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山东建立“生态警长”机制
鲁网5月19日讯(记者 范金鑫)5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总队长、一级巡视员刘得介绍,目前,全省共建立由省、市、县、所四级公安机关一把手担任的生态警长2800余名,统筹推进“生态警务”全面实施,扎实履行宣传防范、共建共治、打击犯罪、源头保护等生物多样性保护职责,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生态警长工作体系。
一是持续深化专项打击。先后组织开展了“昆仑”、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持续发起凌厉攻势,去年5月以来,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侦办非法狩猎、非法捕捞、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刑事案件1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00余名,收缴野生动物17万只,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12万件,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强力震慑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持续深化部门协同。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山东黄河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勤联动协作机制》《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工作协作配合办法》,健全完善信息共享交流、案件线索移交、工作协作配合等工作制度,联合组织开展“清风”“网盾”、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汇聚部门共建共治的工作合力。
三是持续深化生态警务。各地公安机关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推动“生态警务”不断走深走实。济南市公安局联合8部门在重点生态区位建立“联建工作站”;东营市公安局联合9部门组建“黄河入海口生态警务联盟”;潍坊市临朐县成立矿域、林域、路域、水域生态警务中心,推行“网格+生态警务”工作模式;泰安市东平县在东平湖设立公安机关牵头15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大队,建立生态110工作机制。生态警务的不断深化,强有力推动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下一步,山东将持续深化“生态警长”机制,进一步提升“生态警务”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天蓝、水绿、山青”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
- 山东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 登记开放许可专利520项 2023-05-13
-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周期大幅压减,山东试点工作成效明显2023-05-13
- 潍坊市成功获批“全国版权示范城市”2023-05-13
- 十年间山东省著作权作品登记量增长了7.4倍2023-05-13
- 山东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5件,同比增长40.2%2023-05-13
- 山东: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实施高价值专利综合奖补2023-05-13
- 山东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全部设置巡护公益岗2023-05-11
- 山东将构建“两库一平台”产业金融服务体系2023-05-11
- 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年,山东推出7大类22项举措2023-05-11
- 山东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推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