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2015-08-28 15:3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5-08-28]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5年8月31日(星期一)下午2:30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民委负责同志介绍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情况。届时鲁网将会进行直播。

 

[2015-08-31 14:30]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布处处长 陈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省政府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省民委副主任马辉先生,向各位介绍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下面,请马主任介绍我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工作成就,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

 

[2015-08-31 14:33]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马辉: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各位今天来参加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山东省民委,对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各位领导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记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向大家着重介绍去年9月29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近一年以来,全省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为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切实维护民族领域的和谐稳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工作成就,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情况

  山东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55个少数民族成份齐全,少数民族常住人口72.1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0.75%;其中回族53.57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4.23%;其他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朝鲜族、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人口过5万人的市有济南、青岛、德州、泰安、菏泽、聊城、济宁等7市,过万人的县(市、区)28个,民族乡镇4个,少数民族过千人的重点乡镇125个,民族村(社区)379个。(一)开展了全省民族工作调研。2014年11月,省委统战部、省民委等8个部门联合组成5个调研组,深入17市的52个县(市、区)、61个乡镇(街道)、72个民族村居、63家企业、8所高校、32所民族中小学、26坊清真寺和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家中,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个别交谈等形式,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全省民族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今年3月底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了《关于全省民族工作情况调查报告》和《问题清单》。目前,各市已基本完成了对本辖区民族工作情况调研。(二)内地民族班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扶持政策有了新优惠。认真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俞正声主席来山东视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内地民族班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2014年9月15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主持召开了关于新疆等内地民族班有关问题协调会,决定新疆、西藏(含青海海北州)内地班(校)生均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10000元,开办对口支援喀什和青海海北高中班,配备高校专职少数民族辅导员。召开了全省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座谈会,传达了教育部文件精神,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2014年10月27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确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在我省高校就读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家庭困难大学生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补助范围,按照就高原则落实国家助学金标准。2014年11月19日,印发了《山东省普通高校新疆西藏和青海海北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自2015年起,按符合条件学生数10%的比例评选发放奖学金,人均奖励金额5000元/每年。

 

[2015-08-31 14:39](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有了新进展。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做好来鲁少数民族群众的服务管理工作,已分别纳入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意见和省政府2015年重点工作。成立了由省民委、省综治办、省信访局、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安全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12个部门参加的山东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调机制,并于7月24日召开了协调机制第一次联络员会议。7月下旬,省民委、省综治办、省公安厅和有关市民宗局负责人赴青海、甘肃两省开展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对接工作,了解掌握了当地来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交流了输出地和输入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和需要对方重点开展的工作,并同青海和甘肃两省分别签订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协议书》。自去年以来,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市开展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济南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意见》。烟台市下发了《关于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的通知》、《关于成立少数民族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站的通知》,出台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举办了少数民族招聘会,对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维权、子女入学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2015-08-31 14:42](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全省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分级推动”的帮扶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帮扶工程。去年以来,国家及省财政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608万元,用于民族乡村道路交通、电网改造、农田水利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资金覆盖12个市40多个县(市、区),受益少数民族群众达18万人次;下拨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资金1160万元,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下拨省级民族教育专项资金1000万元,改善民族中小学办学条件。根据省委深化改革工作要求,省民委会同省财政厅今年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市及省直管县,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相关管理办法和监督检查机制。修订了《山东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了资金安全和良好使用效益。按照“政策引导,科技推动,典型带动,产业拉动”的原则,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发展民族乡村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积极引导成立少数民族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省共有少数民族农民专业合作社359家,入社农户23900余户,注册资金计13.7亿元,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农产品种养殖类占比达85.5%,入户农民收入普遍比农户高出30%以上。春节期间,穆斯林农户和城市穆斯林低保户牛羊肉价格补贴已纳入财政预算,今年提高到每户300元。德州市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每年100万元。聊城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由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青岛市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市财政每年预算45万元补助经费。泰安市启动实施了“吃放心水,润民族情”工程,实施21个吃放心水项目,落实市级帮扶资金200余万元。

 

