊疗方案,增加了调养期、中医外治法和中医情志干预等内容。目前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8%以上,绝大部分重型、危重型病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出院38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建立中西医结合会诊机制。我们坚持中医药及早参与、全程参与,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专家组对全省确诊病例进行了远程会诊,普通和轻型患者每2日会诊一次,危重患者每日进行会诊随访,根据病情调整中药处方。截至目前,省级中医药专家组参与会诊患者835人次(含儿科患者52人次)。收到良好效果,我们在参与治疗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1.中医药对于缓解患者症状,如发热、咳嗽、胸闷、气喘、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疗效确切明显,见效快。
2.中医药参与治疗促进患者肺部影像学改善。
3.中医药干预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使用。
4.中医药治疗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合并众多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整体状况的改善有着较好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重症发生,降低死亡率,并促使危重症向轻型、普通型转化。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位男性患者,49岁。患者因“发热6天,咳嗽2日”入院。该患者入院即存在呼吸衰竭属新冠重症病例,同时合并血小板减少等基础病,伴有较多咯血,高热、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一般情况差。给予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省级中医专家集体远程会诊,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施以中药,患者服药后病情改善明显,呼吸衰竭得到纠正,同时迅速改善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住院9天,复查病毒核酸2次转阴,疾病痊愈。取得较好疗效,缩短了病程,改善了预后,挽救了病人生命。
三是开展中医药防治课题攻关。我们在救治患者的同时,进一步把临床治疗的经验应用于科学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担的省科学技术厅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探讨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面的有效性及证治规律,争取把研究成果及早的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2020-02-29 15:28]齐鲁晚报记者:近期以来,我省报告的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走低。请问对于低风险地区的人员来说,在个人防控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2020-02-29 15:28]寇增强:按照省专家组的评估研判,80%以上的县(市、区)属于低风险地区。但这并不等于没有风险,特别是经过了前一个多月“封闭式”防控之后,大家都希望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早日上班上学,亲朋好友欢聚,但是大家在复工复产和复学的同时,仍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排除一切潜在的感染风险,决不能让我们初步取得的防控成效付诸东流。最近外省个别地方,就曾出现因放松警惕而发生疫情的案例,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要继续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一是减少人员聚集,复工复产复学后必须注意做到与同事、同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分散就餐等等。二是要自觉遵守社区、单位或公共场所有关体温监测、健康管理等规定,积极配合落实防控措施。三是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戴口罩、勤洗手、通风清洁,注意咳嗽礼仪。关于低风险地区戴口罩的问题,国家已有新的建议:如果独自前往公园等人口密度比较低的区域,可以不戴口罩;如果人比较多,还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无论是否佩戴口罩都需要保持手卫生。四是开展室外活动时注意适度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治疗,必要时要按照规定居家进行医学观察。
[2020-02-29 15:31]魏长民: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高晖,联系电话:67876327。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09.08.25]第十五届鲁台经洽会有关情况发布会2009-08-25
- [09.09.15]省民委主任马文艺介绍相关情况2009-09-15
- [09.09.15]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建军主持发布会2009-09-15
- [09.09.15]山东新闻网现场网络直播2009-09-15
- [09.09.15]发布会现场2009-09-15
- [2010.9.21]“中国滨州第十二届沾化冬枣节”新闻发布会现场2010-09-21
- [2010.9.21]山东新闻网现场直播2010-09-21
- [2010.09.21]沾化县委副书记、县长贾善银先生2010-09-21
- 直播:解读《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会2016-11-29
- 直播:山东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发布会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