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2023-01-19 13:30:52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办好重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加力提效。

  开展稳就业促创业行动、启动教育提质行动、推进社保扩面提标行动、创新文化惠民行动、深化养老托育行动,实施健康促进行动,报告中“六大行动”的民生安排,件件都是直接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代表委员们表示,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出实招、见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夯实民生之本,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报告提出‘开展稳就业促创业行动’,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作出部署。”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侯风云委员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要持续强化精准帮扶和专项服务。“针对重点群体就业特点,今年山东将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扬帆计划’、‘就选山东’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系列活动、农民工‘春暖行动’、退役军人及部队随军家属就业服务活动等6项全省活动,相信能帮助重点群体实现更充分就业。”

  对于报告中“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工作举措,山东大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汉斌委员认为,应该将其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相结合,加快培育发展当地优势产业,以产业发展和“能人”回乡创业等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诸城市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两大优势,推动形成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产城融合、共融共生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对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有借鉴意义。”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以工代赈’”,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了宁津县县长王成代表的关注。他介绍,去年宁津县抓住国家“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机遇,实施了“1253”以工代赈工作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2个,总投资12.6亿元,对全县有意向、适合“以工代赈”的2377人纳入动态数据库管理,带动985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以工代赈’让人们通过劳动获得薪资报酬与发展机会,体现出就业政策的成效和温度。”王成说,下一步,宁津县将推动“以工代赈”全面升级拓展,围绕“以工代赈”运行机制、拓展项目范围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实践,增加以工代赈项目个数,充实参加人员数量,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岗位。

  报告提出,支持创新创业和灵活就业。沃尔德集团总裁商雪梅委员认为,中小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在稳就业中发挥托底作用。她建议,尽快开展我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省市县一体化改革,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三农”、创新创业等领域,助力高质量就业。

  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公共服务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报告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提出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目标举措。

  “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教育提质行动’,是在扩增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品质与成色。”省教育厅厅长李明代表说,山东将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启动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深入实施中小学强校扩优行动,启动新一轮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等工作,确保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

  沂水县第一中学教师刘明霞代表长期扎根乡村教育一线,她将报告中关于“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的部署重点标注出来。“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刘明霞说,各地应不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提升乡村教育软硬件条件,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报告提出‘扩大疾控中心改革试点’,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方向。”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济南市疾控中心主任阮师漫代表说,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革试点工作,济南市疾控中心、章丘区疾控中心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政府、科研机构、学校、企业等提供服务,既推动预防医学科研与产业结合,也极大提高了实验室检测设备的利用率,有效提升了为民服务能力。

  文化惠民,让美好生活成色更足。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代表认为,报告提出“创新文化惠民行动”,是让文化发展红利惠及更多人。“下一步,我们将确保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效能提升、新空间打造、数字文化惠民、文化活动惠民和全民阅读推广等重点工程中发力,不断提高群众对公共文化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聚焦“一老一小”,报告提出深化养老托育行动。烟台高新区御花园老年公寓院长宋华西委员认为,我省养老托育服务呈现高需求特点,应加快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多探索机构、社区与家庭三种养老托育模式同步推进、互促共进的新模式新办法,同时依托规模化的家政服务企业,为有需求的家庭开展养老托育一体化服务。

  增强保障力度,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围绕增强社会保障力度,报告对医保服务、困难群众救助等多项工作作出部署。

  “高血压、糖尿病是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报告提出‘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将进一步减轻患者的门诊用药负担,支持患者规律治疗,减少大病发生率。”省医疗保障局一级巡视员仇冰玉委员说,我省对经规范诊断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用药,自2021年7月1日起,不设年度起付标准,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不低于60%。此次提高两种疾病的门诊报销比例,能够更好惠及相关慢性病患者,切实发挥医保基金保障服务民生作用。

  “报告提出‘落实9类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长效化机制。”济南市民政局局长苏楠委员介绍,济南已连续两年将9类困难群众提标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5个区实现城乡救助标准一体化。今年将继续提升9类困难群众11项保障标准,加快推进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力争2024年实现城乡社会救助标准一体化。

  看到报告对残疾人工作作出明确部署,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副研究馆员孔军强委员内心很温暖。“身为一名残疾人,从报告中感受到政府对我们的关注、关心和关爱。”他说,目前山东已建设“如康家园”1400多处,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等服务。“更好发挥‘如康家园’作用,各地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壮大专业力量、提升家园建设品质。同时,要通过宣传引导更多残疾人朋友知晓并加入‘如康家园’,助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孔军强说。(大众日报记者 齐静 刘一颖 李丽 朱子钰 报道)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