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山东明确一系列高含金量措施
鲁网3月2日讯(记者 韩雨) 3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助推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解读《关于创新监管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山东省药监局深入践行“人民药监为人民”理念,大力实施“安全提升”“鲁药振兴”“铁军锻造”三大工程和“药械创新”“中药突破”“美妆山东”三大计划,守底线保安全,追高线促发展。完善“政策链”,单独或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30条、促进药品产业高质量发展23条、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16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开展“送政策进园区”活动,成体系、成规模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利好和优质服务,促推解决产业创新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塑强“创新链”,实施“一企一策”“一品一策”,助力企业以病患需求、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研发。
据悉,2022年获批新产品132个,一类创新药3个,占全国六分之一,保持全国第二。做优“服务链”,建立创新、快捷、常规“三通道”审批、重点园区联系点、重点项目跟踪、常态化咨询服务、示范引领等“五项机制”,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时限分别由60、20个工作日缩减至30、5个工作日,为全国最短。激活“人才链”,联合人社等部门出台加强检查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明确了设置首席检查员、增设检查员专业职称等高含金量措施,属全国首创。
进入“十四五”时期,山东省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年销售额约为1600亿。全省有11家企业跻身全国药品批发百强,10家企业跻身全国药品零售百强;全省共有药品现代物流企业57家,仓储总面积71万多平方米,第三方储存配送能力折合药品货值约852亿元;药品流通行业从业人员约28万人,对就业、GDP、税收均有较大贡献。
责任编辑:庞燕蕾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