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省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情况

2011-05-27 10:17:56 来源:山东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1年5月27日10:18:05]山东新闻网: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201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情况。请派记者按时参加。届时,本网将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2011年5月30日9:39:58]山东新闻网:中共山东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李建军主持。

[2011年5月30日9:59:45]李建军: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2011年5月30日10:00:03]李建军:教育督导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管辖权限对本行政区域内教育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活动。目的是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我省自2004年以来,率先开展了省政府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目前,该项工作已连续进行了8年,在依法监督政府教育责任落实、推动教育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举行省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政府副秘书长司安民先生,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齐涛先生,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孟庆旭先生介绍2011年省政府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1年5月30日10:00:13]李建军: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2011年5月30日10:00:19]李建军:下面,请司安民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11年5月30日10:00:43]司安民:各新闻媒体单位、各位记者:2011年4月7日至17日,省政府组织教育督导团,对全省17市2010年度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期间,共抽查了17市的70个县(市、区)的420所学校。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将转发2011年教育工作综合督导情况报告,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11年5月30日10:00:51]司安民:一、各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做法。

[2011年5月30日10:00:58]司安民:(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截止4月中旬,全省已有16市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15市下发了地方《纲要》或实施意见。大部分县(市、区)也召开了会议,逐级贯彻国家、省会议和《纲要》精神。同时,多数市、县(市、区)对教育督导整改工作高度重视,针对省2009年综合督导和2010年专项督导的反馈意见,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整改,一些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问题和难题逐步得到化解。

[2011年5月30日10:01:04]司安民:(二)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一是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综合督导抽查的33个县(市、区)2008至2010年补充教师10487人,自然减员10971人,补充教师占自然减员的比例达到了95.61%,主要充实到农村学校和教学一线。二是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实行了城乡、校际间的教师有序流动。2010年,全省城市到农村支教教师12711人,农村到城市交流教师19008人。

[2011年5月30日10:05:01]司安民:(三)努力规范办学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各地认真实施《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多数中小学校的日常作息时间、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的安排符合要求。高中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再单纯以分数评价教师和学生,学生机械的考试训练有所减少,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展。绝大多数学校体育课程安排符合要求,设立活动大课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各地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努力开足课时,开全课程。在2010年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专项评估中,共抽查学校84所,其中达标学校80所,达标率95.24%。

[2011年5月30日10:05:28]司安民:(四)大力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成效明显。据统计,全省农村小学(不含1-2年级教学点)科学教学仪器达标学校占85%,农村初中理科教学仪器达标学校占93.1%,抽查的132所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达标学校占抽查学校总数的84.1%。二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抽查学校中,97%的学校设有计算机教室。据综合统计,全省44.8万名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中已有34.1万人配备了计算机,配备比例达76%,所查学校该比例达80.15%。三是图书馆(室)建设得到重视,学校图书数量有了较明显增加。据统计,全省中小学2010年新购置图书1495万余册,抽查学校中图书更新率达标学校为78%。四是学校安全工作不断加强。所查中小学和87.9%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均配备了专兼职安保人员和数量不等的消防设施设备、防卫器械。五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逐步改善。所查75.8%的乡镇建立了政府办中心幼儿园。

[2011年5月30日10:06:52]司安民:(五)积极落实中等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加大布局调整力度,优化职教资源配置,集中建设了一批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水平较高的中等职业学校。二是各地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明显提升。

[2011年5月30日10:07:16]司安民:(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一是教师工资保障体制进一步完善。全省所有县(市、区)教师工资均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县域内教师工资(含津补贴)与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实行统一标准的县(市、区)由2008年的97个增加到123个。农村中小学教师人均月工资比上年有较大提高。二是预算内教育经费增幅较大。2010年17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含城市教育费附加)达到687.26亿元,比上年增加136.95亿元,增长24.9%。三是中小学公用经费得到较好保障。所有县(市、区)均将中小学公用经费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达到省定标准的县(市、区)有108个。四是两项教育附加的征收、管理得到重视,多数市做到足额征收。2010年,全省两项教育附加实征总额86.16亿元,当年拨付教育72.07亿元,用于职业教育16.93亿元。

[2011年5月30日10:07:21]司安民:二、各市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5月30日10:12:30]司安民:(一)部分市及县(市、区)尚未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未出台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截止4月中旬,济宁市未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所查33个县(市、区)中,济宁市任城区、鱼台县未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未出台贯彻《纲要》配套文件。临沂市政府未出台地方《纲要》及相关配套文件。

