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区:从夯基垒台到全面起势

2022-04-29 14:15:27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起步区成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唯一实体性新区,到今年4月25日,获批已满一年。一年来,起步区全面夯实发展基础,桥隧穿河北跨接入市政路网,重点产业框架搭起、羽翼渐丰,适水发展格局显现、生态底色鲜明,这颗“镶嵌在黄河流域的璀璨明珠”逐步绽放出耀眼光芒。

  擦亮携河发展的蓝绿底色

  近日,在起步区市民服务中心以南,104国道以东,黄澄澄的油菜花正连片盛开在黄河大堤之上,与蓝色的石济客专公铁两用大桥相映成画,樱花小径、多彩花谷等景观节点应接不暇。这段长约4公里的带状空间,一改过去粗犷面貌,转而变成如今市民打卡游玩的鹊华秋色园。据了解,起步区将通过续建工程,一直把景观沿黄河向崔寨组团推进,打造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示范区。

  起步区因黄河战略而设,生态保护是其必修课题。按照“控红、增绿、扩蓝、留白”的理念,起步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确保蓝绿空间占比不少于70%。在建设过程中,起步区用蓝绿空间构筑城市框架,用生态风貌扮靓城市空间。

  沿着石济客专,同样有一条新建起的景观带,在方向上与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相交,把“绿”带到城市深处。此外,起步区还在国道、市政道路等沿线进行景观提升。一张以路网为框架的“绿网”正逐步覆盖“北起”之城。

  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西侧,青宁沟支沟将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与会展经济区串联起来,成为该片区最先布局的景观河道。记者注意到,崔寨组团多处沟渠已实现贯通,水网与“绿网”交织,城市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除了蓝绿框架,起步区还有诸多蓝绿景观将城市空间进一步填补、扮靓。国道309以北,济南黄河冠世花园刚刚经历过百花争春的热闹,其南侧龙湖湿地成为越来越多动物的栖息地。夕阳西下,鹊山水库与鹊山相映成趣,一旁的王士栋烈士纪念地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融合,尽显静谧和谐。

  搭建宜居宜业的基础框架

  日前,在大桥街道安置西区(一期)记者看到,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安置房已经具备回迁条件,屋内马桶、水盆、太阳能、橱柜等居家设施也一应俱全。大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永杰告诉记者,群众只需置办家具、家电就基本能入住了。据了解,2021年起步区累积启动了547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任务,23万平方米已具备交付条件。今年起步区大桥街道、崔寨街道计划迎来首批回迁群众,目前正积极开展村民安置回迁工作。

  回迁在即,群众生活如何保障?起步区获批以来,全面推进水、电、气、热、污场站建设,完成大桥燃气热源厂提质改造项目,引爆区再生水厂及崔寨再生水厂完成选址、立项、全询招标。济南市公共饮水安全综合提升示范项目(大桥水厂工程)开工建设;启动110千伏崔寨变电站改造提升项目,满足崔寨组团发展用电需求。

  同时,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推进建设,起步区首家三甲医院计划2023年竣工,大桥安置西区体育馆已封顶,黄河体育中心规划建设6万人的专业足球场……起步区提前布局的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将为辖区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此外,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凤凰大桥相继通车,随着过河通道越织越密,黄河天堑对于济南“北起”的制约正逐步破题。北岸人民畅达出行,南岸资源顺畅流入,过河通道的建设为起步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衔接桥隧通道、城市快速路等市政道路串联成网,不仅畅通了组团间通行,也将过河交通引入城市内部,逐步实现内外交通畅达。

  建立动能强劲的产业体系

  起步区确立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3+1”产业体系。获批一年来,起步区围绕该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及产业园,培育壮大新动能。

  其中,光大照明智慧产业园于去年11月投产运营;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即将迎来开园,园内落地的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济南中科泛在智能计算研究院、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等3家中科院分支机构,目前均已在各自领域展开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京东(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进驻企业达到330余家;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已签约18家企业、引进2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横跨空天装备、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检测装备新型材料等多个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绿地国际博览城项目即将交付使用并同步举办首展。该项目布局高端酒店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未来将具备承办国际高端峰会的能力,成为起步区高端会展经济发展的高地。

  此外,3月15日起步区集中开工新能源乘用车和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两大重点项目,将极大推动起步区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崛起成势。依托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起步区将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世界知名企业落地,构建完善的高端装备产业体系;围绕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起步区将打造国家级氢能创新平台,构建全国最大的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区。

  蹚出新区建设的新路子

  2021年,起步区在主导产业招商方面成果丰硕,全年累计引进江森自控山东区域总部暨数字化低碳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等优质项目31个,总投资约758.6亿元。

  优质产业顺利导入,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起步区实施“新区特办”机制,有力破除原有营商环境的“硬”约束。日前,起步区出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政策》)的申报指南,并设立首个企业政策申请“一窗受理”窗口,推出免审即享办法,简化企业申报流程。

  新区建设离不开人才。为吸引人才投身济南黄河北这片建设热土上来,《若干政策》提出要加大对企业高管和高技术人才的奖励。同时,依托济南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起步区加快制定起步区人才支持政策,构建开放、创新、包容的人才政策体系。此外,起步区范围内在建有7处超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并探索开展共有产权住房等试点工作,保障人才安居。

  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起步区建设要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起步区作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唯一实体性新区,既承载着济南的未来和希望,也担负着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获批一年来,在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完善体制机制、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起步区经验”,聚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责任编辑: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