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鲁网5月5日讯(记者 吴晓慧) 5月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筹备情况。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将于5月12日至15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将设置以“厚植手造沃土,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双联共建成果展区”,全面展示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突出优势和主要成果。
山东工艺美术产业品种丰富、门类齐全,涵盖天然植物编织、工艺地毯、艺术陶瓷、金属工艺品等11大类110余个品种,这些品种多植根于农村,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乡村特色,有的以地方资源为基础、以农副产品为原料,有的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文化为内涵,有的以传统技艺为绝活、手口相传为传承,实现工艺美术产业吸收农民就业、提升农民收入、丰富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目的。因此,新时代工艺美术产业是典型的乡村产业、富民产业、常青产业。
近年来,省轻工联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乡村产业振兴这个关键,以临沭柳编、广饶苇编等工艺美术特色产业为载体,秉承“主动服务、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共建共赢”的原则,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开展精准帮扶提升,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以党建为引领,双联共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省轻工联社发挥党组“领头雁”作用,建立“联社领导+机关部室+行业协会”包抓机制,责任到人、服务到底。联社有关部室分别与临沭县商务局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与广饶县央上四村党支部进行“双联共建”,通过联合开展“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产业赋能”主题党日等活动,切实发挥党组织在推动产业发展上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助力乡村振兴上的战斗堡垒作用。
以产业为支撑,提质增效,培育“叫得响”的区域品牌。省轻工联社着眼发展特色产业、打牢乡村振兴基础,加强顶层设计,组织专家编制了临沭县柳编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引领柳编产业由初加工低附加值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转变。打造品牌形象,指导临沭县成功举办了中国(临沭)柳编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提升了展会能级和规模效应,擦亮了临沭县“中国柳编之都”的金字招牌。强化帮扶提升,拨付专项资金,共建“乡村产业振兴车间”,改善产业生产条件、提升创意设计水平,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增收。
以人才为核心,培育提升,打造“留得住”的产业队伍。利用省轻工联社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技能大赛等服务平台,聚焦当地编织技艺、创意设计、跨境电商等涉及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了2021山东省“柳都”杯编织技能大赛、2022大码头苇编项目技能提升培训等一系列理论及实操培训活动,近三年累计培训农村产业人才千余人,为基层培养选拔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创新、善经营的产业人才队伍,有效激发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
以协会为纽带,精准对接,构建“可持续”的帮扶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资源广、手段多、渠道畅的优势,以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为桥梁和纽带,组建省直专家志愿服务团队,建立起“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的精准帮扶机制,聚焦两县乡村产业振兴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组织行业专家常态化开展考察调研、项目洽谈、市场拓展、文化交流等活动,提供专业化、保姆式一条龙服务,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