[2011年5月30日10:12:34]司安民:(二)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一是部分地方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学科教师缺编问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英语、音体美学科专任教师不足,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不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需求。部分县(市、区)教师补充比例较低。据统计,有13个县(市、区)教师补充数量不足教师自然减员数量的70%。二是部分乡镇公办幼儿教师、乡镇成人中心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不同程度的占用普通中小学教师编制。三是部分市、县(市、区)未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3个市市级财政、11个县县级财政未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

[2011年5月30日10:12:42]司安民:(三)办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一些学校仍存在安排双休日统一自习、晚自习等情况。有的学校课程开设不全,随意增减课时,一些学校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课,或者改上其他课程。有的学校统一征订教学辅导资料,加重了学生的经济和学习负担。

[2011年5月30日10:14:10]司安民:(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是少数市中职学生占高中阶段学生比例明显偏低。4个市中职在校生占高中段在校生的比例低于40%。二是各市不同程度地存在薄弱学校,学校规模偏小,内部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学生实训实习需要。据统计,全省教育部门管理的191所中职学校中,达不到基本办学标准的有27所,占14.1%。济宁市15所中职学校中有8所不达标准。三是部分市两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达不到规定要求,影响了办学条件的改善。除济南、威海两市外,其余各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均达不到30%的要求, 8市地方教育附加均达不到20%的要求。

[2011年5月30日10:14:16]司安民:(五)中小学办学条件尚未完全达到标准要求。一是部分市、县(市、区)未能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规定配备实验仪器,部分农村学校实验室、仪器室等功能教室不足,且校舍陈旧、设施简陋,配套设施不全。抽查的132所中小学中,尚有15.9%的中小学仪器配备不达标。二是教育信息化装备条件不足。据统计,全省1.3万余所农村中小学(不含1-2年级教学点,下同)中还有2257所没有计算机教室,占16.8%;所查132所学校中,学生用计算机配备不达标学校还有66所。专任教师计算机配备数量严重不足。据统计,全省农村1.3万余所中小学中还有5394所学校未达到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占40.2%;所查132所学校有56所学校不达标,占42.4%。三是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普遍薄弱。图书总量严重不足,图书阅览室面积不足,图书质量较差,更新较慢。部分学校以教材教辅充抵图书数量。据统计,图书配备不达标的农村学校有5769所,占42.94%;所查132所农村学校中有73所不达标,占55.3%。 四是各地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普遍相对滞后,学校班额过大、功能用房紧张,学生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五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较薄弱。据统计,全省尚有357个乡镇无政府办中心幼儿园,占21.7%,且部分幼儿园附设在小学。抽查的66个乡镇中有16个无政府办中心幼儿园,占24.2%,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多数园舍紧张、教师不足、公办教师比例偏低、教玩具不全。公办教师所占比例平均为39.27%,其中5所无公办教师。六是学校安全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学校教师兼作安保人员,安保人员年龄偏大,灭火器材过期,应急照明及监控报警设备等配备不足,个别学校仍有使用D级危房和水泥檩条教室的现象。

[2011年5月30日10:19:48]司安民:(六)教育投入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一是部分市、县(市、区)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下降。2010年, 13市该比例下降。所查33个县(市、区)有16个比例下降。二是部分县(市、区)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障政策仍未完全统一。截至4月中旬,仍有枣庄市台儿庄区、莒县、五莲县、蒙阴县、临邑县、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等9个县(市、区)县域内教师工资、津补贴标准不统一,枣庄市峄城区、山亭区、台儿庄区、薛城区、滕州市、费县、临邑县、沾化县、莘县、曹县等10个县(市、区)教师社会保障政策不统一。三是部分县(市、区)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达不到省定标准。14个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生均公用经费达不到省定示范县标准,还有18个县(市、区)达不到省定最低标准。四是两项教育附加征收、拨付和管理使用存在问题。按原征收口径统计, 8市教育费附加征收不足,共欠征13641万元;6市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不足,共欠征3003万元。除潍坊、威海、莱芜市外,其余各市均欠拨教育费附加;除威海市外,其余各市均欠拨地方教育附加。全年共欠拨教育费附加6.23亿元,欠拨地方教育附加5.57亿元。

