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排查嫌疑银行账户及其关联账户7.9万户,清理手机卡20.1万张
鲁网8月26日讯(记者 李秀娟)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抢劫、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传统“盗抢骗”犯罪持续下降,涉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增长迅猛,已经成为增长最快、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为主动应对刑事犯罪新形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省公安厅党委研究并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按照“省厅主建、市级主研、县级主战”原则,建设三级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其中,省公安厅立足“支撑全警、带动全省、策应全国”定位,瞄准“管理一流、战果一流、队伍一流”目标,打造了数据集中、资源汇聚、高效分析、深度应用的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构建了服务全警融合侦查共同体,建立了侦查研判打击新模式,为新形势下侦查工作提供战略支撑。省公安厅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正式启用以来,打击、防范、预警、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效能不断提升。截至7月底,全省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33.9%、42.3%,侦破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分别上升35.2%和66.3%。
一是破案攻坚更有力。市级中心集中研判,省级中心统筹落地,深入推进全省“云剑”“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持续发起集群战役。针对养老诈骗、兼职刷单、办理贷款、冒充客服等重点类案,实现情报研判、数据侦查、落地抓捕、行动反馈的流水化作业和资金流、通信流、网络流的全链条打击。
二是防范宣传更有效。在全国率先建成互联网智能反诈平台,制定预警劝阻工作规范,依托技术防范平台和96110劝阻平台,实现了网上、网下“双渠道”预警,及时开展劝阻工作,日均劝阻潜在受骗群众7万人次,切实提升“预警广度、劝阻深度”。加强警企协作,进一步强化对涉诈电话短信通道、涉诈网址等解析溯源和封堵拦截能力,实现“呼入即拦截、访问即封堵、发现即提醒”秒级处置,国务院联席办推广“山东经验”。完善“联席+发布”“创新+互动”“六进+六建”“两队+一网”的“4+”宣传模式,开展百日集中宣传活动,会同省卫健委开展“敬老月”反诈宣传进社区、进乡村活动,联合省教育厅、人社厅、团省委,面向400万大中学生和15万教职工开展反诈知识进校园和防诈骗知识竞赛活动,全省涉校园被骗案件同比下降40.2%。
三是综合治理更扎实。聚焦黑灰产业,加强前瞻性研究,掌握犯罪规律特点和发展方向,推动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治理,今年以来,建立“两卡”动态监测等预警模型,及时排查嫌疑银行账户,清理手机卡20.1万张。强化互联网信息安全检查和网上涉诈信息巡查,及时发现、快速清理属地网络平台涉诈信息,净化网络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