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山东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发布会

2017-08-01 16:2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7-8-1 16:28]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7年8月2日(星期三)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山东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届时本网将会进行直播。

 

  [2017-8-2 15:00]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 魏长民: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琥先生,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汉臻先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赵培金先生,介绍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有关情况,发布主要普查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李琥厅长介绍我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

 

  [2017-8-2 15:02]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李琥: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我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启动了建国以来首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省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由3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并在省国土资源厅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普查办科学谋划、精心组织,高水平、高质量完成了普查各项工作任务,我省普查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走在全国前列。

  一、普查的基本情况

  我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范围为全省陆域及32座有居民海岛。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要求,在国务院普查办的关心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不负重托,攻坚克难,累计投入普查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现代化技术装备1000余台套,先后完成了普查数据采集、本底数据库建设、基本统计等一系列工作任务,获取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并于2016年12月顺利通过了国务院普查办组织的总体验收。我省普查工作在组织实施、质量管控、科技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得到了国务院普查办的高度评价,呈现出鲜明的山东特色。

  一是组织高效。在严格执行全国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省情实际,统一组织实施,统一协调保障,统一技术设计,统一质量管控,统一进度调度,确保全省普查工作统一高效推进。

  二是客观真实。遵循“自然优先、现状优先”和“所见即所得”的原则,采用“室内高精度遥感影像判读+人工野外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其中实地核查率达到80%,形成野外核查轨迹102万千米,全省统一数据采集,统一数据建库,采用计算、对算两种方式进行基本统计,确保普查数据全面、客观、真实。

  三是精细准确。采用0.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执行全国统一的三级分类指标体系,并结合省情细化部分内容与指标,一般地区采集指标为400平方米,重点要素采集指标为200平方米,城市中心城区采集指标达100平方米,采集精度优于1米,分类精度优于千分之三,统计指标超过300个。

  四是质量可靠。全面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培训考核与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了 “两级检查、一级验收、首件验证、过程抽查、验前预检、验后复核”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对普查承担单位全覆盖、普查区域全覆盖、普查工序全覆盖、普查成果全覆盖,全省普查成果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8.7%,一次性通过国家质量复核。

  五是创新驱动。综合应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高新技术和激光雷达、数码航摄、集群式影像处理等国内外高新装备,广泛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数字化调绘等先进采集方式,取得科技创新成果20余项,显著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普查工作全过程、数据采集全流程实现数字化、信息化。

  [2017-8-2 15:06]二、获得的主要成果

  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首次获得了我省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国情信息,全面查清了我省陆域及32座有居民海岛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建成了普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编制了基本统计数据汇编和普查公报。主要成果有:

  (一)普查数据成果。统筹获取了全省0.5米和2米分辨率遥感影像,累计覆盖面积达44.48万平方千米,直观展示了全省地表空间现状;制作了全省2米格网精细化数字高程模型及坡度坡向数据,是目前覆盖全省最高精度的地形地貌数据,能够细致刻画全省地形地貌特征;采集了全省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分类图斑总数达到1237.8万个,实现了对全省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一张图”无缝覆盖;获取了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涵盖地表地物超过164.7万个,可以为开展各类空间性规划、调查、分析、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二)普查本底数据库及管理服务系统。建成了多类型、高精度、全覆盖的普查本底数据库,数据总量达55TB,相当于一个省级图书馆馆藏数据量,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构建了数据库管理和应用服务系统,既可提供三维浏览、成果查询、检索和分发服务,也可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个性化的统计分析定制服务。

  (三)普查基本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统计单元,形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基本统计成果,摸清了全省植被覆盖、道路、水系、房屋建筑(区)等方面的“底数”,内容丰富详实、客观准确,可以为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地理国情信息支撑。

  (四)普查公报。按照“择重点、受关注、可公布”的原则,公报包含了普查内容和指标中可公开的10个一级类、37个二级类和15个三级类,并以图文并茂、数表搭配的形式客观反映了本次普查的主要统计成果,以便社会公众了解我省基本的地理国情“家底”。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作为首次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首创性特点突出,在成果、机制、应用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首次摸清了全省地理国情“家底”。全面查清了我省各类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现状和空间分布,准确掌握了全省“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禀赋和空间特征,形成了完整覆盖全省陆域和有居民海岛的地理国情“一张图”,客观揭示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内在关系,为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提供了数据基础,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客观依据,为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和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地理空间公共基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二)形成了完善的普查机制。构建了组织管理、实施保障、技术标准、质量控制、进度调度、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七大工作体系;建立了统筹协调、部门协作、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实施了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的创新驱动理念;培养了结构合理、技术成熟、作风优良的专业技术队伍。通过普查机制的全面建立,为今后开展常态化监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对促进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三)开展了普查成果系列应用。按照国务院普查办“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要求,把握需求牵引,与发改、审计、住建等部门建立应用合作机制,形成推动普查成果应用的工作合力。利用普查成果分别开展了39个县(市)冬小麦种植面积监测、全省人工水景占地现状调查、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监测、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新区建设变化监测等专题应用,展现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开展常态化地理省情监测积累了丰富经验。