[2011年5月30日10:19:56]司安民:以上即本次督导的主要情况。近日,省政府办公厅还将以文件形式转发省教育厅、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等部门的综合督导工作报告。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对整改情况跟踪督查,并将整改情况纳入对2012年专项督导评估内容。谢谢大家。

 [2011年5月30日10:20:06]李建军: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提问时尽量简洁明了。

[2011年5月30日10:20:15]记者:根据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2011年5月30日10:20:49]齐涛:一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今后5年,在全省中职学校中实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能力建设工程和中等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建设工程等四大建设工程。到2015年,在全省建成100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300所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培植1000个骨干专业(点)、100个以紧缺人才为主的示范性专业(点),重点建设20个装备水平高、资源共享的省级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

[2011年5月30日10:20:55]齐涛:二是实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积极开展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十二五”期间,中央和省财政每年将安排900万元用于人员培训,安排500万元用于中职学校特聘紧缺专业教师聘用补助。并启动中等职业学校“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培养计划。

[2011年5月30日10:20:58]齐涛:三是积极推进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结合我省出台的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基本要求,并根据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的不同,进行分类指导。

[2011年5月30日10:21:01]齐涛:四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搭建技能型人才成长发展的立交桥,拓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路径,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

[2011年5月30日10:21:45]记者:据了解,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均提出了要建立督导评估限期整改制度。在本次通报中,省政府也要求各市对提出的问题要切实加强整改。请问,在教育督导整改方面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2011年5月30日10:22:33]孟庆旭:教育督导评估限期整改是指教育督导机构在依法组织督导评估过程中,被督导单位要按照督导机构所提的整改建议要求,在规定时限内纠正错误或解决问题的行为。限期整改是教育督导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开展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以来,我们均将前一年督导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本年度督导指标体系,并赋予一定的整改分值,以促进整改工作落到实处。8年来,基本建立了“反馈—整改—跟踪—评价”的限期整改工作机制。教育督导限期整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促进了各地教育投入政策的落实,“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许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2011年5月30日10:23:07]孟庆旭:以中小学公用经费、教师工资为例。中小学公用经费在综合督导开始前的2003年,全省最低标准为小学30元,初中40元,83%的县(市、区)没有安排预算内公用经费。2010年,全省中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最低标准提高到小学500元,初中700元,87%的县(市、区)按标准予以落实,有效保障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师工资在综合督导开始前的2003年,城乡教师工资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的县(市、区)仅有20个,到2008年实现了140个县(市、区)全部将城乡教师工资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2003年,县域内城乡教师统一工资标准的县(市、区)仅24个,到2010年增加到131个,增加了107个;2003年,全省17市中,农村教师工资标准低于1000元的有11个市,最低的市仅有516元;2010年,农村教师工资标准低于2000元的仅有3个市,最低的也达到了1781元,教师工资增长幅度在2—4倍。

[2011年5月30日10:27:21]记者:本次督导情况通报有很多数据作为佐证,增加了报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请问,我省教育督导指标体系是如何设定的?今年综合督导的重点是什么?

[2011年5月30日10:28:38]孟庆旭:教育督导指标的设定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综合考虑在推进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经过认真研究确定的。每年的指标体系均为1000分的分值,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评估要点三个层次。每个评估指标和评估要点赋予相应的分值,在各市自评的基础上,省督导团深入基层,通过座谈了解、查阅资料、核实账表、实地查看等形式,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事例,对各市的自评结果进行验证,从而对各项工作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2011年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共设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0项,评估要点53项。

[2011年5月30日10:29:45]孟庆旭:今年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的项目和内容,大都是我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主要涉及组织领导、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办学行为、办学条件、经费保障等六个方面。这些大都是我省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组织领导方面,重点是督查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特别是对全省教育大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情况。同时,督查2009年综合督导和2010年专项督导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继续把教师配备、均衡、培训和待遇作为督导重点。在职业教育方面,着重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职业技能大赛、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进行督导。在办学行为方面,主要是课程实施、办学常规、义务教育巩固率等情况。在办学条件方面,重点督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进展情况,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情况和学校安全情况。在经费投入方面,重点督查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情况,主要是预算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中小学公用经费、两项教育附加的征收拨付及管理、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等项指标。

[2011年5月30日10:36:45]李建军: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
 
[2011年5月30日10:36:50]李建军:各位记者朋友,省政府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是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快速发展的有力手段。希望各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舆论氛围,进一步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2011年5月30日10:36:53]李建军: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郇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