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解读《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地方标准发布会

2018-01-17 13:2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8-1-17 10:00]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8年1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质监局、省水利厅、省扶贫办负责同志,解读《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地方标准。届时本网将会进行直播。

  

  [2018-1-18 10:00]丁绍敏: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山东省质监局批准发布的《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地方标准,为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打好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标准支撑。今天,我们邀请省质监局副巡视员郭大雷先生,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女士,省扶贫办综合协调组组长段培奎先生,对这两项标准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首先,请郭大雷副巡视员宣读《山东省质监局关于发布<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10项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公告》,并解读《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地方标准。 

 

  [2018-1-18 10:05]郭大雷: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山东省质监局对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关心、支持“山东标准”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们发布《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两项重要地方标准,一是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为打好重大风险防范、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提供标准支撑;二是进一步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全面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要求,推进全面标准化建设,助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下面,我发布解读上述两项标准。 

  一、《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地方标准 

  精准扶贫,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举措。做好精准扶贫,需要突出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找准致贫原因,定向施策,创新模式,帮助贫困群众靠自己双手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我省菏泽等地探索创新了扶贫车间这一就业扶贫模式,实现了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国务院扶贫办总结推广了菏泽市“扶贫车间”这一创新做法。为细化落实国家和省对扶贫工作的要求,更好地总结推广我省精准扶贫经验,规范全省扶贫车间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在省委扶贫办的指导下,省质监局组织制定了《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地方标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为各地扶贫车间建设提供规制和参考。 

  精准扶贫标准共七部分,重点对扶贫车间选址、运营管理、资金筹措、用工来源、收益分配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解决了扶贫车间是什么、怎么建、怎么管、如何发展的问题。一是界定了扶贫车间的概念,即:“建设在乡、村,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为生产经营活动场所,以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解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为目的,以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手工业、来料加工经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就近就业扶贫模式。” 二是提出了扶贫车间的建设标准,从工资保障、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用工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规范。三是明确了扶贫车间的发展方向,强调因地制宜、因需设置,杜绝建而不用、闲置浪费。同时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多渠道开发市场和就业岗位,形成了就近就业、稳定增收机制。四是明晰了扶贫车间的产权和收益。强调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资金以及企业、个人等援建的扶贫车间,要和村集体签订资产移交合同,依法对产权公证后,扶贫车间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政府、企业等联合建设的扶贫车间,应签订资产认定协议,明确产权和分红比例。收益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18-1-18 10:09]郭大雷:二、《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地方标准 

  加强生态河道建设,提高河道管理保护水平,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为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好生态河道治理工作任务,建立科学的生态河道建设管理评价体系,省水利厅提出制定了《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地方标准。该标准结合我省实际,规定了生态河道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从5个方面确定了16项评价指标,明确了具体评价方法。 

  一是水文水资源评价。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加强河流生态用水管理,重点评价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生态水量满足度2项指标。 

  二是生物状况评价。主要从鱼类、水生植物、鸟类、河岸带植被丰富程度4个方面,评价河道水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维护情况。 

  三是环境状况评价。主要从水质状况、河道底泥污染、自然河道保有率、岸线开发利用率4个方面,对河道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四是社会服务功能。立足提升河道综合服务能力,从防洪排涝能力、人文景观价值、景观舒适度、公众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 

  五是管理状况评价。围绕提高河道执法监管水平和管护能力,实现岸线利用规范有序、河湖水事秩序良好,从河道管理范围划定程度、河道管护能力2个方面评价。 

  《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的制定出台,为全省生态河道建设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亮明了“标尺”,使生态河道评价有标可依、生态河道管理有章可循、生态河道建设有据可凭。以该《标准》为技术依据,在全省全面开展生态河道评价工作,将大力促进各地抓好河道管理保护各项措施的落实,逐步完善建立河道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符合山东地域特点的生态河道建设格局。 

  一会儿,省委扶贫办、省水利厅领导还将对该两项标准的推动实施提出要求并讲话。标准发布后,有关单位要切实做好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认真组织标准的实施,强化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反馈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情况,确保标准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充分发挥标准的规制、支撑和引领作用。最后,再次对新闻界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2018-1-18 10:012]丁绍敏:下面请段培奎组长介绍我省扶贫车间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精准扶贫 扶贫车间》标准组织实施情况。  

  [2018-1-18 10:12] 段培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精准扶贫扶贫车间》地方标准的制定背景和下一步推进标准实施的工作措施。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尤其把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放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菏泽市鄄城县立足户外家俱、纺织服装、发制品产业优势,引导企业把加工车间建在村里,吸引贫困群众、留守妇女到车间打工挣钱,被群众称为“扶贫车间”。 20164月,省委、省政府在鄄城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鄄城经验。各地结合实际,大力推进实施。我省走出一条以扶贫车间为载体,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造血式”扶贫路子,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目前,全省建设各类扶贫车间6126处,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2.6万人。通过建设扶贫车间,企业有效解决了劳动力不足问题,提升了发展竞争力;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促进了村级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提升。“扶贫车间”被纳入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12个典型案例之一。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工商联多次在菏泽召开观摩会、现场会。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就业扶贫现场交流会上,我省作了典型发言。 

  为促进扶贫车间规范化建设,将我省扶贫车间经验进一步总结、提炼,实现更大范围的应用推广,去年10月以来,我们会同省质监局组织编制了《精准扶贫扶贫车间》山东省地方标准,标准共8105条,重点对扶贫车间建设原则、运营管理、资金筹措、用工来源、收益分配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便于各地在扶贫车间建设时有遵循、有参照,推动扶贫车间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高效化利用,确保扶贫车间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省扶贫办将会同省质监局抓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制定标准宣传培训计划,采取宣传会、培训班、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确保不同受众对象对标准内容和要求理解到位、执行到位。扶贫部门加强对扶贫车间建设运营、带贫全过程督导检查,防止建而不用、闲置浪费。对就业的贫困人口,建立定期联系、走访制度,及时掌握其就业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发挥好扶贫车间扶贫功能,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贫困人口基本消除后,扶贫车间要实现转型发展,成为致富车间、发展车间、农村“三留守人员”家园,保持扶贫车间旺盛生命力。 

