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发布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经济参考报》9月27日刊发文章《五部门发布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文章称,记者9月2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近日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大力发展安全应急装备,是推进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安全应急装备快速发展,但仍存在部分关键装备技术薄弱、供需两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亟需从国家层面加强政策引导。
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巩天啸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已形成了一批先进装备,并在各类事件的响应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安全应急的应用场景往往更加极端、需求更加严苛,安全应急装备当前仍面临关键技术短板“更短”、产品可靠稳定性还有待提升等问题。
针对产业痛点难点,《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聚焦重点应用场景,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成效的安全应急装备,形成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涌现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50家左右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含创建单位),打造竞争力强的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
同时,《行动计划》要求,聚焦地震和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冰雪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城市特殊场景火灾、危化品安全事故、矿山(隧道)安全事故、紧急生命救护、家庭应急等场景应用的重点安全应急装备,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及推广应用,加强先进适用安全应急装备供给,提高灾害事故防控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例如,面向大震巨灾重大风险,发展多功能预警系统,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面向露天矿山矿石采掘、运输和装卸场景,强化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应用,提高智能感知、高精度定位、预警预报能力。
为实现计划目标,《行动计划》从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繁荣生态三方面提出研发攻关、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链、加强企业培优等十大任务。
巩天啸表示,从关键技术创新到产品推广应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各环节都与需求侧密不可分。相关举措通过部门间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我国大工业体系优势,凝聚“政产学研用金”各类主体力量,支撑健全我国应急体系。培育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将有助于培育和发展一批先进安全应急装备和优质企业、先进产业集群,也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记者郭倩)
- 山东建设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2023-09-05
-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确保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平稳落地2023-08-24
- 山东出台方案 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深度融合2023-08-10
- 山东启动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 2023-07-04
- 《山东省安全生产举报受理办法》坚持六项创新引领2023-04-10
- 夺取工业“开门红”,山东这样起跑2023-02-13
- 基层监管执法协作配合有了“明白纸”2022-12-09
- 山东省电动车保有量超过3700万辆 全省已在21121个小区完成充电桩建设任务2022-11-11
- 山东已发放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80余万张2022-08-26
- 山东省防指:确保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