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解读《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发布会

2018-04-26 13:3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8-4-26 10:00]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上午10:30举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系列发布会第5场,邀请省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解读《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届时本网将会进行直播。

 

  [2018-4-27 10:30]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魏长民: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惠新安先生,省教育厅总督学孟庆旭先生,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储林先生,省外国专家局局长张祝秀先生,向大家解读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惠新安常务副部长介绍相关情况。

 

  [2018-4-27 10:32]惠新安: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应邀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时,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山东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对《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和介绍。

  一、出台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走势,对人才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事业发展,人才强省战略实施取得显著成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强化创新人才支撑,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打好培养、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组合拳,加快构建国内领先的人才制度体系。

  省委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定位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要求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省委、省政府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刘家义同志强调,要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研究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措施,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同时,在区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需要我们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契机,加快构建国内领先的人才制度体系。2017年6月,根据省委部署,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部门成立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起草组,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组织有关方面反复研究论证。文件稿形成后,先后提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常委会会议进行了审议,并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于2017年11月4日正式印发实施。2018年4月18日,中央办公厅审核备案通过。

  [2018-4-27 10:34]二、总体考虑和主要内容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积极改革创新适应人才成长规律、激发人才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全面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人才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引领作用,以人才优势打造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在研究制定过程中,我们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含金量。所提政策措施,是在对经济排名前10位的省和4个直辖市最新人才政策对比分析后研究提出的,综合论证看,各项政策在全国都能排在前列,有比较强的竞争力。二是突出针对性。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紧扣制约我省人才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明确的解决方案,力求符合实际、务实管用。三是突出可操作性。在起草过程中就考虑到了文件的实施和落地问题,所涉及的政策都是当前能够马上部署实施的,短时间内能够落地见效的,确保及时跟进、有效服务重大工程实施。

  《意见》共分7个部分,20条。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总体要求;第二部分,实施更加精准聚焦的人才工程;第三部分,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第四部分,健全更加实用有效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第五部分,打造更具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载体;第六部分,营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环境;第七部分,加强组织领导。

  三、重要政策创新和重点举措

  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作为服务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的综合性人才文件,《意见》围绕让各类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这条主线,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积极推动人才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创新。

  人才工程是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实施更加精准聚焦的人才工程方面,《意见》提出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对现有泰山人才工程进行升级,面向海内外集中遴选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的“高精尖缺”人才,进一步增加青年人才和创业人才支持数量,降低海外引才门槛。通过举办“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选拔创业人才,优胜者可直接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最高可获得500万元省财政资金支持。加大“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力度,对顶尖人才给予最高5000万元综合资助或6000万元的直投股权投资支持。

  人才引进是优化人才结构、快速提升人才总量的重要途径。在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方面,《意见》提出,做大做强三大引才工作品牌,打造“齐鲁之约”引才活动品牌,对纳入专项计划的团组赴国(境)外对接的“高精尖缺”人才,经评估认定可直接入选泰山人才工程;深化“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活动品牌,建立海内外人才常态化引介平台;提升“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品牌,对急需紧缺人才,采取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加大柔性用才力度,推动用人单位到海外设立离岸研发中心和孵化基地,就地延揽高层次人才,对其中全职工作的视同在鲁工作,可单独申报省级人才工程和科研项目。依托院士工作站、“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科技副职等工作载体,灵活使用各类人才。实施“齐鲁英才汇聚计划”,吸引更多在外的山东籍人才回鲁创新创业。进一步创新编制、岗位和工资管理模式,省属事业单位按照不超过本单位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总数5%的比例,设置特设岗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不受岗位总量、岗位等级、结构比例限制。

  立足本土、自主育才是形成可持续人才竞争优势的根本举措。在健全更加实用有效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方面,《意见》提出“六大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针对新兴产业需求,适应学科建设方向,突出综合性、实用性、交叉性,力争通过5—10年时间,全省新兴工科专业比例达到40%以上;实施“青年人才国际化培养计划”,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学校深入合作,采取委托培养、定向资助等方式,支持在校学生出国研修。实施“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建立省企业家培训中心,每年选拔100名以上优秀青年企业家进入中心培养锻炼,组织100名以上优秀青年企业家到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实践学习。实施“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对名校博士到山东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的,给予最高15万元补贴,出站后留鲁工作的再追加15万元生活补贴。实施“高技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每年选派100名优秀高技能人才赴发达国家研修学习。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支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培养10名左右大家名家、10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1000名左右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以上系列举措,力争实现各领域各类别人才队伍建设的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平台载体是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在打造更具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载体方面,《意见》提出,支持济南、青岛、烟台三市加快建设国际人才集聚高地,在外籍人才来华工作许可、永久居留办理、出入境办理、执业资格认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给予最优政策。支持济莱协作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济宁市、德州鲁北等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支持建设10个左右产业优势突出、人才特色鲜明的产才融合发展园区,以点带面提升产才融合水平。

