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以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

2011-06-16 09:30:22 来源:济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强国富民的基础。

  据《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在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中,济南教育满意度总体评价和多项指标连续两年蝉联第一。

  这见证了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以“教好教会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党建与教书育人有机融合、党务与校务统筹发展,努力开创教育党建新局面、打造优质教育品牌的不懈努力。

  抓人才 带队伍党建基础更坚实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全市教育系统党组织大力加强“三支队伍”(领导干部、党员、广大教师)建设,努力培养出了一支党性坚强、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优秀教育队伍。领导干部执政为民意识显著增强,党员队伍永葆先进性机制逐步形成,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理念更加坚定。

  市教育系统围绕加强党性修养、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突出实践特色,在广大党员教师中开展“今天怎样做党员教师”大讨论、“让党性在教书育人实践中闪光”、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为目标,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围绕师德教风建设,组织“禁言禁行”、“励言励行”大讨论,开展“优秀师德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启动“教职工读书工程”,促进教职工转变了教育观念。围绕师能提升,构建以“教好教会”为评价目标的师训模式,提高了教师培训效益。去年暑期组织全市12260名中学教师参加新课程远程研修,选派15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国家级培训,

  组织98名农村乡镇以下小学英语骨干教师、4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抓载体,强服务创先争优增活力

  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载体建设,把创先争优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努力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素质提升工程、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在“执政为民、廉洁高效”集中教育活动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主题活动中,各基层党组织立足实际,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投入2790万元为全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建设数字探究实验室,改善了办学条件。在实现全市盲童集中免费就读的基础上,对全市131名聋童实行了集中全免费就读;对公办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为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将20所学校内固定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受到市民欢迎。

  一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在规范教育收费方面,逐级签订规范收费责任书,与物价等部门联合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8个县(市)区实现教育收费零举报。在规范办学、严控择校方面,对学区进行合理的动态调整,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数和班额,严禁各级各类学校分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严格控制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得到较好控制。2009年教育部在济南召开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经验交流现场会,对我市做法给予高度评价。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子女就学问题,形成了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去年全市共发放学生资助金13094.05万元,惠及学生65087名。

  抓文化,树新风党风廉政落实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采取多种措施端正行风,从源头上筑牢防腐红线,使党性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闪光。

  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强化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构建起了大中小学有效衔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德育体系。开展“先进文化进校园”活动。许多学校通过开展读书节、读书月、经典诵读、“读书启智”等活动,让学生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据统计,全市2.6万个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学生社团,开展特色教育活动1279项,中小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达72.3万人次。

  实施政务“阳光工程”。针对招生考试、教师招录、职称评聘等工作实行校务公开,聘请民主党派人士、媒体记者、考生及家长担任监督员,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设立教育热线,畅通群众投诉渠道,为家长答疑解惑,群众投诉办结率达到99%。定期举办“学校开放日”活动,深入开展“中小学教育行风评议”活动。2010年全市中小学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27.8万份,征集意见1.97万条。家长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评价较高,师德教风满意率98.1%,教育收费工作满意率98.2%。

责任编辑:崔云飞

责任编辑:崔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