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一季度全省水气环境质量状况、生态补偿考核结果发布会
[2017-4-18 19:10]鲁网: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7年4月19日(星期三)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环保厅负责同志介绍一季度全省水气环境质量状况、生态补偿考核结果。届时本网将会进行直播。
[2017-4-19 10:00]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布处处长 陈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省环保厅副厅长姚云辉先生,介绍2017年第一季度全省水气环境质量状况、生态补偿考核结果和环保执法情况,并就社会关注的环保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和回应。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姚云辉副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2017-4-19 10:02]山东省环保厅副厅长 姚云辉: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省环保厅向出席今天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新闻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
关心我省环保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介绍一下2017年第一季度全省水气环境质量状况、生态补偿考核情况以及环保执法情况。
一、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总体情况
2017年第一季度,省控重点河流断面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0.8mg/L和0.82mg/L,分别同比改善9.3%和21.4%。全省四大流域中,省辖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其中海河流域改善幅度最大,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同比改善21.0%和50.6%。受个别断面严重超标影响,省辖淮河流域、半岛流域氨氮浓度出现一定反弹。17市中,12个市COD平均浓度同比改善,其余5市同比恶化,恶化幅度最高的是烟台市,为38.5%;12个市氨氮平均浓度同比改善,其余7市同比恶化,恶化幅度最高的是日照市,为318.7%。
(二)省控河流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工作情况
2015年底,在省控重点河流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利用两年的时间进一步巩固现有治污成果。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省控河流主要污染物浓度年均值达到或优于地表水五类标准、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的任务目标。从2017年第一季度情况看,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五类标准评价,全省100个省控断面中,有9个断面COD和氨氮浓度均值劣于五类,较2016年同期减少6个,同比下降40.0%。9个劣五类水体的断面主要集中在6个市,其中潍坊3个,东营2个,烟台、济宁、日照、济南各1个。
(三)“水十条”贯彻落实进展情况
2015年底,省政府印发《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全省今后一段时期的流域治污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在2016年全面完成国家确定任务目标的基础上,2017年第一季度,我省“水十条”及省级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继续有序推进。列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有59.0%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仅有9.6%的断面水质劣于五类,另有30个断面实现了水质类别的跃升;位于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的165条黑臭水体中,已整治完成70条,消除比例达42.4%;除地质原因外,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2017年度目标。
二、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一)第一季度空气质量改善情况
2017年第一季度,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82μg/m3,同比改善6.8%;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136μg/m3, 同比改善9.3%;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38μg/m3, 同比改善28.3%;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44μg/m3,同比改善4.3%;“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为53.6天,同比增加了2.7天;重污染天数为9.2天,同比减少了2.6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7.35,同比改善8.7%;优良率平均为53.4%,同比增加7.5个百分点。
(二)生态补偿考核情况
2017年第一季度,省级财政共发放生态补偿资金6481万元,有关市上缴生态补偿资金464万元,合计发放6017万元。济宁市获得的资金最多,为1316万元;潍坊、滨州两市分别向省财政上缴资金220和244万元。
[2017-4-19 10:08](三)主要工作及进展情况
结合我省实际,认真落实国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印发我省《实施细则》,明确了《2017年工作方案》在我省的实施范围由7个传输通道城市扩大到全省17个市,同时对部分重点任务提出了比国家更严格的工作要求。
第一,深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一是进一步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04台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合计6653万千瓦,按完成台数和装机容量统计的完成率分别达到81.9%和87.4%。二是加快推进燃煤小锅炉清零和违法“小散乱污”取缔。1-3月,全省共淘汰燃煤小锅炉1330台,合计2773蒸吨/小时。7个传输通道城市共排查燃煤锅炉13207台、“小散乱污”企业5566家。三是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通报了截至2016年底全省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VOCs治理项目进展情况;进一步开展VOCs排放企业摸底排查、督促企业加快VOCs治理进度,确保已建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第二,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3月16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进一步提高单位浓度生态补偿资金,由40万元提高到80万元,并增加一次性奖励,对PM2.5、PM10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和SO2、NO2年均浓度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分别给予奖励。坚持每月通报各市空气质量状况和改善幅度排名,并参照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排出全省城市相对位次,层层传导压力。
第三,强化重点城市联防联控。2月份,省政府组织召开省会城市群及周边重点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小组第三次会议,济南、淄博、济宁、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菏泽9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议书,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持续开展区域联合执法。持续组织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全省共检查企业208家,出动检查人员477人、检查车辆398车(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当地并责令限期解决。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今年以来,全省共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68次,其中红色1次,橙色11次,黄色14次,蓝色42次。
重污染应急期间,累计停产工业企业4250家,停工工地6420个,限产工业企业5643家。环保部门加强督查,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45532人,检查企业39639家,巡查工地25087个。
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市工作进展不平衡。NO2和PM2.5改善幅度较小,污染物减排难度大。第一季度,NO2改善幅度为4.3%,7市NO2浓度不降反升;PM2.5改善幅度为6.8%,4市反弹。少数城市多项污染物反弹,如滨州市四项污染物全部反弹,潍坊市除SO2外三项污染物反弹。二是部分市大气污染防治决策部署不到位。“小散乱污”企业底数不清,部分市存在取缔不彻底、边拆边建现象,在线监测设施运行不正常或数据不实、久试不验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行政边界区域内的土小企业依然存在,部分污染物直排,急需加大跨区域联动和执法打击力度。四是春季城市扬尘点多面广,施工周期长,产尘环节多,对周边区域颗粒物贡献较大,同时工业企业、港口码头扬尘管控依然粗放。五是氮氧化物改善进入瓶颈期,难度逐年加大,全省机动车污染占比逐步升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排放车辆监管,加大机动车污染控制和老旧车淘汰力度。