  下一步,我省将大力推进普查成果共享应用,加大普查成果开发力度,深度挖掘普查成果价值,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成效,推动普查成果在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和制定实施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配置各类资源、防灾减灾与应急保障服务等方面发挥地理空间公共基底作用。同时扎实开展好常态化地理省情监测,持续提升地理国情信息服务能力。普查工作基本情况,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7-8-2 15:12]魏长民:下面,请陈汉臻副局长介绍《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主要内容。

 

  [2017-8-2 15:12]山东省统计局副局长 陈汉臻: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经省政府批准,由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发布《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下面由我向各位介绍《公报》的主要内容。

  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5年6月30日。

  普查对象是全省陆域和32座有居民海岛范围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本次普查《公报》发布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我省基本地理国情信息

  山东省陆域位于东经114°48′~122°42′、北纬34°23′~38°17′,东西长721.03千米,南北长437.28千米。全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千米。

  全省“山水林田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山地面积22726.80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14.59%(相当于济南、淄博、泰安3市的面积总和);水面面积6988.92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4.49%(相当于枣庄、莱芜两市的面积总和);林地面积24894.46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15.98%(相当于临沂、泰安两市的面积总和);种植土地面积83845.42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53.82%;湖泊面积1348.55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0.87%。

  全省地表覆盖的自然地理要素占82.56%,人文地理要素占17.44%。

  二、全省地形地貌情况

  全省海拔50米以下区域占全省面积的53.71%,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50~200米区域占33.50%,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200~500米区域占11.53%,主要分布在鲁西南地区和东部地区;500米以上区域仅占1.26%,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

  全省坡度2°以下区域占全省面积的71.02%,集中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东部局部地区;2°~5°区域占9.82%、5°~15°区域占11.78%,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15°~25°区域占4.63%、25°以上区域占2.75%,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东部地区。

  平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56%,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台地面积占全省面积4.46%,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15.39%,主要分布在东部、鲁西南局部地区。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14.59%,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

  三、全省植被覆盖情况

  普查查清了全省植被覆盖面积,为120797.56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77.54%。

  查清了全省7类种植土地的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总面积为83845.42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53.82%。

  查清了全省林草覆盖面积构成和空间分布,包括8大类林地和2大类草地,总面积为36952.14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23.72%。其中,全省林地面积24894.46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15.98%;全省草地面积为12057.68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7.74%。

  四、全省水域情况

  查清了全省水域覆盖的构成和空间分布。其中, 500米以上的河流总长度为83864.51千米, 500米以上的水渠总长度为164816.34千米,5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总面积1348.55平方千米,5000平方米以上的水库总面积2015.25平方千米(与莱芜市的面积相当)。全省水面总面积6988.92平方千米。

  五、全省荒漠与裸露地情况

   全省荒漠与裸露地面积744.46平方千米。

  六、全省铁路与道路情况

  全省铁路路网总长度5075.12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路网总长度686.14千米。

  全省公路路网总长度81235.5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路网总长度5214.33千米。

  七、全省房屋建筑区、构筑物与人工堆掘地情况

  全省房屋建筑(区)地表覆盖总面积15036.04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9.65%(与潍坊市的面积大致相当)。

  全省硬化地表覆盖总面积3687.13平方千米,堤坝总长度27431.04千米,温室与大棚地表覆盖总面积2018.06平方千米,晒盐池地表覆盖总面积1014.15平方千米。

  全省露天采掘场地表覆盖总面积为410.13平方千米,建筑工地地表覆盖总面积810.90平方千米。

  需要说明的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丰富、内容全面、数据准确、现状真实,客观反映了我省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现状和特征,可以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大家知道,本次普查形成的成果丰硕,数据量大,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但基于《公报》发布面向的对象和范围,只能选择省级层面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主要普查成果进行发布,而绝大部分普查成果需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法定程序提供利用。此外,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把《公报》发布的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其它内容,大家可以再参阅《公报》。谢谢大家!

 

  [2017-8-2 15:23]魏长民: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2017-8-2 15:23]经济日报记者:刚才听了介绍了解到这次地理国情普查首次获取了覆盖全省陆域和有居民海岛的地理国情信息,摸清了全省地理国情“家底”,请问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7-8-2 15:24]李琥: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和房屋建筑、铁路、公路等人工设施在地理位置、空间分布方面的国情信息。地理国情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依据;是实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服务,开展其他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数据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省十一次党代会贯彻中央要求,确定了走在前列、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定位,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搞好区域、城乡、陆海三个统筹,着力打造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推动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同时提出了生态立省、绿色惠民,建设生态山东的发展思路,而这些都是基于对省情的准确把握,离不开地理省情的支撑保障。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摸清地理国情家底,可以科学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准确掌握、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于我们做到心中有数,立足底线思维、进行宏观思考、更好把握大局,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推进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意义十分重大,将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增强公众省情意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7-8-2 15:27]大众日报记者:请问,本次普查与相关部门开展的土地、森林、水利等调查或普查有何不同?普查成果能够在相关部门开展的调查或普查中发挥什么作用?

