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解读新闻发布会

2014-12-29 10:5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4-12-29 10:55]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12月30日(星期二)上午10:3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质监局负责同志解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

[2014-12-30 10:30]陈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已于12月11日正式印发实施。今天,我们邀请省质监局副局长谷源强先生,向大家介绍《意见》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首先,请谷源强副局长介绍《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有关情况。

[2014-12-30 10:31]谷源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已于12月11日正式印发实施。这是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又一重要举措。

[2014-12-30 10:32]谷源强: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近年来,山东省质监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标准化战略实施力度,我省标准化工作在推动简政放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淘汰产业落后产能、促进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在工业领域,指导265家企业建立了标准化管理体系,引导13家企业建立了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组织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64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285项,颁布工业地方标准616项,制定发布企业联盟标准84项。在农业领域,建立了270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农业标准425项,颁布农业地方标准1079项。在服务业领域,建立了49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255个省级试点项目,主导或参与国家服务业标准制修订253项,颁布服务业地方标准426项。以上成果较好地发挥了标准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规范和引领作用,提高了我省有关产业、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国内和国际上的话语权,推动了产业优化升级和规范发展。使得一大批的山东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先进创造、先进设计以标准的形式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2014-12-30 10:34]谷源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要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的系列要求。中央领导强调指出:“政府要主动做好政府该做的事,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标准、保护环境和支持创新”;“加强标准管理是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要件,也是产业升级的要件”;“要坚持标准引领,加快强制性标准改革,不断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将“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内容,凸显了标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山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从战略高度适时提出了“加快实现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山东设计’、‘山东标准’转变”的重大部署,需要我们加快“山东标准”建设步伐,把标准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手段。

[2014-12-30 10:36]谷源强:2014年,省质监局深入开展标准化工作调研,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意见建议,多次召集国内及省内专家座谈论证,借鉴兄弟省市的好经验,起草完成了《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并由省政府办公厅予以印发。《意见》从政府层面强调,推进“山东标准”建设,需要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政策和技术法规建设,建立标准创新激励与标准实施监督机制,逐步形成强制与推荐性标准相协调、政府与社会组织标准相结合、山东与国际和国家标准相统一、具有山东特点的标准体系,全面提高标准应用和实施水平,用“山东标准”带动“山东制造”和“山东质量”的全面提升。

[2014-12-30 10:38]谷源强:首先,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推进。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推进标准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各领域发展导向,做好统筹管放结合,按照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属性,加强各领域标准体系的研究和顶层设计,明确各领域标准体系路线图、重大标准制定和实施时间进度表,形成标准定位准确、引领方向明确、社会广泛参与、部门协调推进的标准制定、实施、推广、监督、评估的工作新格局。其次,是要坚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深入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以满足市场需求、增强竞争力为导向,按照标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属性,激发各类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动性,完善有利于推动社会管理、提升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制同步的推进机制,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能力,形成创新驱动提升标准体系水平、标准应用满足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

[2014-12-30 10:39]谷源强:第三,是要明确方向、体现特色。依法完善各领域强制性标准体系,保证其权威性和强制约束性;科学建立各领域推荐性标准体系,体现其引领性和技术支撑作用;激发各领域社会团体或产业联盟标准的活力,发挥其灵活性和行业自律作用;激励企业原创技术及时转化为标准或制定高于现行公共标准的企业标准,积极推动企业标准提升为国际、国家或地方标准,形成来源于社会实践又体现山东特色的各领域标准体系。第四,是要面向国际、重点突破。深化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快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推动自主创新、优势特色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实现重点领域管理、服务或产业、技术标准的国际突破,实现由产品出口向技术出口的跨越,以标准带动我省技术走出国门,用“山东标准”引领“山东创造”走向国际。

[2014-12-30 10:40]谷源强:《意见》明确了“山东标准”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至2020年,在政府治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及现代农业与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实施标准化专项工程30项,建设国际或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个,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600余项,发布地方标准1500余项,重点领域标准实施率达到90%以上,山东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以及社会化综合服务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山东省标准馆标准藏量达到120万件”的工作目标”。

[2014-12-30 10:41]谷源强:《意见》围绕“推动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升级、促进服务业规范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升建筑质量及建筑工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4个层面,明确了29项工作任务,涉及省直23个部门。总体看,“山东标准”的建设工作任务,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因素的要求,突出了落实简政放权与构建市场规则相结合、突出了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了加强社会管理与促进公共服务注重民生相结合的原则。

[2014-12-30 10:42]谷源强:为保障“山东标准”建设任务的完成,《意见》同时确定了各级各部门下一步应采取的重点措施。一是要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围绕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监督、评估等全过程,进一步完善“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调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机制,统筹规划跨行业、重大产业领域标准化问题,建立标准创新激励与标准实施监督机制,提高“山东标准”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

[2014-12-30 10:43]谷源强:二是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持续稳定的标准化经费保障机制,重点支持重要技术标准的研制、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化试点示范、标准信息化建设、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以及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等。建立标准化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在省级标准化专项经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地方各类配套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加强标准化专项经费管理,开展经费使用绩效跟踪评估,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014-12-30 10:43]谷源强:三是要强化管理与监督。强化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及企业自我声明的产品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加大对违标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与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等工作的衔接互动,畅通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提升标准的执行水平,形成标准化工作的良性循环,促进标准制修订与标准实施有效衔接。四是要推进标准试点或示范工程。对于我省重点发展、支持或急需的技术和标准,开展标准化试点或示范工作,建立支撑与服务体系,促进先进技术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探索以科研研发提升技术标准水平、以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模式,促进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引领产业发展。 

[2014-12-30 10:44]谷源强: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山东标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涉及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领域,需要全社会不断提升标准意识,弘扬标准文化,传播标准化工作理念,树立“山东标准”建设工作典型,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标准研制和推广应用,营造标准化工作的浓厚氛围,共同推进“山东标准”建设。谢谢大家!

