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实施粮改饲项目县达到115个,基本实现农业县(市、区)全覆盖
鲁网12月6日讯(记者 庞燕蕾柠 见习记者 李晓晨)12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对提升畜牧产业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产业链和绿色生态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省在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试验探索,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
以龙头饲料企业为主体,积极研发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开展非常规蛋白质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发推广。省农科院研发推广“肉牛日粮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地源性饲料原料发酵减量替代豆粕养猪技术”等成果,分别减少豆粕用量30%、20%以上。开展功能性酶制剂研发推广,不断提高饲用蛋白转化效率。新开发的蛋白酶产品,能提升饲料蛋白消化率2—3个百分点。鼓励发酵、膨化、脱毒等预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目前,全省畜禽低蛋白日粮技术使用比例达到92%。
立足更为丰富的农业副产品资源,拓展发掘新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充分利用地源性蛋白饲料资源,省畜牧总站利用棉粕、菜籽粕等杂粕,研制成功牛羊无豆粕日粮,可降低饲料成本10—15%,精饲料用量降低8—12%。充分利用动物源性蛋白饲料资源,高密市对全市每年3000多吨畜禽屠宰副产品羽毛实现了全量收集、饲料化利用,在实现动物源性蛋白的高效利用上探索出了成功路子。不断开发其他可利用的蛋白质资源,目前,菌体蛋白、藻类蛋白、昆虫蛋白、糟渣发酵副产物等可利用蛋白质,陆续进入动物饲料的利用范围,饲料蛋白资源的广谱性得到大大扩展,为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带来广阔前景。
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扩大优质饲草料规模。大力实施“粮改饲”,推进苜蓿、燕麦、黑小麦等优质饲草种植,加快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建立结构合理、安全高效的现代草牧业产业体系。目前,我省实施粮改饲项目县达到115个,基本实现了农业县(市、区)全覆盖。东营市河口区奶牛存栏量4万头,发展粮改饲10万亩、全株青贮玉米30万吨,减少豆粕用量近万吨。目前,全省规模奶牛场全株青贮玉米使用率100%,规模肉牛场、肉羊场全株青贮玉米使用率分别达到50%、30%;粮改饲面积稳定在260万亩,生产饲草750万吨,每年可减少使用豆粕20万吨,较好实现了“以草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