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力争新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
鲁网1月13日讯(记者 刘胜男) 1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有关情况。
前期,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发布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高方对下步省工信厅在落实这些政策文件上将采取的举措进行了介绍。
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强省、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是落实“三新一高”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三个走在前”的关键之举。据高方介绍,下一步,省工信厅将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谋划实施以下六项行动:
一是实施“工赋山东”专项行动。建好用好国家级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创新合作中心等重大载体,布局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一批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高效服务支撑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培优工程,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省级平台-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国家级‘双跨’平台”梯次成长模式,培育一批“工赋山东”应用标杆和典型应用场景,“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吸引更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
二是实施“云行齐鲁”专项行动。坚持以用兴业、以业促用,通过推动山东省工业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级开展数据采集、传输、存算、管理及应用,以工业大数据驱动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不少于10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云行齐鲁”数据赋能专项行动,新增数字化改造设备超过50万台套,实施网络化升级企业达到8000家,建设企业级边缘云2000家以上。
三是实施“数字经济总部”培育行动。围绕山东省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招引数字经济领域中央企业、头部企业与地方政府、重点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国字号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项目,打造一批“有产业、有市场、有平台、有总部”特色园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金融链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争取到2025年培育50家左右数字经济总部、推动10家以上总部企业上市。
四是实施“百城牵手万项”系列活动。把数字经济项目引育作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面向全国、全省征集遴选数字经济优秀数字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定期发布导向目录,通过供需对接、滚动入库、打造标杆等形式推介重点项目,到2025年,举办100场左右数字经济项目推介活动,面向全省主要市、县送项目、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送技术、送人才,全力推动万余个数字经济项目在全省落地,以项目牵引推动建设“全场景数字经济园区”和“产业集聚区”。
五是实施创新平台赋能行动。面向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需求,聚焦先进计算、高端软件、未来网络、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等重点方向,培育50个创新实验室、300个创新中心、50个创新服务机构和100个创新人才基地,打造“5351”数字经济创新平台体系。大力实施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工程,完善数字经济企业分类激励机制,力争到2025年新培育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持续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引航专家、领军人物和智慧工匠选树工作,为数字经济创新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六是实施核心产业倍增行动。尽快研究制定山东省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倍增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通信业主战场,锻长板、补短板,打造投资、消费、出口新场景,优化营商环境,高能级推进数字产业化。力争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扩容倍增到1万亿元以上,加快实现我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