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将奋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 矢志不渝在高质量发展上“打头阵”
鲁网9月27日讯(记者 庞燕蕾柠)9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第八场、烟台专场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围绕“开放创新、绿色发展,奋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主题介绍了相关情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百年党史,烟台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烟台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奋斗历程,烟台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据悉,烟台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城市之一,在全省的发展格局中可以用两个“3”、两个“2”、两个“1”来概括: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第3,外贸进出口额、实际使用外资额全省第2,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全省第1。体现为“体现为“三个更”:经济结构更“优”。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改造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兴动能,“烟台制造”助力中国航天、海工、高铁、核电等“大国重器”走向世界,被国务院授予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创新动力更“强”。获批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启动建设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科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1120家,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97家,居全省第2位。今年以来获批上市4种创新药,其中2种是全省唯有上市的一类创新药。发展后劲更“足”。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标志性工程——投资1497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万华化学百万吨乙烯项目建成投产,东方航天港实现我国首次海上发射,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全面建成。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91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
这是统筹协调发展的奋斗历程,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据了解,烟台坚持以高标准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完成蓬莱、长岛行政区划调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3%。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更加完善,烟台至济南高铁最快1小时40分钟,潍烟高铁2023年建成后将3小时通达北京,2019年蓬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烟台港货物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位,积极推进渤海海峡跨海大通道,烟台对接东三省、连通东北亚的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烟台苹果”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农厕改造、清洁取暖、农村环境整治等工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这是烟台加大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开放型经济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郑德雁表示,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在全国率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市管实体企业资产证券化率居全省首位。对外开放迈上更高水平。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综合保税区、中韩产业园等国家政策叠加,改革开放以来,有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烟投资兴业,累计引进外资近400亿美元,每年外贸进出口额3000多亿元。
这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奋斗历程,人民群众生活不断得到新改善。烟台有天赐的资源禀赋,烟台通山达海、区位独特,黄金海岸线延绵千里,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避暑旅游样本城市、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烟台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一带一路”重要港口城市,烟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振兴东北和中日韩合作等重大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烟台有雄厚的发展基础,民族工业在这里发祥,制造业实力突出,培育出“中国特色现代国企改革样本”万华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上市公司52家,居全省第2位。烟台有英雄的胶东儿女,古代有民族英雄戚继光保家卫国,抗战时期50万胶东子弟踊跃参军、7.6万名烈士前仆后继,而今航天女英雄王亚平逐梦太空,东京奥运会上烟台健儿喜获3枚金牌,居中国城市金牌榜第2位,展现出这座城市英勇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郑德雁强调,烟台将矢志不渝在高质量发展上“打头阵”,将矢志不渝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当先锋”,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链接全球最优资源,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激活发展“一池春水”,勇当开放发展之先锋。将矢志不渝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上层次”,坚持以“初心换民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城市能级,积极构建“12335”大城区建设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出具有烟台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用心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让每位市民听到城市生长的声音,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力量,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