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加快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2015-7-27 16::00]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5年7月28日(星期二)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金融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同志介绍加快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有关情况。届时本网将进行直播。
[2015-07-28 15:00]陈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省金融办副主任刘晓先生,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张建民先生,副主任郇涛先生,介绍全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和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首先,请省金融办刘晓副主任通报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进展情况,介绍加快推进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2015-07-28 15:01]刘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朋友们: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截至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34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004亿元,存贷款余额、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推进股份制银行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前,全省农村信用社共有法人机构133家,至2014年末,已完成71家机构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51家。为有效激发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力,充分发挥其在服务“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按照国家确定的改革方向,结合我省农村金融实际,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部署,提出了今年基本完成、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工作目标。
[2015-07-28 15:03]刘晓:上半年,全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工作总体进展顺利。至6月末,已有29家法人机构达到了农村商业的组建标准,并正式启动了改革。其中,已挂牌开业2家,获准筹建3家,上报筹建申请1家,基本完成清产核资4家,正在进行城区整合的4家,正在进行清产核资的15家。 为加快推进剩余33家法人机构的改革,省政府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工作的具体目标是:金乡、乐陵、兖州、莱阳、沂南、章丘、平阴、商河、博山、沂源、莒南、乳山等12家法人机构要于9月底前达到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标准并正式启动改革;嘉祥、肥城、无棣、阳信、陵城、夏津、武城、宁津、淄川、河东、罗庄、临沭、新泰、岱岳、东平、文登、巨野、定陶等18家法人机构要于年底前达到组建标准并正式启动改革工作;临邑、平原两家法人机构要于2016年3月底前达到组建标准,6月底前召开创立大会;莱芜市联社要于2016年6月底前达到组建标准,9月底前召开创立大会。
[2015-07-28 15:05]刘晓: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是涉及全省金融改革发展全局的一项重点工作,对优化全省金融布局,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7号文)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稳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十分明确。我省是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农村金融改革必须要走在全国前列。按照我省“构建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以及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并存、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将极大充实我省金融力量,充分发挥好支持“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2015-07-28 15:08]刘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改革,郭树清省长先后作出多次批示,夏耕副省长先后专程到德州、莱芜等地调研督导。7月9日,夏耕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了多项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措施;7月21日,省政府在莱芜召开了全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推进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高认识,将加快农信社银行化改革作为当前重点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政策,加快进度,确保全面完成改革目标。
[2015-07-28 15:09]刘晓:具体的支持措施是:1.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地区诚信体系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组织协调当地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依法开展农信社不良贷款专项清收活动。2.对公职人员拖欠的贷款,有还款能力的,要督促其限期归还;不具备全额还款能力的,要定期还息;还息有困难的,要签订详细的还款协议;对恶意拖欠贷款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3.对历史上形成的涉及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不良贷款,以及村集体拖欠信用社的贷款,责成相关部门组织清欠。地方财政有偿还能力的,应该先行归还;偿还能力不足的,允许以优质资产置换,并协助处置变现。4.对企业和个人拖欠农信社贷款的,司法部门依法保护农信社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务和骗取贷款、贷款诈骗等行为。5.鼓励各级地方政府以奖励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等方式予以资金支持。6.帮助农村信用社尽快处置以置换等方式取得的土地、房产,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尽快处置变现有关资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7.吸收省内外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引导辖内优质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体经营者、种养大户等投资入股。鼓励支持省管企业、省社保基金理事会采取多种形式参股拟改制农村信用社。
[2015-07-28 15:11]刘晓:目前,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已确定,措施也非常明确。全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协调推进改革的合力也已凝聚。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办支持下,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全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目标。谢谢大家!