  支持青岛国际院士港建设,对入港开展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的“两院”院士及发达国家院士给予我省聘任院士待遇。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着力扩大新型平台对人才的集聚激发效应。

  良好人才生态是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基础保障。在营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环境方面,《意见》提出,加大人才金融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建立容错机制,实施政府投资基金勤勉尽职免责机制。开发“人才贷”等产品,为人才初创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金融服务。留学人员在我省创办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额度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支持用人单位、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等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过15%。提升人才精细化服务水平,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提供政策咨询、手续代办、待遇落实等服务。多途径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健全人才荣誉制度,设立山东人才最高奖—齐鲁杰出人才奖,每人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有荣誉得实惠。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提出,成立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专项组,负责统筹协调和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各有关单位协调配合做好具体任务实施。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将突出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导向,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和政策落实督办,确保所有政策落地生效。

 

  [2018-4-27 10:47]魏长民: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18-4-27 10:47]新华社记者:我们注意到文件中提到实施“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请问为什么提出这项计划?如何推进实施?

  [2018-4-27 10:48]孟庆旭: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尤其是做优做强做大“十强”产业,需要运用新技术,依托新市场需求,加快培育衍生一大批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的高新产业,改造升级一大批传统产业,迫切需要大量的“跨界”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科人才支撑。但是,现有的传统工科专业,由于注重精细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比较单一,传承了多年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近乎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模式,使得毕业生的知识构成、创新实践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传统的学科分类框架下的一些工科门类,在新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会面临消失的“窘境”。因此,积极发展新工科专业,成为当下一项非常紧迫的刚性需求。

  新工科的“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一是对应新兴产业的新兴学科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二是面向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或其他学科的渗透而转型、改造和升级的新型学科专业,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主要环节的改革、变化和发展。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目前,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新经济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优先发展“新工科”,我们计划以项目形式进行推动,聚焦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着力点,精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十强”产业,面向省属本科高校遴选50个左右与“十强”产业对接紧密、发展基础好的优势特色专业(群),投入财政资金予以重点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的紧密对接、深度融合,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对接产业、适应需要的专业群。同时,结合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的实施,着力培养一批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四新”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我省十大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2018-4-27 10:50]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意见》提出要调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业类遴选程序和支持方式,举办“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请问今年的遴选工作将做哪些改变?

  [2018-4-27 10:51]李储林:自2015年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以来,我省已经培养和引进了500多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在推动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为更好营造引人、用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我省创新创业,从今年开始,探索创新泰山产业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的遴选模式,采取举办创业大赛,改由专家、投资机构、创业服务机构代表等多方评判的遴选程序,营造产学研金共同支持领军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今年我们将首先从国内创业人才开展试点工作。具体来说,这次创业大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改变了创业类人才的遴选方式。对于创业类人才来说,对其创业项目优劣的评判,除了技术专家,产业专家、投资专家也有很大话语权。举办创业大赛,将改变过去技术专家封闭式评审的遴选方式,而通过项目公开路演的方式,请创业人才阐述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创业思路,由技术专家、产业专家、投资专家等共同组成评审组,对创业人才的项目接受技术专家、市场、金融投资、科技服务专家和机构的综合评判,使遴选出的人才项目更符合新旧动能转换要求和市场需求,推动领军人才高水平、高质量创新创业。

  二是拓展了人才遴选范围。以往泰山产业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的遴选,主要面向已经创办企业的高层次人才。而举办创业大赛,将进一步拓展参赛人员的范围。除了已经创办企业的高层次人才,虽然还没有创办企业,但具备核心技术、已经组建了创业团队、拥有强烈创业意向的人才也可以报名参赛。