下一步,我们要以落实国家《2017年工作方案》和《山东省实施细则》为契机,深入推进“压煤、抑尘、治气、控车、增绿、应急”等重点工作,加强调度督导,狠抓任务落实,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逐步加严的目标任务。
三、环保执法情况
2017年第一季度,全省环保部门实施环境行政处罚2392起,罚款1.74亿元。其中,实施按日连续处罚15起,罚款4311万元;实施查封、扣押71起;实施限产、停产55起;移送适用行政拘留案件156起,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61起。
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7-4-19 10:16]陈强: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17-4-19 10:17]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今年3月22日起,山东省环保督察组陆续进驻10个市开展环保督察,目前进驻督察已经结束。请介绍一下这轮环保督察的相关情况。
[2017-4-19 10:17]姚云辉:环保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今年中央环保督察将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按照国家部署,省委、省政府去年年底启动了省级环保督察试点工作,出台了《山东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3月18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我省下发通知,分5个督察组,对潍坊、东营、济宁、菏泽、泰安、日照、淄博、滨州、聊城、莱芜10个市开展环保督察。3月22日至28日,省环保督察组陆续进驻10个市开展督察工作。督察进驻时间为20天左右。
本次督察主要采取听取汇报、调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问询、受理举报、现场抽查、下沉督察等方式开展,重点是了解市级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情况,推动各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在具体督察中,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督察各级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环境问题及其处理情况;环境质量呈现恶化趋势的区域流域及整治情况;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和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责任追究等情况。
目前,省环保督察组进驻督察工作已全部结束。进驻期间,各督察组与494名负责同志进行了谈话;走访问询294个部门和单位,调阅资料26975份;截至目前,受理环境信访举报案件3534件,并向被督察市转办;被督察市已办结2332件,其中,责令整改1906家,关停取缔195家,立案处罚506家,处罚金额2870万元,立案侦查45件,拘留52人,约谈182人,问责144人,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督察进驻刚刚结束,各督察组正在撰写督察报告。督察报告经批准后,将向被督察市进行反馈。
[2017-4-19 10:22]中国环境报记者:我们了解到,省环保厅近期出台了汽车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两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那么,想问一下,为什么要出台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标准?将来计划还会发布哪些行业的标准?
[2017-4-19 10:23]姚云辉: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造成以灰霾和臭氧污染为特征的大气复合型污染的重要前体物,部分VOC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可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此,《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均将VOCs控制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如何有效控制VOCs污染,已成为环境管理部门面临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国家关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标准还较少,不能满足我省环境管理需要。在此背景下,抓紧出台我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VOCs来源于化工生产、燃料涂料制造、溶剂使用等过程,主要涉及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印刷等行业。目前,我省已出台汽车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两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已进入报批程序,表面涂装行业、有机化工行业及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已纳入立项计划,今年将全面启动三项标准编制工作,预计2018年上半年印发实施。届时,我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将覆盖所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行业,对控制我省VOCs排放,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将发挥重要作用。
[2017-4-19 10:25]大众日报记者:今年3月1日起,我省正式实施《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请问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2017-4-19 10:27]姚云辉:3月1日,《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正式施行,信息系统同步上线。省环保厅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工作,要求各市明确部门具体负责评价系统运行管理,落实相关责任,建立高效顺畅的内部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同时督促各市填报企业违法违规信息,确保信息录入无缺项漏项、内容规范正确。针对各市在信用评价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业务指导,并不断升级优化系统。
截至4月10日,根据我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统计,全省共有红标企业26家,其中11家企业因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建设或建成并投入生产被标识为红标,5家企业因超标排污被标示为红标,10家企业因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被标示为红标,环保部门将把这些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黄标企业376家,主要是因报告表类建设项目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建设或建成并投入生产、超标排污等原因,被标示为黄标,对于这些企业,各级环保部门将适当增加现场检查频次,限制参加环保评先评优活动。对于其他绿标企业,环保部门会适当减少现场检查频次,支持参加环保评先评优活动。
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环保部门通过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这一直观的方式,向公众公开企业环境行为实际表现,方便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帮助银行等市场主体了解企业的环境信用和环境风险,作为其审查信贷等商业决策的重要参考;相关部门、机构可以在行政许可、公共采购、评先创优、金融支持、资质等级评定、安排和拨付有关财政补贴专项资金中,充分应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共同构建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解决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的不合理局面。实践证明,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实施,是促进企业环境保护自律的有效手段。
[2017-4-19 10:29]陈强:大家如果有需要继续采访的,请联系省环保宣教中心王明远主任,联系电话66226123。今天上午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 [09.08.25]第十五届鲁台经洽会有关情况发布会2009-08-25
- [09.09.15]省民委主任马文艺介绍相关情况2009-09-15
- [09.09.15]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建军主持发布会2009-09-15
- [09.09.15]山东新闻网现场网络直播2009-09-15
- [09.09.15]发布会现场2009-09-15
- [2010.9.21]“中国滨州第十二届沾化冬枣节”新闻发布会现场2010-09-21
- [2010.9.21]山东新闻网现场直播2010-09-21
- [2010.09.21]沾化县委副书记、县长贾善银先生2010-09-21
- 直播:解读《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会2016-11-29
- 直播:山东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发布会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