[2015-07-28 15:12]陈强:下面,请省联社张建民理事长介绍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情况。
[2015-07-28 15:12]张建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我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有关情况。我代表全省农村信用社,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2015-07-28 15:14]张建民: 一、深化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国务院决定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工作。2004年6月,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全面履行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十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的指导监管下,省联社团结带领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积极深化改革,加快推动发展,整体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2015-07-28 15:15]张建民:——存贷款余额、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截至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4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9004亿元,存贷款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7%和15.8%。 ——提供了全省80%以上的农户贷款和40%的小微企业贷款。围绕“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积极探索服务三农、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新途径,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截至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652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87亿元,支持的农户、小微企业总数分别达到260万户和3.6万户,涉农贷款余额、增加额连续11年稳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2015-07-28 15:16]张建民:——质量效益实现大幅度提升。不良贷款占比由34%降至3.7%,累计消化历史包袱642亿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分别较分类时下降524.6亿元和27.28个百分点。2014年实现各项收入978亿元,账面利润204亿元,分别是改革之初的10.2倍和204倍。累计上缴税金457.8亿元,社会贡献度明显提高。全省农村信用社整体上步入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风险最低、质量最高的新时期。
[2015-07-28 15:17]张建民:——率先在全国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齐鲁惠农一本(卡)通、农金通等特色产品和服务,布设各类电子机具30多万台,自助设备乡镇覆盖率达到100%,电子机具村覆盖率达到99.4%,率先在全国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成为全省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最广、县域贷款投放最多、履行社会责任力度最大的金融机构。
[2015-07-28 15:18]张建民:——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数量居全国第四位。坚持以稳定县域法人、保持全省农村信用社体系完整为前提,积极深化产权和组织形式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县域法人机构以单体形式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城区机构以整合方式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到今年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原133家法人机构中已完成改制机构73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53家,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数量居全国第四位。
[2015-07-28 15:18]张建民:二、全省33家拟改制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基本情况。到6月末,全省60家未改制的法人机构中,有27家已经达到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标准,并正式启动改革。剩余的33家法人机构中,金乡、乐陵、兖州、莱阳、沂南、章丘、平阴、商河、博山、沂源、莒南、乳山等12家法人机构计划于9月末达到组建标准并启动改革;嘉祥、肥城、无棣、阳信、陵城、夏津、武城、宁津、淄川、河东、罗庄、临沭、新泰、岱岳、东平、文登、巨野、定陶等18家法人机构计划于年底前达到组建标准并启动改革;德州的临邑、平原和莱芜3家法人机构计划分别于2016年3月底和6月底前达到组建标准并正式启动改革。目前,这33家法人机构各项业务健康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5-07-28 15:20]张建民:(一)存贷款业务稳定增长。截至6月末,33家法人机构统算,各项存款余额为2924.08亿元,较年初增加255.97亿元,增幅为9.59%。其中,18家机构的存款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最高的达19.82%;各项贷款余额为1852.79亿元,较年初增加107.94亿元,增幅为6.19%。其中,19家机构的贷款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最高的达15.48%;涉农贷款余额1388.39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4.91%。其中,25家机构的涉农贷款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比最高的达97.37%。
[2015-07-28 15:21]张建民:(二)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截至6月末,33家法人机构统算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40亿元。其中,15家机构的不良贷款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低的为1.64%,10家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下降最多的达4.69亿元。上半年,33家法人机构实现各项收入92.38亿元,实现经营利润32.06亿元,其中,16家机构的经营利润同比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最高的达70.6%。 (三)区位竞争的后发优势明显。33家法人机构的服务区域主要集中于济南、淄博、德州、泰安、济宁、菏泽、临沂、莱芜等市,基本处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圈一带”发展战略区域范围内。莱芜市联社地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莱芜市,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后,其发展活力将有效释放;新泰、章丘、文登3家联社地处全国百强县。肥城、乳山、莱阳、莒南等联社所处的县(市)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靠前;淄川、博山、兖州、岱岳、陵城、罗庄、河东等联社均处于地市城区,区位竞争优势明显。33家法人机构在服务区域内的存量存款市场占有率平均达33%,新增存款市场占有率平均达43%;存量贷款市场占有率平均达36%,新增贷款市场占有率平均达47%,均大幅高于其他金融机构。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信社将迎来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凸显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发优势,质量效益必将进一步提升。 (四)面临加快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期。国家正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持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力度,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帮助33家法人机构化解历史包袱,实现轻装上阵,既为加快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也为今后的业务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改制成功后,33家法人机构将会进一步释放巨大的经营活力,加快迈向现代金融企业,实现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促进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将为股东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
[2015-07-28 15:25]张建民:三、广泛引进各类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简单地说,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就是在组织形式上由农村信用社变更为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上由股份合作制改制为股份制,同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因此,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化改革,必须依靠各类民间资本的广泛参与,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一)积极引进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在产权改革过程中,省联社确定了打造多元化、本土化股权结构的目标,指导改制法人机构广泛引进民间资本,凡是认同服务“三农”战略、追求长期投资价值的民间资本都可以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实际工作中,引进了优质民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农村种养大户和社会自然人等投资入股。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股本总额699亿元,其中民间资本股本占比高达96%;其中已组建的53家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427.73亿元,民间资本占比达96.54% 。(二)重点引进优质民营企业,提高法人股占比。为优化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完善资本补充机制,省联社按照“每家农村商业银行法人股占比不低于50%、超5%以上大股东3-5家”的标准,指导拟改制法人机构通过鼓励引导、集中推介、上门募集等方式,广泛引进省内外规模大、实力强、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投资入股。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已组建的53家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股占比达56%,其中民营企业法人股东2784户,金额229.82亿元,占53家农村商业银行总股本的53.73%。