  三是对优胜人才将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一是对在大赛中胜出的创业企业类人才,直接纳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遴选程序,按规定程序由省政府发文公布,享受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有关政策。二是对在大赛中胜出的创业团队类人才,在一年内,保留泰山产业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候选资格,也就是人才在大赛结束后一年内在我省注册成立企业,且符合人选为创业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一般不低于总股份的30%等泰山产业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基本条件的,将按程序直接认定为泰山产业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享受泰山产业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有关政策。同时,对所有入围大赛决赛的人才创办企业,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给予重点支持,并享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财政补助等普惠性政策支持

      今年的大赛将由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并邀请有关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共同参与。大赛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十大领域赛。目前大赛方案已经确定,将于近期发布大赛通知,真诚欢迎省内外的优秀创业人才踊跃参赛,我们一定给大家提供优质、周到的创新服务。

 

  [2018-4-27 10:59]大众日报记者:《意见》提出要提升人才精细化服务水平。请问,目前我省在高层次人才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都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2018-4-27 11:00]张祝秀:为全面提升我省高层次人才服务水平,打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要求,近期,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覆盖全省、上下贯通、职责明确、精准高效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

  《关于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整体上对建设全省一体化运行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打造最优服务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全面体现“服务是环境”的工作定位。在发展目标上,力求通过对全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高层次人才服务运行一体化、高层次人才服务过程便捷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主体社会化和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国际化;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的政策体系、运行机制、信息化支撑、承接载体、社会化方向的具体措施,强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在支撑人才创新创业方面的引领作用;在具体落实措施上,推动出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鲁人社规﹝2018﹞5号)和《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管理办法》(鲁人社发﹝2018﹞11号),将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中涉及的政策、项目具体化,充分体现“服务是保障”的工作理念,真正打通人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是2015年12月出台的《山东省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暂行)》的修订版,新的《规定》重新梳理并丰富了服务内容,明确涉及21个部门(单位)有关出入境和居留、户籍、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编制、职称、岗位、薪酬等方面的26项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此次修订主要有六大亮点:一是绿色通道服务对象由原来的引进人才扩大到我省所有符合条件的引进及培养人才。同时,将提供绿色通道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层次范围明确为党中央、国务院,中组部、人社部,省委、省政府设立的重点人才工程的入选者和重大人才表彰项目的获奖者;二是将原来获得绿色通道服务的凭证由“山东省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绿卡”更名为“山东惠才卡”,避免与国内外“绿卡”通指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产生混淆,同时突出山东特征、体现服务惠及高层次人才;三是重新梳理并丰富了向高层次人才提供的服务内容,新增服务事项7项(医疗保健、休假疗养、运动健身、旅游服务、创业考察、项目推介、联谊交流),如高层次人才凭“山东惠才卡”可享受指定三甲医院预约诊疗、专员陪同、专家诊疗的就医绿色通道服务,享受免费进入山东省内3A级以上旅游景区及国家森林公园服务等;四是畅通绿色通道服务凭证“山东惠才卡”的发放程序,对入选国家、省重点人才工程或获重大表彰奖励的高层次人才,直接依据公布文件颁发“山东惠才卡”,不再要求高层次人才及所在单位重新走申报发放流程;五是重新设计了绿色通道事项的服务流程,对可直接提供服务的事项和依申请提供服务的事项,分别按照“随时受理、直接服务”和“专员接件、并联办理”方式为其提供快捷便利服务;六是新增了设立绿色通道服务网络支撑平台、绿色通道服务事项动态调整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和运行评估机制的内容。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管理办法》是落实山东省“一对一”“保姆式”人才服务要求的重要制度创新,确定为高层次人才配备服务专员并实行服务事项专员代办模式。根据规划,山东省将在高层次人才所在单位、绿色通道服务事项主管部门、承接单位和服务窗口全部配备服务专员,负责在政策解读、待遇落实、人文关怀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确保各类高层次人才应享有的政策、待遇、服务落实到位,特别是用人单位,将为每一位高层次人才配备1名服务专员。在具体工作流程上,各级服务专员将按照“随时受理、直接服务”“专员接件、并联办理”“集中反馈、统一建档”的方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2018-4-27 11:06]魏长民: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省委组织部研究室邓函宇,联系电话:51775130。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