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夺全国第一,山东践行“双碳”如何做好“加减法”

2022-05-20 13:43:00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全国首个出台“两高”行业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严卡新上“两高”项目的碳排放关;海草也能上保险,全国首单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在山东威海落地;连日来,山东在“碳排放”领域动作不断。

  “双碳”战略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山东有序推进“双碳”战略落地实施,不断创新取得新突破。

  此次创下的两个第一,也可以窥见山东在践行“双碳”战略这篇大文章上所蕴涵的思路——做好碳排放的“加减法”。

  先来看第一个第一,山东的思路是“替代”,这其中蕴含的理念则是做“减法”。

  山东是二氧化碳排放大省,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全省“两高”行业企业数量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根据近日出台的山东“两高”行业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拟建“两高”项目的新增碳排放量需由其他途径落实替代源,替代源的碳排放量按行业确定1.2或1.5的替代比例。

  比方说,如果想在山东新上一个碳排放量为1kg的“两高”项目,前提是得先找到1.2kg或1.5kg的碳排放量退出山东市场。如此一来,退出来的量比上来的量多,长此以往达到碳排放减少的效果。

  通过这种倒逼的办法,既可以遏制“两高”行业的盲目发展,也更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5月3日,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员工正把海草幼苗栽培到可降解营养钵内,以保障幼苗成活率。

  再来看第二个第一。5月7日,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威给100亩海草床上了保险。

  海草能上保险,说明海草也有价值。让“碳”有价值便是体现了山东做“加法”的思路。

  海草床具有固碳量大、固碳效率高且碳存储周期长的特点,其固碳量达到森林的2倍以上。

  这是全国首单海洋碳汇指数保险,企业如果因特定海洋环境变化造成碳汇减弱,将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海洋碳汇又称蓝碳,是通过海洋生物的碳汇功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山东是海洋大省,拥有滨海盐沼、海草床、藻类贝类养殖等丰富的海洋碳汇资源。

  威海落地的海洋碳汇指数保险,是碳汇价值多元转化的一次金融尝试。

  海草除了能上保险,其他的海洋资源还能贷款,这也让海洋碳汇资源“加”出来更大的价值。

  去年8月,全国首笔海洋碳汇贷在落地荣成。

  故事是这样的,威海寻山集团旗下的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海洋生态牧场面积6.8万亩。经监测分析,该公司养殖海区每年的固碳量超40万吨。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价格,荣成农商银行推出“海洋碳汇贷”产品,将企业减碳量的远期碳汇收益权在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权利质押登记和公示,发放2500万元贷款。“如果能实现海上养殖碳汇指标上市交易,将进一步增加渔民‘蓝色收入’。”寻山集团董事长李长青说。

  李长青的愿望实现起来或许并不遥远。

  在海洋碳汇之外,山东在林业碳汇方面正是在“增值”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碳排放权交易。

  “一缕好空气”卖出10万元。2021年6月12日,位于临沂蒙阴县的山东锣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与山东翰逸神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以10万元购买4000吨二氧化碳排放权。这是山东林业碳汇首单交易。

  林业碳汇交易本质上就是在交易碳排放权。

  中国湿地协会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保护学院副院长张明祥介绍,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有时碳排放量会超出政策规定的上线,这时就需要通过碳汇交易来购买碳排放权。本次林业碳汇交易中,山东锣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就购得了每年4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权。

  此次交易的林业碳汇减排量,是蒙阴县林业局招商引资的首个林业碳汇项目第一次监测期产生的部分减排量。该项目是山东翰逸神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蒙阴县开发的碳汇造林项目,项目面积2511.27公顷,主要造林树种为侧柏、黑松和黄栌。如今,这些山林正通过碳汇交易变现。

  从“两高”的替代“减碳”,到海洋碳汇的“增值”,再到林业碳汇的“交易”,山东践行“双碳”战略的“加减法”,不仅迈出了创新坚实的步伐,也给各地的绿色低碳之路提供良好的借鉴。

责任编辑:张小南
新闻关键词:“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