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力争突破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瓶颈
3月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加快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2月,山东省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谋划提出100项引领性、支撑性重大事项,其中重大政策49项、重大试点示范20项、重大工程31项,为先行区建设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提供坚实支撑。
每年实施100项以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根据《意见》,到2027年,先行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5%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6亿千瓦左右,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上示范先行,形成一批首创性、开拓性改革经验。到2030年,新质生产力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碳达峰目标顺利实现,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取得决定性成效。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孙来斌介绍,在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聚焦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经济培育三个关键,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事项。例如,建设空天动力、水动力平台、深地探测等大科学装置;每年实施100项以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50项以上重大产业攻关项目;打造世界级高端石化、先进钢铁、高端铝业基地;构建全省算力资源“一张图”等。
在全面绿色转型方面,孙来斌表示,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三个方面,进行深化部署。例如,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光能等零碳能源,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有序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核动未来、氢进万家等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泰山、沂蒙山、黄河三角洲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
此外,根据《意见》要求,在拓展区域协调发展上,山东将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与沿黄省份战略协同,持续优化“两圈联动、三核引领、陆海统筹、全面发力”区域发展格局。在海洋强省上,着力打造世界领先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布局20个左右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在乡村全面振兴上,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健全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体系等。
根据《意见》,在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方面,山东将完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协同发展的交通体系,织密海运外贸航线和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壮大至中亚、欧洲等跨境海铁联运,发展中韩陆海联运。在融入开放大局方面,实施境外市场开拓行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化对日韩、东盟、中亚、非洲等地方经贸合作。在制度建设方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等。
年内完成300家省重点实验室重组
《意见》中多次提到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记者从3月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山东省科技厅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重点产业,高标准布局120项左右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力争突破AI大模型、先进芯片、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硫化物固态电池等核心技术瓶颈,培育20个以上突破性农业新品种,新获批1类新药1个至2个。
会上,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洪国介绍,今年将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一企一策”动态跟踪支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省重大科技项目80%以上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承担,推动龙头企业成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双链主”。强化平台支撑,年内完成300家省重点实验室重组,依托企业建设省重点实验室比重提高到80%以上;依托“链主”企业建强省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一批标杆创新平台。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深化“科融信”综合服务机制,推出“鲁科贷”“鲁科担”“鲁科保”等系列产品,力争年内“科融信”服务平台辐射科技型企业超3万家、金融机构超150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超200亿元。
王洪国表示,山东省科技厅还将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加强中试、熟化,缩短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距离。完善山东科技大市场运营机制,常态化开展“山东好成果”发布、融资路演等活动,推动成果与企业精准对接。
今年山东再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00家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二级巡视员王楗夫介绍,下一步,山东将高标准建设全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每年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000项以上;优化保险补偿、首购首用等政策体系,每年培育推广“四首”产品600项左右。深入实施“1233”行动,每年遴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40人左右,培育人才引领型企业15家左右。王楗夫表示,将加力建强现代化工业体系,纵深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每年推动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左右,加力推进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设备更新,巩固提升高端化工、工业母机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新兴产业,抢先布局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
在优化产业链群生态方面,王楗夫表示,将深入开展产业链突破工程,用好“总链长+链长+链主”推进机制,聚力做强18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6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办好“十链百群万企”专项行动,推动1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卡位入链、融链固链。全面提升集群能级,推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积极打造差异化、多业态发展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加力释放实数深度融合效能方面,山东将深入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加快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提升先进计算、视听电子等产业规模。提速建设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力争今年新开通5G基站3万个。纵深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运营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力争今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4%左右。
此外,新黄河记者获悉,山东将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今年再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0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家、绿色工业园区20个。统筹做强循环经济产业链,今年新培育省级以上能效“领跑者”20家、水效“领跑者”10家左右,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谋划100项重大事项 布局120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山东力争突破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