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东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受理案件21.53万件
12月28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山东省人社厅联合召开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工作新闻发布会,今年,山东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受理案件21.53万件,同比增长20.90%,调解成功率和仲裁结案率分别达到82.80%、99.72%,其中私营企业劳动争议仍占主体,占比93.69%。
2023年,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受理案件21.53万件,同比增长20.90%,调解成功率和仲裁结案率分别达到82.80%、99.72%,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从案件数量看,各类调解组织在争议预防化解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全年受理案件9.52万件,占比达到44.20%,上升7.45个百分点;从争议类型看,仍以劳动报酬、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四类争议为主,合计占比93.05%;从涉案用人单位看,私营企业劳动争议仍占主体,占比93.69%,下降0.33个百分点。
山东打造了“仲裁护薪”服务品牌,全年共组织开展“护薪农民工·仲裁工地行”活动1627次,组织“普法讲堂”进工地854次、“流动仲裁庭”进工地195次、“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进工地970次,设立调解工作服务站503个,着力提升调解仲裁在工程建设领域维权效能。推进建立“仲裁维权+就业帮扶”模式,为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和劳动人事争议预防服务。下沉基层“订单式”送法,让劳动人事法律法规政策直达求职学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精准提升普法实效。制定实施了重大争议办理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山东省人社厅会同山东省委政法委、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等九部门联合制定加强协商调解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全力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全过程、全链条争议预防化解新模式。协商化解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省建立内部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的用人单位达2338个,设立协商室1240个,协商化解争议1.21万起。三年来,山东共有17家获评全国金牌调解组织,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共培育商圈楼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83个、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调解组织377个。“互联网+调解”办理质效提升,线上受理争议案件1.54万件,全部依法高效处理。对于农民工劳动争议,实施了速裁机制提升工程。进一步扩大速裁范围、延伸服务触角,推动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全年通过速裁机制处理农民工工资和工伤保险待遇争议7282件,涉及7748人,涉案金额3.82亿元。在全国率先组建省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专家库,落实首问负责制,实行一窗受理,发挥仲裁准司法和劳动监察行政执法制度优势。将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建设工作纳入平安山东建设考核,细化考核标准,推动各地积极参与“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