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6设区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
鲁网8月4日讯(记者 范金鑫)城市体检是城市更新的基础。8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推动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的若干措施》。记者了解到,我省在城市体检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试点先行。指导济南、青岛、东营做好国家城市体检样本工作,组织威海、临沂、滨州等6市承担省级试点任务,开展成果交流、技术研讨、专家讲座、现场调研等活动,形成高质量体检报告,试点经验在全省转发。目前16个设区市全面开展体检,形成以点带面良好局面。
二是把握技术要求。结合住建部体检指标体系和我省实际,组织试点城市和技术团队,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城市体检评估工作指引》,提出了25项地方特色指标,重点对指标定义、计算方法及数据获取方式等做出详尽说明,组织了全省培训,提高体检工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三是提升体检质量。充分用好统计数据、部门行业数据、大数据、遥感数据、专项调查数据等,加强交叉验证,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全面立体反映城市状态和群众感受,提升体检结果准确性。具备条件的地方,开发建设了体检评估管理信息平台或在相关平台增加体检模块,探索智慧体检模式。
四是创新工作方法。济南市构建“61+13”泉城特色体检指标体系,确定3个街区、20个社区开展深化城市体检制度机制试点,重点做好住房维度、小区(社区)维度、街区维度、城区(城市)维度城市体检。青岛市坚持民生导向,强化多元参与,收回2.3万份居民调查问卷,城市社区覆盖率100%,组织跨领域跨行业专家、教授智库团队,对指标分析结果进行专家“会诊”,开出“五大药方”“十大策略”。东营市谋划开展了覆盖市区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全部社区的社区体检和园林绿化、物业管理、城路网体系专项体检,探索建立统分结合、“条块”衔接、“颗粒”适中、系统专业的城市体检工作体系。
五是抓好成果转化。体检过程中坚持将定量数据分析和定性满意度调查相结合,加强对体检结果的汇总分析、综合评价。落实“无体检不更新”要求,将体检成果融入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城建计划制定和建设项目生成,一体化推进,推动转化成为治理“城市病”的对策良方,助力城市更新有序有效开展。
- 山东:坚持应保尽保,逐步实现历史文化保护智慧监管2023-08-04
- 突出片区综合更新!山东出台措施焕发城市活力2023-08-04
- 山东出台20条措施推动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2023-08-04
- 山东城镇化率达到64.54% “三区三线”全部划定2023-08-04
- 山东发布通知!多举措发挥防止返贫监测机制作用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3-08-03
- 山东发布通知!三项措施提高临时救助制度可及性和时效性2023-08-03
- 山东:今年城乡低保标准提高5%,惠及137万人2023-08-03
- 山东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2023-08-03
- 山东重残、重病等特殊困难群体低保渐退期可延长至12个月2023-08-03
- 2022年山东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支出186亿元,支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