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林于民给农户送来“绿色银行”

2011-07-27 08:53:23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我省不断探索集体林业经营新路子,通过“还林于民”提升农户的资产性财产,给农户送来“绿色银行”,让林改逐渐迈向深水区。

  “三均”之下自愿分合

  山东农田林网折实面积有348万亩,这些林地怎样做才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和经营管理?

  兖州市采取联户发证的方式,首先将林带确权分到户,然后再以关联农户为单位联户签订合同,统一经营。通过分,保证了农民的初始承包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合,合出了分散经营所不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分了之后是单家独户种植,还是联户合作发展,由老百姓自主决定。

  针对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四荒宜林地等林地种类多样化带来的难题,我省确权到户时明确提出均林、均股、均利等多种形式;而后续经营上,我省提出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做法。

  省林改办副主任岳炳勋介绍,我省确权到户的主要模式有:家庭承包,均林到户。对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和宜林地,能够均分到户的,确保按人均分到户。这类面积达2207.24万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45.4%。统一经营,均股到户。由集体统一经营的公益林,管理形式不变,通过股份的形式把权益落实到户,村民一人一股,一户一证,按股分红。目前全省发放股权证532.8万份,均股到户面积1292.7万亩,占26.6%。招标拍卖,均利到户。不宜均分到户的林地林木,实行大户承包经营,所得承包费大部分用于均利给农民,小部分用于集体公益事业。

  协调处理2876起林权纠纷

  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沙岭子村,曾因集体林地纠纷较多,干群矛盾尖锐。

  该村815亩集体林地全部栽植板栗树,1983年全部承包给了村民,1990年承包期满后,村民没再缴纳承包费,一直延续到2005年春,村委会以合同到期为由不再允许群众经营所占有的林地。后来又因修建影视城占用林地100亩,利益分配不均,引起村民诸多不满。

  林改部门制定该村林改方案时规定,村民原按人口分配的林地林木保持不变,林地按当时人均土地数量予以确权;林木按现有实际数量予以确权。影视城占用林地承包收益90%按原人口比例分配给被占地户。方案获所有村民同意,得以顺利实施。

  在全省3059起因林权发生的历史遗留纠纷中,各级林改部门已经协调处理了2876起,调处率94%。

  林改中,我省还对本次林改前承包流转合同进行审查认证,不规范的予以完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纠正。

  “东风”催热林业产业

  《山东省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去年6月下发以来,有效缓解了林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目前全省林权抵押贷款达7亿多元。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各地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着力培育扶持林下经济发展。

  滕州市龙阳镇李庄村村民司现友告诉记者,去年他利用林权抵押贷款50多万元,发展林下藕、林下蝉、林下禽等,使林地变成了立体种养的高效田,该村1600亩林地面积,年收益达110万元,带动了300多户农民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林下经济开发总面积已达300万亩,直接从业人员近110万人,产值130多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合作社、联合体近万家。

  肥城市潮泉镇柳沟村党总支书记刘兴泉介绍,他们与大企业合作实施翦云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从今年开始,全体村民每年可获得林权流转金分红10多万元。

  林改还权还利于农民,激发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1820亿元,同比增长57.6%,增速全国第一。

责任编辑:崔云飞
新闻关键词: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