 

  [2018-1-18 10:17]丁绍敏:下面请曹金萍副厅长介绍我省河长制有关情况以及下一步《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组织实施情况。 

  [2018-1-18 10:17] 曹金萍: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 

  全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位省领导同志作出批示和指示,各位省级河长也均开展了巡河调研督导。一年来,省水利厅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会同有关部门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全力以赴推动我省河长制工作,并在开局之年取得了扎实明显的工作成效。目前,全省省、市、县、乡四级工作方案全部出台;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落实到位,共落实各级河长76199名;省、市、县、乡四级制度体系构建完成;开展“清河行动”并取得了成果丰硕,全省排查出的54531处违法建筑和违法活动已全部综合整治到位。省、市、县三级“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任务已全部完成,河湖划界确权和河湖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编制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基础得以全面夯实。 

  通过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我省河湖管理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得到理顺,各项管理保护措施正逐步得到落实。但从长远来看,如何确保河湖取得直接、明显、具体的管护成效已成为当前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必须面临的课题,为此,在省质监局指导下,我厅组织制定了《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对具体生态河道的达标创建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将其作为引领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我们也已将此项工作列为了2018年河长制工作的重要工作任务。 

  就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做好《标准》的宣传。今天的新闻发布就是很好的宣传,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通过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并加强部门之间合作,促进标准深化应用。二是加强《标准》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适时举办《标准》宣贯培训班,对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培训,并组织专家到各地对标准应用开展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尽快制定出台生态河道评价认定办法,明确申报、验收认定的具体程序和要求,以该《标准》为技术依据,在全省开展生态河道评价,推动我省生态河道建设。四是探索开展生态河道建设试点。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面上推动”的总体思路,在不同地区选择部分河道,开展生态河道建设与评价试点,以此带动和推动此项工作在全省层面尽快推开。五是做到“走出去”与“请进来”,尽快开展与相关省份的学习交流,充分借鉴先进的经验和理念;积极融合相关单位和专家,共同参与我省生态河道建设与管理,提高我省生态河道建设水平。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出台《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将对提升我省河道管理保护成效,逐步修复和保持河道生态,实现河湖永续利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相信,通过各位新闻界朋友的宣传报道,必将带动更多的人更加关注河湖生态,更加激发更多的人参与河湖生态的保护,更加推动我省“秀美河湖、生态山东”总目标的实现。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2018-1-18 10:23]丁绍敏: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18-1-18 10:23]大众日报记者: 请介绍一下我省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是如何安排部署的? 

  [2018-1-18 10:24]段培奎: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2016年、2017年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取得决定性进展。目前虽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量不多,但是脱贫不脱政策,已脱贫的贫困人口需要继续帮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11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提出,按照“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的工作布局,坚持“稳”字当头,严把质量标准,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确保全省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具体任务就是“三个聚焦”。一是聚焦我省“42”深度贫困地区。“42”就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比较多的菏泽、临沂两个市、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200个重点扶持乡镇、200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这是我省的深度贫困地区。按照省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要求,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坚决落实到位。今年对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督查考核,将把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二是聚焦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众。首先大力推进保障性扶贫,落实贫困家庭学生各种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学习资助“一个都不漏”;实施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贫“特惠保”等多种保障,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让贫困都住上安全房。其次,多管齐下、综合施策,采取资产收益、低保兜底、孝善扶贫、邻里互助等多种方式,解决特殊贫困群众生活难题。三要聚焦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按照刘家义同志“八个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紧紧扭住“精准”两字用心用力,做好贫困人口信息动态调整,对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年龄结构、健康状况等情况分门别类拿出措施办法,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对脱贫退出严格审核把关,按照标准验收、逐户销户。对产业扶贫项目严把论证关、审批关、管理关,对接市场需求,提高项目效益,更精准、更有效惠及贫困群众。 

  今年是我省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打好脱贫攻坚战,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恳请新闻媒体的朋友,继续关心支持扶贫脱贫,讲好山东扶贫故事,挖掘山东扶贫典型,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力量。 

  [2018-1-18 10:26]山东电视台记者: 请问什么样的河道才能称为生态河道,是不是只有原生态的河道才能达到标准? 

  [2018-1-18 10:26]曹金萍:刚才提到,《山东省生态河道评价标准》的制定是充分结合了我省的实际,从水文水资源、生物状况、环境状况、社会服务功能、管理状况5个方面16项指标对河道进行评价。简单的说,要想达到生态河道标准必须具备5个方面要素:第一河道要有水,第二河道水要清,第三河道岸要绿,第四河道景要美,第五河道管理要有序。 

  正如这位记者所提的问题那样,我们在生态河道评价中,要避免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原生态、没有人为干预的河道才是生态河道。人类逐水而居,在现有的条件下,人类和河道不可能完全脱离,必须兼顾人的发展需求。因此,本《标准》定义的生态河道即是在满足基本的水利功能基础上,依靠自然作用和少量人为干预,能长期维持河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道。生态河道的建设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类的发展,满足群众亲水、需水、赏水的需求,因此,我们在标准评价指标中增加了社会服务功能评价,将景观建设、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纳入评价内容,其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生态河道的建设成果,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只有这样生态河道建设才具有意义。 

  [2018-1-18 10:31]丁绍敏: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质监局办公室王周,电话:89012209。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