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2020-03-24 14:06: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24日讯 迎着春日的暖阳,一口气浇完了刚种下的两千多棵西红柿苗,47岁的郭大强累得满头大汗,说起话来却底气十足。“另外两个棚的西葫芦已经上市,等这茬西红柿再收获了,今年俺家的收入能翻好几番!” 

  郭大强是临淄区皇城镇郭家村5户贫困户之一。多年前,他家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妻子没有劳动能力,闺女上学,郭大强是全家唯一的劳动力,但打工缺技术、种地挣不到钱,他也没了信心和斗志。郭家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美连隔三岔五就跑到郭大强家“唠叨”,一次次苦口婆心的交谈,终于敲醒了郭大强:“‘等靠要’的思想要不得,书记拿我当亲人,真帮实扶,俺不能给全村脱贫奔小康拖后腿。” 

  老乡亲低价出租大棚,村书记免费送菜苗和肥料,邻居提供技术指导,“众人拾柴”下,两个40米长的大棚迈向生产正轨,今年1月份,西葫芦上市了,拿到了第一笔卖菜钱,信心百倍的郭大强又将原来一处闲置的大棚重新翻整,种上了西红柿,依靠新上的蔬菜大棚,今年收入预计能达到4万元。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必须坚持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淄博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冯丽萍说,要聚力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脱贫攻坚在产业、生态、组织、文化和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基础,研究探索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向农业农村倾斜的有效措施,全面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能否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目标,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冯丽萍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扶贫最难的还是怎么让贫困群众摆脱“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贫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帮助贫困群众思想脱贫,是保质保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绕不过去的坎儿。 

  2019年,淄博市实施农村“头雁”提升行动,发挥产业大户、创业能手、致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依托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组建30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实现474个贫困村服务全覆盖。 

  “要做好脱贫后的工作,就要更多地关注返贫问题,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发生。摸准每一户的致贫点,激发内生动力,建立防止返贫机制,实现高质量脱贫是我们的目标。2020年,淄博既要打好剩余贫困‘歼灭战’和脱贫成果‘巩固战’,又要打好接续减贫‘持久战’,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努力交出脱贫攻坚的淄博高分答卷。冯丽萍说。 

  2019年,淄博市47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稳定退出,86349户15764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责任编辑: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