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适宜安置入学率达到100%

2023-05-23 13:58:4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23日讯(记者 刘胜男)5月23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介绍推进未成年人和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和农村留守儿童是相对弱势未成年人群体,也是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发布会上,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琳介绍了省教育厅在保护弱势群体教育权益方面开展的工作。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在教育关爱保护工作中,省教育厅坚持“一个不能少”的理念,会同各级各部门,在守牢教育有保障底线的基础上,着力完善关爱机制、强化保护措施,努力为特殊儿童群体未来奠基。

  一是完善精准资助机制,做到贫困家庭儿童不失学。2018年山东省编制全国学生资助领域首个地方标准《学生资助服务规范》,规范和指导全省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增加低保边缘家庭等低收入人口学生、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为特殊困难学生,并予以重点资助。

  二是发展高质量特殊教育,保障残疾少年儿童有学上。连续实施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省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全部完成特教学校建设,市级特教学校基本具备招收所有障碍类型残疾学生的能力。强化特教专业支撑力量建设,省市县三级全面配备特教教研员,建设特殊教育各级各类研究资源中心168个。坚持多元融合和医康教结合,联合省委编办等6部门出台特殊教育部(班)、特殊教育幼儿园、特殊教育学前部(班)3个设置指导标准,支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医疗、福利、康复等有关机构实施特殊教育,其中5人以上随班就读学校实现了资源教室全覆盖。通过多元安置和送教上门等服务手段,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适宜安置入学率达到100%。

  三是创新关爱保护体系,做到农村留守儿童有人管。着眼于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实际情况,创新研制出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指南》,系统阐释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谁来干、如何干等具体问题,作出指导规范,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三方关爱责任,提出了控辍保学、安全守护、心理关爱、学业辅导、生活指导、课外托管、资助帮扶、家校协作和条件建设九项关爱任务。目前,全省各中小学校建设留守儿童关爱室3800多个,留守儿童“一人一案”动态建档率90%以上,全部予以落实关爱保护措施。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