[2014-12-30 10:45]陈强: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2014-12-30 10:45]记者:近年来,大气污染一直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公众对于清新空气和蓝天白云更加期盼,“APEC蓝”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词汇。我省《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中多次提了到环境保护中标准化工作。请问,我省标准化工作对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开展了那些工作?下一步又有什么举措?

[2014-12-30 10:45]谷源强:近年来,我省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实施以“山东标准”为核心的标准化战略,把标准作为治理大气污染和政府施政的重要基础。在当前我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也是一种新常态,标准化工作在促进环境保护、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标准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愈加凸显。

[2014-12-30 10:46]谷源强:一是加强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制定,引领大气污染治理。落实《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2013-2020年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2013年,我省制定实施了《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等7项区域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形成了我省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立足于国内外最先进的治污技术,以适度超前的要求引领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大气环境源头治理,形成了倒逼机制,对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将发挥重要作用,得到国家环保部的肯定。2014年,进一步加强环境友好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完成了《烟气脱硝催化剂》、《固定污染源低浓度颗粒物测定方法》等8项大气污染防控相关地方标准。截至目前,我省制定实施了21项污染物排放强制性地方标准,14项环保友好型产品标准。

[2014-12-30 10:48]谷源强:二是组织清净汽油、清净柴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大气污染。围绕落实国务院《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我省加强机动车减排标准制定和实施。2014年,联合省环保厅、省政府节能办制定发布了《车用清净汽油》、《清净柴油》等两项地方标准,并自2014年11月1日起全面执行。标准全面实施后,我省每年可减少颗粒物(PM2.5)约1.2万吨左右、氮氧化合物(NOx)约5万吨,节约燃油约54万吨/年,折合节省标准煤约75.6万吨,对防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014-12-30 10:49]谷源强:三是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化,提升我省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我省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示范推广项目,重点示范推广我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硝稀土无毒催化剂技术。通过建立和完善烟气脱硝催化剂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无毒脱硝催化剂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支撑作用。无毒脱硝催化剂标准实施后,每年仅山东省可减少使用钒钛有毒催化剂5万立方米,年可减排氮氧化物约16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约为20亿元。

[2014-12-30 10:50]谷源强:2015年,我们将大力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加大标准化在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方面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环境保护标准的研究和制定。重点加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环境保护产品、环境友好型产品、监测方法等标准的研制,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提供配套和支撑;加大太阳能、热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标准研制,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2014-12-30 10:51]谷源强:二是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逐步加严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形成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倒逼机制,促进我省产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三是加强先进标准试点、示范工作。在督促完成2014确定的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示范项目基础上,对于我省大气污染和环境保护重点发展、支持或急需的技术和标准,开展标准化试、示范点工作,促进先进技术的标准化、产业化转化,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技术转化为标准,转化为大气污染防治的利器引领产业发展。四是加强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严格实施《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系列标准,建立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体系,开展标准实施的效益评价和实用性评估,发挥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强制效力,不断提升标准的执行水平。

[2014-12-30 10:53]记者:山东省是农业大省,请问下一步标准化如何更好服务于农业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

[2014-12-30 10:53]谷源强: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围绕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服务于“转方式、调结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加大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完善农业生产和经营标准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山东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014-12-30 10:55]谷源强:目前,我省现行有效的2121项地方标准中,仅农业地方标准就达1079项,占全省地方标准的50.9%。从这些标准内容分析,覆盖了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等大宗农产品以及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蔬菜果茶、苗木花卉、农业机械、农机作业、食用菌等各领域。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为我省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动我省的农业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或行业标准,目前以我省标准为主制定的国家或行业标准425项,充分发挥标准对我省特色农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014-12-30 10:57]谷源强:按照“树立典型、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我省积极争取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对国家批准的建设项目,加大经费支持和技术指导力度,确保示范项目取得成效。目前,共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70个,分布于17个地市的近百个县市(区),涉及蔬菜水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花卉林木栽培以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如蓬莱葡萄、寿光蔬菜、蒙阴蜜桃、苍山大蒜、威海无花果等示范项目成效显著,在周边地区形成了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动了农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如蓬莱市通过“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建设,将“综合标准化”贯穿于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到葡萄生态消费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由低端向高端、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的转型,有效推动了葡萄产业的大发展,呈现出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多赢格局。全市现有葡萄酒企业70家、精品酒庄14个,覆盖葡萄种植农户3.7万户,农民年增收3.2亿元,企业实现产业销售收入30亿元。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标准的实施,也有效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如安丘市在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标准化示范市”工作中,围绕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相互配合、保障安全的标准化综合体系,先后编制和实施各类监管和生产技术标准506项,成为全国第一个全行政区域、全产业链覆盖的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2014-12-30 10:59]谷源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重点是加强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安全优质高效生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分等分级及仓储运输等标准研制;以标准化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重点研制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农产品流通及追溯等关键保障技术标准,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014-12-30 11:00]谷源强:二是加快标准推广应用步伐,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园艺作物、畜禽规模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等创建活动。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或联盟标准,提升农产品标准竞争力,打造山东农产品品牌。三是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开展以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的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及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在农业循环经济、农村新能源和土壤修复生态治理等领域实施标准化项目带动示范,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4-12-30 11:04]陈强: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大家对“山东标准”建设工作的宣传和报道。如果大家还有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省质监局标准化处郭大雷处长,电话89012081。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