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更足

2022-10-19 11:23:29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近年来,赵振东院士团队先后培育出4大类30余个小麦新品种,“济麦44”成为全国第一大强筋品种,累计推广1455.8万亩;“济麦60”创山东盐碱地小麦高产典型……“我们要注重产量与效益并重、高产与优质并重、生产与生态并重、资源环境与绿色并重,培育更多优良小麦新品种,保证我国小麦的种源自主可控,口粮绝对安全。”赵振东说,同时,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在重大项目攻关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争取培养一批拔尖领军人才,为我们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保障。

  最近,以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乡村振兴故事为原型拍摄的连续剧《三泉溪暖》,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三涧溪村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王元虎是三涧溪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与妻子李少清从养殖黑猪干起,如今,他的公司拥有三处养殖基地、一处食品加工厂,是济南市的农业龙头企业。不仅一人致富,他还带头成立起青年创业党支部,凝聚村里的年轻人成立合作社,打造农创园,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王元虎坚信,未来,乡村振兴的成色会更好、城乡融合的步伐会更快、返乡创业的天地也会更宽。“我们要运用更多的新技术、新装备助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等,同时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等融合,大家一起把村里的产业做大做强,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制定支撑政策、完善配套设施,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也要着力提高村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凝聚力量推动产业蓬勃发展。”耿遵珠说,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要联合周边11个村抱团发展,发挥先富优势,探索以耿店村为龙头、区域联动共赢共富的发展路子,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如今,菏泽牡丹已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个牡丹品种,牡丹加工企业达到16家,牡丹深加工产品已发展到11大类260余个。

  “作为企业,我们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大牡丹系列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富贵之花’成为‘富民之花’‘产业之花’。”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强说。

  “在大力推动产业兴旺的过程中,要充分处理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我们要完善农牧循环产业链,同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着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王银香说。(毛鑫鑫)

责任编辑:韩雨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