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扶贫车间”模式 菏泽建成运营扶贫车间3107个

2021-08-26 15:3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27日讯(记者 李秀娟)记者今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菏泽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脱贫攻坚精准性。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施策,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创新实施“三个一” 脱贫攻坚工程,夯实了扶贫工作基础。深入实施“一户一案”精准扶贫,在全国首绘 “全市贫困人口分布地图”“全市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分布地图”“全市产业扶贫分布地图”三张地图,逐户建立精准扶贫手册,实现了“一户一案”全覆盖。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通过订单帮扶、土地流转等方式,把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生产经营链条,探索出了“政府投资、企业运营、贫困村资产收益、贫困户入股分红”的产业扶贫模式,惠及贫困人口150万人次;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187个,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近10万人。扎实做好“一人一岗”就业扶贫,全国首创“扶贫车间”模式,建成运营扶贫车间3107个,安置带动38.1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10.2万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这一做法被纳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参阅的精准扶贫案例,被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之一。

    创新实行“会诊制”,提升了帮扶实效。参照医院专家会诊制度,组建扶贫工作队,组织1267个市县部门单位、4.9万名干部深入148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22万户贫困群众“访贫问诊”“开出药方”,贫困户精准度、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创新设立“两项保险”,破解了因病致贫难题。为全市所有贫困人口购买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贫困群众看病自费部分平均降低到5%左右,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难题,经验做法全省推广。

  创新推广“电商扶贫”模式,拓宽了产业扶贫领域。立足农村电商发展优势,创新实施“一条网线、一台电脑、一个网店”工程,推行“企业+贫困户+电商”“扶贫车间+贫困户+电商”等模式,通过网络创业带动脱贫致富。全市共有563个贫困村发展电商,受益贫困群众2.5万余人,其中43个贫困村发展为“淘宝村”实现整村脱贫。

    创新兜底保障模式,确保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扭住教育扶贫,累计发放、免除各教育阶段助学金、保教费等3.5亿元,惠及贫困学生50多万人次;探索建设养教并重的全日制寄宿式公益博爱学校12所,保障了孤儿、特困和残疾儿童入学需求。切实保障贫困老人安居,探索建设了2279套集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养老周转房,入住贫困老人2848人,做法全省推广。扎实做好健康扶贫,与中国工程院王琦院士合作,创新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扶贫”工程,通过培训乡村医生、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同时,认真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政策措施,建立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目前认定的即时帮扶人口1219户、3782人,已全部纳入帮扶范围,确保小康路上困难群众一个不掉队。

  

责任编辑:鲁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