[2015-08-31 14:44](五)评选表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按照评选表彰要求,经过各市和有关部门推荐,确定了80个模范集体、80名模范个人,在本单位、《大众日报》和省民委门户网站公示无异议后,省政府5月21日印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通报》,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全省各族人民以模范为榜样,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伟大事业,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对模范集体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对模范个人通报表彰,并给予每人8000元奖励。受表彰的模范集体中,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52个,占总数的65%。模范个人中,民族成分11个,少数民族39人,占总数的49%。8月11日,在省政府第七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省领导为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颁奖。(六)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成绩取得新突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15年8月9日至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行,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次运动会参赛工作,成立了由王随莲副省长任团长,省政府办公厅、省民委、省体育局主要领导任副团长的代表团。分管省长多次调度各运动队训练情况,听取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协调有关部门对组队参赛予以支持。省民委、省体育局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参赛运动员选拔、队伍组建、集中训练、参加比赛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代表团由汉、回、满、蒙古、土家、布依、朝鲜、东乡、侗、苗、壮等11个民族的188人组成,其中,124名运动员参加了少数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毽球、珍珠球、陀螺、蹴球、射弩、押加、板鞋竞速、民族健身操等10个竞赛项目和《双狮醉酒》、《齐鲁武韵》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我省代表团共获15个竞赛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8个,同时,荣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本届山东代表团不仅参加人数和参赛项目均创历史新高,更是实现了我省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2015-08-31 14:48](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贯彻国家民委在大理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现场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2012年8月,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命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的意见》,目前,已命名118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继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2014年出台了《关于深化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管理的意见》,规范命名管理和绩效评价,实现了示范单位的动态化、精细化、效益化管理。积极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形式方法创新,先后开展了“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和“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征文活动,弘扬了民族团结主旋律,聚合了民族团结正能量。把修改《山东省民族工作条例》、《山东省清真食品管理规定》纳入工作重点,全面推进民族事务法治化进程。同时,坚持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四个一”排查和分析研判制度,在法律范围内、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坚决不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事和刑事问题及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等7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禁止针对部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歧视性做法检查督查的通知》精神,省委统战部、省民委等单位联合组成督查组,有重点地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督查,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的现象得到及时纠正。(八)召开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出台有关工作意见。8月11日上午,山东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省委书记姜异康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郭树清主持会议。姜异康书记在讲话中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正确处理全局工作与民族工作的关系,努力形成做好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要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干部政策,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要加强民族工作部门建设,下大气力建设一支整体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不断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能力。下发了我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正确把握做好形势下全省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改善民生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切实做好城市及来鲁少数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等6个方面19条对全省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2015-08-31 14:54]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政治任务。前不久刚刚召开的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是对全省民族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也是对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进行的总动员和总部署,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民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省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将采取各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会议精神,借此次会议东风,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上搞好衔接,真正拿出“真金白银”,出台管用的政策,推动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真正落地、开花结果。(一)围绕改善民生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继续对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区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省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的资金对少数民族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扶持。结合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项目。二是实现民族乡镇快速发展。编制民族乡镇发展规划,实施民族乡镇整体提升工程,确保到“十三五”末,综合实力有较大幅度提升。三是加快少数民族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引领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大对民族村居、民族企业和少数民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重点培植特色种植、养殖及特色产品加工、民族文化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四是集中力量扶贫攻坚共富。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优先安排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扶贫资金和项目。提高扶贫效能,确保贫困民族村、少数民族贫困户率先脱贫,“十三五”期间贫困民族村全部脱贫。五是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活动,设立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事业,设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

 

[2015-08-31 14:57](二)切实做好城市及来鲁少数民族工作。一是依法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在传统节日、饮食、丧葬、宗教活动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各级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等单位(含驻鲁单位)的回族等十个民族干部、职工在开斋节放假1天。把清真食品供应网点建设纳入城镇建设统一规划,扶持建设一批清真食品供应示范网点。二是建立来鲁少数民族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来鲁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协调机制,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来鲁少数民族群众输出地和输入地沟通协作机制,共同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为来鲁少数民族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帮助,让来鲁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三是扎实做好内地民族班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建立健全由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内地民族班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机制。逐步提高内地民族班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的比例,促进互学互融、共同成长。切实尊重少数民族学生饮食习惯,办好清真食堂(灶),保持食品价格相对稳定。(三)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为抓手,深入推动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针对我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的现状,以社区为重点,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待全国城市民族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后,适时召开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经验交流会,分析新问题、探讨新思路、交流好经验。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市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深入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下半年将召开全省民族关系状况分析会,全面分析研判2015年全省民族关系总体状况,交流今年以来各市处理涉及民族方面矛盾纠纷的经验做法,研讨新形势下我省民族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

 

[2015-08-31 15:00](四)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创新教育方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强化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加强新闻、出版、网络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防止在出版物、广播影视作品和互联网信息上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内容。坚持每年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今年9月份将开展全省第15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和省民委已下发活动通知,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今年的宣传月活动以“尊重、包容、服务,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及民族基本知识,我省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绩和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模范典型事迹,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的经验做法与成效等内容。结合全省民族领域重点工作,将宣传月打造成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月,用法治思维解决民族问题的促进月,创建活动“六进”的推动月,解决各族群众实际困难的攻坚月和民族领域和谐安宁的稳定月。

 

[2015-08-31 15:00]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记者朋友:以上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展情况和下一步重点工作,相关的背景材料已发给大家。请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大力支持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重点,报道亮点,为我省民族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不断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就!谢谢大家!

 

[2015-08-31 15:02]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布处处长 陈强: 各位记者朋友,真诚感谢各位对我省民族工作的宣传和报道,感谢各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发布会到此结束!

 

 

责任编辑:罗燕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