[2015-07-28 15:28]张建民:(三)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农商行的公司治理。为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的运行机制,省联社指导各法人机构主动把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民营企业代表以及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经营者吸收到董事会、监事会,促使民间资本在法人治理框架内积极参与重大事项决策,逐步强化产权对经营管理行为的有效约束,转换了经营管理机制,提升了法人治理水平。大量认同服务“三农”战略的民间资本参与公司治理,进一步巩固了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做到了“改制不改姓,改名不改向”。 (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回报。积极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由较为粗放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向精细管理的内涵发展模式转变,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和资本收益率。近几年,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和社会贡献度较改制前的农村信用社有了大幅提升。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农村商业银行,也获得了丰厚的资本回报。据统计,全省已组建的53家农村商业银行,近几年平均年资本收益率达到27%以上,股金分红比例一般在12%以上,最高的达到20%。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消费空间的进一步扩展,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巨大,资本收益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2015-07-28 15:30]张建民:目前,我们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剩余33家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计划增资扩股约130亿元,为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入股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在此,我们通过各位媒体朋友向社会各界发出邀请,欢迎省内外的各类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推介力度,近期将在报刊、网站上公布有增资扩股计划的农村信用社名单以及联系方式,真诚地欢迎社会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入股拟改制农村信用社,共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2015-07-28 15:31]陈强: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15-07-28 15:32]记者:请问这次农信社股份制银行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15-07-28 15:32]郇涛: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化产权改革,建立以股份制为主导的产权制度。这是农信社改革的核心和基础。深化农信社产权改革,就是围绕国务院确定的“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目标,改变农信社现有的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建立与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相适应、本土化、多元化的股份制产权制度。 二是深化组织形式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深化农信社组织形式改革,就是以稳定县域法人为前提,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三是完善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三会一层”运行机制,规范运行规则,明晰职责边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质量效益、打造现代金融企业为目标,大力推动经营机制转换,稳步推进流程银行建设,由较为粗放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向精细管理的内涵发展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2015-07-28 15:35]记者:请问农信社改革过程中是怎样引进民间资本的?什么样的民营企业具备投资入股条件?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后,如何保证出资人履行权利,参与重大事项决策?
[2015-07-28 15:36]郇涛:先回答第一个关于引进民间资本的问题。深化农信社改革以来,全省农信社一直非常注重民间资本的引进,始终为民间资本敞开大门。凡是认同服务“三农”战略、追求长期投资价值的民营资本和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都可投资入股。据统计,目前全省农信社699亿元股本中,民间资本占96.5%,法人股中民营企业资本占92.9%。民间资本(包括公司法人和自然人)已成为我省农村信用社重要的产权基础和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方便民间资本参股拟改制机构,我们计划于近期在省内主要媒体上公布相关机构的募股计划及联系方式,以便于投资人联系接洽。
[2015-07-28 15:37]郇涛:第二个关于入股农商行的企业条件问题。根据相关法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作为农商行发起人,主要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 二是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诚信记录和纳税记录,能按期足额偿还金融机构的贷款本金和利息; 三是具有稳定的经营状况、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 四是最近2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五是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入股。按照银监会规定,每家企业入股农商行的家数不得超过5家。
[2015-07-28 15:38]郇涛:第三个关于如何保护出资人权利问题。一方面,我们会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完善公司治理,进一步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履职边界和运行规则,属于股东大会职权范围的事项,全部由股东大会决定;属于董事会职权范围的,严格由董事会决定;属于监事会、经营管理层职权的,由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决定,做到“三会一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高效运行,使投资人在法人治理框架内积极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发挥股东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会主动把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民营企业家吸收到董事会、监事会,发挥他们经营理念超前、管理经验先进等优势,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2015-07-28 15:42]记者:刚才张理事长讲到农信社改革将做到“改制不改姓,改名不改向”。如何保证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后,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和市场定位?
[2015-07-28 15:44]张建民: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后,继续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即所谓的“改制不改姓,改名不改向”,是有其外在和内在要求的。一是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对农商行的市场定位、信贷投放等实施有效的监管和行业管理。监管部门明确规定农商行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动摇,每年用“两个不低于”的监管要求,严格控制农信社、农商行的业务方向,所谓“两个不低于”就是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行业管理部门也将对农商行服务“三农”情况进行指导、督促。二是农商行股东须认同服务“三农”战略,并写入农商行《章程》。下一步,将在农商行董事会内设“三农”委员会,通过公司治理保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三是60多年来,农商行一直是在服务“三农”中发展、壮大的,发展的主阵地在农村,比较优势也是在“三农”。未来农商行发展、壮大也必须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深耕、精耕农村市场,提升对“三农”的服务水平。
[2015-07-28 15:45]陈强:记者提问就到这里。会后,大家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向省金融办刘晓先生,省联社张建民先生、郇涛先生进行个别采访。 采访联系人:李德品,联系电话: 67720838 18653118802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