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每年生产父母代白羽肉鸡1100万套 居全国第一
鲁网10月19日讯(记者 吴晓慧)10月1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振兴畜禽种业、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据悉,在畜禽种业主体培育方面,山东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加强种畜禽场建设,保障供种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努力健全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家禽、特色畜禽和蜜蜂等良种繁育供应体系。三年来,新增种畜禽场近百家。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肉鸡良种扩繁基地,存栏祖代种鸡多年占全国30%以上,父母代种鸡占全国10%以上,在保证山东种源安全的基础上,向全国多省供应优质种鸡。山东每年可生产奶牛冻精300多万剂,肉牛冻精150多万剂;拥有万只以上种羊场3家,年可提供种羊200万只以上;拥有生猪原种场21家,年可生产纯种猪30多万头;每年生产父母代白羽肉鸡1100万套,推广量超全国三成,居全国第一;每年生产父母代白羽肉鸭1000万套,位居全国前列。
突出龙头企业建设,打造种业骨干力量。以国家和省级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种公畜站为依托,支持创新要素有效集聚,提高核心种源培育能力。全省有23家企业被确立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站、基地,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山东和康源生物育种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企业。从2022年山东启动实施省级核心育种场遴选,计划到2025年遴选50家左右省级核心育种场,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加大政策引导扶持,提升核心竞争力。“十三五”以来,落实畜禽种业提升工程项目13项,总投资2.5亿元。“十四五”以来,落实生产性能测定和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性项目资金1.24亿元;通过农业良种工程、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乡村振兴项目,省级财政累计投入科技研发资金1亿元,开展生猪、奶牛、肉羊、肉鸡、肉鸭和驴等畜禽育种工作。2022年以来落实省财政资金2500万元,支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另外,还积极为种业企业争取金融、担保、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