  [2017-8-2 15:28]陈汉臻:李琥厅长前面已经介绍过,这次普查的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系统性。系统、全面、全覆盖。因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有些部门已经做了一些普查,是单项的。我们这次侧重全面的地表覆盖和全面的地理国情要素的普查,就是把山水林田湖地表各种要素全面普查,体现它们相互的关系。二是客观性。真实、准确、客观地表达地表的现状。地表的现状是什么,地理国情普查就把它采集成什么,表达成什么。比如说这个地是按照耕地管理,但是现在种了树林和苗圃了,我们就按照树林和苗圃采集数据,这就是客观反映。这也体现地理国情普查所遵循的“自然优先、现状优先”和“所见即所得”的原则。三是空间性。揭示普查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特征。地理国情普查是传统测绘业务的延伸,不仅要求普查范围全覆盖、普查对象全覆盖,而且对采集精度要求非常高,数据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高精度坐标,这些精度要求在其它专业部门组织实施的调查或普查中是少有的。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开展其他国情国力调查提供数据基础。因为地理国情普查具有的系统性、客观性、空间性,其成果可以成为相关部门开展专业调查或普查的空间公共基底,避免各部门开展专业调查或普查时重复获取基础空间信息,提高专业调查或普查效率。同时,空间公共基底的作用还体现在可以作为保证专业调查或普查成果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传统单纯采用纸质方式层层填报的调查或普查方式是很难保证数据真实性的,但把所有数据基于空间信息标注上报,就可以有效避免漏报、瞒报、虚报、重报。为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专业调查和普查,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林业普查、水利普查等,都利用地理空间信息作为基底开展普查和统计。

 

  [2017-8-2 15:31]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量如此巨大,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保障普查数据的客观、真实、准确?

  [2017-8-2 15:32]赵培金:为保障普查数据客观、真实、准确,我们分别从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管理制度、统一技术标准、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成果的质量,主要做法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减少管理层级。由省政府统一部署,由省普查办统一组织实施,市县人民政府不参与具体实施工作,所有普查成果由普查单位直接上报省普查办。二是严格准入标准。参与普查的10多家单位全部具有相关专业最高测绘资质,直接参与的2千多名核心专业技术人员,在遥感影像解读、外业核查、内业数据处理和建库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全部普查人员都是经过多次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持证上岗。四是完善技术流程。在严格执行国家普查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全省统一技术设计、统一技术标准,做到标准一致、流程一致;全省统一建立分类样本库,即哪种形式的地表应该划分为哪种类型,既要有详细的文字、数据规定,还要有照片可供比对,避免人为判别差异造成误差。同时根据普查技术路线要求,在内业准确判读的同时,还要进行外业实地核查。我省外业实地核查率达到了80%,外业普查人员形成的核查轨迹路线长度达到102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近26圈。五是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责任,专门成立了质量管理机构,明确了质量负责人,配齐配强专职质检人员。建立了“两级检查、一级验收、过程抽查、验后复核”的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了全过程、全员、分级分类的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实现了对承担单位全覆盖、普查区域全覆盖、普查工序全覆盖、普查对象全覆盖。利用技术手段记录普查数据生产人员、生产过程、检查过程、验收结论等信息,实现全程质量可追溯。六是统一数据库建库和基本统计。由省普查办负责,统一建设全省普查数据本底库,确保全省普查数据的一致性、协调性。同时在进行数据基本统计时,采用了国家指定的两套软件分别进行计算和对算,统计误差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客观、真实前面陈局长也介绍了一些,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准确,地理国情普查最小采集图斑为100平方米,在城市地区比如济南泉城广场上10米*10米的绿化草地,都要采集。

 

  [2017-8-2 15:37]齐鲁晚报记者:首先祝贺取得如此丰硕的普查成果,请问这些成果如何向社会提供服务?是否免费提供?

  [2017-8-2 15:37]赵培金:普查成果公布后,我们将通过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目录、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库及地理国情信息服务系统等多种形式提供在线或离线服务。

  一是依托现有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提供渠道,向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其他用户提供本次普查成果,其中,依法应当保密的普查成果,需要按照涉密测绘成果资料提供流程,履行行政许可受理审批程序,并按照涉密数据使用要求进行保管和使用。

  二是利用地理国情信息专业服务平台,为各级政府、专业部门提供方便快捷的成果目录查询、检索和分发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普查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

  三是利用互联网及时向全社会发布可公开的地理国情信息,推动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开放共享,让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数据价值、分享普查成果。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用于政府决策、国防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应当无偿提供;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军队因防灾减灾、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无偿使用普查成果。

  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普查数据应用的有关具体办法,出台后我省也会结合省情实际制定相关细则,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普查成果规范、高效应用,相关情况省国土资源厅也会及时在网站上进行发布。

 

  [2017-8-2 15:42]魏长民: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省国土资源厅综合调控处副处长葛学会先生,联系电话:86568908。最后,下个通知:明天上午还是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编办主要负责同志和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工商局、省法制办负责同志解读《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