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解读《山东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发布会

2017-09-20 08:2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7-9-20  8:25]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7年9月20日(星期三)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同志解读《山东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届时本网将会进行直播。

  [2017-9-20 15:00]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事业处处长 丁绍敏: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近日,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今天,我们邀请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赵振国先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农民工工作处)处长衣军强先生,解读《规划》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以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赵振国主任介绍相关情况。

 

   [2017-9-20 15:02]赵振国: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借此机会,我代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媒体记者、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省委、省政府对就业创业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多个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性文件,对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今天,我受省政府委托,就《山东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2017-9-20 15:03]一、《规划》出台背景

  2015年11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这是继2012年国务院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就业专项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的关键五年,做好就业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省发展仍处于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升级提速、城乡区域一体、陆海统筹联动、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特别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将为我省经济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作为人口大省,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劳动者素质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行业、群体失业风险压力加大,新就业形态迅速发展对完善就业政策提出了新要求。

  为全面指导“十三五”期间全省就业工作,在认真回顾总结“十二五”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我省就业工作实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深入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和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代省政府草拟了《山东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征求意见稿)。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和40个部门会签后,提请省政府研究。9月11日,省政府正式印发《山东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鲁政发〔2017〕26号),对全省“十三五”期间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安排。

 

  [2017-9-20 15:06]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9个部分、30条,设10个专栏。

  (一)总体要求。系统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在科学研判就业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十三五”期间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规划》提出,到2020年,就业更加充分,创业更加活跃,劳动者素质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适应,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二)协同联动,促进就业优先。围绕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融合互动,提出3项工作任务:一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投资、贸易等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人才、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体系。二是拓展就业增长空间。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创造就业岗位。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小微企业发展,扩大就业规模。建设现代农业,培育职业农民。三是推动就业协同发展。实施重点地区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对去产能任务重、待岗职工多、失业风险大的地区,开展就业援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失业风险。

  (三)优化环境,推动大众创业。围绕构建完善创业生态,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提出4项工作任务:一是优化创业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拓展创业投融资渠道,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和社会环境。二是释放创业活力。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毕业生、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农民工等各类人员创业积极性,释放全社会创业活力。三是发展创业载体。汇聚各方力量,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大企业由管控型组织向新型创业平台转型,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四是助推创业成功。构建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支持创业大学建设,举办创业齐鲁训练营,广泛开展创业服务系列活动,培育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四)突出重点,促进充分就业。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提出5项工作任务: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欠发达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二是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坚持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依法依规的原则,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去产能企业拓宽分流安置渠道,加强转岗再就业帮扶,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做好农村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四是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就业援助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五是统筹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群众、妇女等群体就业工作。

 

  [2017-9-20 15:12](五)强化支撑,发挥市场作用。围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出2项工作任务:一是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推动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二是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培育创新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人力资源服务水平。

  (六)优化结构,强化教育培训。围绕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出3项工作任务: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推进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大力推行新型培训模式,开展专项职业培训行动,加强培训管理,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和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三是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培育工匠精神。

  (七)完善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围绕深入实施满意服务、精准服务、品牌服务、标准服务、智慧服务“五大工程”,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水平,提出4项工作任务:一是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完善服务功能,健全绩效评估机制,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率和水平。二是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化。编制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清单,研制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实施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经办流程和标准规范。三是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继续推进省级集中的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打造“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全程信息化。四是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一体化。建立就业创业和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机构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完善就业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推行“证卡合一”工作。

  (八)凝聚合力,提升就业质量。围绕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出3项工作任务:一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深入推行劳动合同制度,落实工作时间、节假日、带薪年休假等劳动标准,完善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二是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创新仲裁办案方式,优化仲裁办案程序,建立健全案件分类处理制度,依法加大终局裁决、先行裁决、先予执行裁决力度。三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九)健全机制,加强组织实施。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规划重点任务、主要措施有效落实,提出3项工作任务:一是完善就业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动员部署、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制定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健全完善就业工作协调配合机制,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率。二是构建就业形势综合监测机制。建立就业数据与宏观经济、行业经营等数据以及社会机构相关数据交叉比对机制,提高就业形势监测和分析能力。完善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三是健全规划实施督查评估机制。建立完善规划执行情况年度进展报告和检查巡视制度,对抓落实有力有效的,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问责。

  新闻界的朋友们,就业创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借此机会,恳请大家进一步加大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力度,通过宣传促进就业创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全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7-9-20  15:19]丁绍敏: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17-9-20 15:19]大众日报记者:刚才赵主任提到,当前我省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行业、群体失业风险压力加大。想问一下,我省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有哪些应对措施?

  [2017-9-20 15:20]赵振国:“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下行压力加大,就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就业总量压力不减,劳动者素质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行业、群体失业风险压力加大。为了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化解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全省就业形势稳定,《规划》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规划》提出,要深入推进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健全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劳动者和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劳动者自主选择、政府购买服务和依法监管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全方位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二是提高市场供求匹配能力。《规划》提出,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实现合理化配置。加快培育创新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带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能力。实施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支撑计划,鼓励引导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员工招聘、技能培训、人才引进、社会保险事务代理服务。三是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规划》提出,要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作用,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供给模式,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推进各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从线下向线上拓展,充分运用网站、移动应用、自助终端、12333电话咨询服务等渠道,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全程信息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立就业创业与财政、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逐步实现政策制度一体化、业务流程一体化、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部门协同一体化,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四是防范化解失业风险。《规划》提出,要健全就业形势综合会商评估工作机制,建立就业数据与宏观经济、行业经营等数据以及社会机构相关数据交叉比对机制,提高就业形势监测和分析能力。完善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监测企业人员变动情况及趋势,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实施重点地区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对去产能任务重、待岗职工多、失业风险大的地区,开展就业援助,缓解就业压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失业风险。

  谢谢。

  

  [2017-9-20 15:25]山东台记者:刚才介绍中提到促进重点群体充分就业。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在促进重点人群就业方面,《规划》提出了哪些举措?

  [2017-9-20 15:25]衣军强:《规划》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农村劳动力、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作了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规划》提出,要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健全涵盖校内外各阶段、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促进供需对接和精准帮扶。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他们更好参与到就业创业活动中。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落实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资金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欠发达地区、中小微企业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健全基层服务保障机制,畅通流动渠道,拓展扎根基层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通道。二是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规划》提出,要坚持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依法依规的原则,分类施策,精准发力,鼓励去产能企业拓宽分流安置渠道,加强转岗再就业帮扶,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作用,做好去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落实稳岗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钢铁、煤炭等行业困难企业以协商薪酬、灵活工时、培训转岗等方式稳定现有工作岗位。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规划》提出,要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实施就业精准扶贫,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因人因需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坚持“产业化带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高效化利用”,提升“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管理水平。四是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规划》提出,要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就业援助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开展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做到“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援助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畅通进出通道,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一批确实难以通过市场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五是统筹做好其他群体就业工作。《规划》提出,要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做好妇女、退役运动员、戒毒康复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谢谢!

  

  [2017-9-20 15:30]丁绍敏: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政策研究处范粟同志,电话:86101062。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