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2014年山东海上安全形势和山东沿海航运形势情况发布会
[2014-12-8 9:13]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12月9日(星期二)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海事局负责同志通报2014年山东海上安全形势和山东沿海航运形势。
[2014-12-8 10:00:13]陈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山东海事局副局长王海宇、通航管理处处长张亮、船舶监督处处长刘波向大家通报2014年山东海上安全形势和山东沿海航运形势。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单位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和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首先,请王海宇副局长通报有关情况。
[2014-12-8 10:01:09]王海宇: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见面。我首先代表山东海事局向各位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山东海事局是交通运输部直属行政执法机构,驻地青岛,管辖范围为山东沿海水域和沿海七地市行政区域内水域,主要承担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保障船员整体权益和维护国家海上主权四大主要职能,并履行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职责。
[2014-12-8 10:02:22]王海宇:现在,我向大家报告一下2014年山东海上安全运输形势。概括说,山东海上安全形势总体稳定。1-11月份,山东沿海船舶进出港达62.2万艘次,同比增长2.3%;货物进出港量达8.1亿吨,同比基本持平,居全国第4位。其中外贸货物5亿吨,占总量的61%,同比下降4.8%;内贸货物3.1亿吨,同比增长13.6%;集装箱123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1%;船载危险货物突破2.2亿吨,同比增长6.2%。旅客运输2548万人次(日均7.7万人次),单日客运量最高达34万人次。1-11月份,辖区发生中国籍运输船舶等级以上水上交通事故7件,事故四项指标均有下降,其中直接经济损失1620万元,同比减少3008万元;死亡失踪3人,同比减少37人;沉船3艘,同比减少1艘。辖区发生各类海上险情103起,同比下降27%。
[2014-12-8 10:03:17]王海宇:下面我简要通报一下今年的几项主要工作。一是着力提升科学监管水平。2014年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沿海“平安海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海上安全齐抓共管局面逐步形成。新修订的“成山角船舶定线制”和“成山角船舶报告制”经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IMO MSC)第94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实施。划定、公布石岛和靖海湾两处公共避风锚地,新增锚地面积55平方公里,缓解了冬季海上船舶的避风压力,通航环境得到优化。深刻吸取韩国“世越号”事故教训,全面实施客运船舶“五制五关”和船载危险品“六问六控”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研究编制《客运船舶安全监管工作指南》和《客滚船单船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四客两危”船舶安全大检查活动,组织中韩客货班轮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实现载客10人以上船舶的全程动态监控。今年以来,组织实施船舶安全检查2995艘,查处缺陷19235项,禁止船舶离港156艘次,实施行政处罚909起;加强对船籍港船舶监督管理,全面推行小型客船、小型油船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山东籍船舶省外滞留26艘次,滞留率4.5%,连续四年下降。
[2014-12-8 10:05:55]王海宇:近年来,山东沿海海运危险品运输呈现“多”、“快”、“高”的突出特点。“多”是指危险货物种类多、码头多,目前辖区运输的散装危险货物达170余种,包装危险货物超过1600种,危险货物码头165座;“快”是指危险货物运量增长快,继2011年突破亿吨大关后,今年前10个月已达到2亿吨,年均增长20%,危险货物总量稳居全国前列,而且预计这种增长趋势还将继续。“高”是指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运输风险高,2014年山东沿海危险品船舶进出港共计26505艘次,也就是说每天有近80艘船舶承载着约60万吨危险货物进出山东沿海港口,每天还有约60万吨危险品通过成山头进出渤海海域,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人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面对辖区危险品种类、数量双增长的新态势,我局实施了船载危险货物“六问六控”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了船载危险货物风险管控闭环管理模式。主要内容是依托“6W”风险预控理论,即“什么人(Who)应在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对什么环节(Which)中的什么风险(What)采取什么样(How)的管控措施”,将货物、环境、码头、船舶、人员、防备六个因素纳入风险评估内容,及时发现影响船载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关键环节,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有效预防事故或险情发生。“六问六控”长效机制的实施,在保障危险品安全、便捷运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山东沿海未发生海运危险品重特大事故。
[2014-12-8 10:08:23]王海宇:二是着力提升海事公共服务水平。主动服务山东蓝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省电子口岸建设,深化口岸部门协作,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积极试行水上水下施工区域通航环境影响论证,促进沿海港口建设快速发展,保障了30万吨级矿石船、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油轮、世界最大19000箱集装箱船、15万吨级液化天然气船舶安全靠泊;开展“全天候”港口研究,建立了港口、引航和海事三方联动保障机制,提高了港口雾天通航效率,青岛港等重点港口的疏港效率由每小时19艘提升到26艘,受到马士基等世界知名航运企业的称赞,增强了我省沿海港口的竞争力。为“西太海军论坛”等军事演习以及国际国内帆船赛事提供海事保障服务;协助举办2014年中国(日照)航海日活动,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员服务与发展”等主题论坛,对于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航海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主动联合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印发《山东省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方案》,组织开展以“安全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70次,培训学生17000多名。
[2014-12-8 10:10:56]王海宇:今年,我局大力推进“船员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向省政协提交的《关于全面提升船员素质、打造山东海员强省的建议》提案得到回应,为全面深入推进船员素质提升工程创造了政策环境。近年来,山东船员队伍快速增长,到目前为止,在山东注册的海船船员达到11万人,占全国的18%,其中山东籍船员9万多人,是名符其实的海员大省。海员外派业务呈持续发展态势,2014年辖区外派海员2.2万人,年创汇超过4亿美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明显,不仅解决了2万多船员的就业,还带动了船员服务领域相关产业发展,至少改善了50万人的生活;今年,我局答复船员各类咨询5万余件,处理船员维权投诉116件,有力维护保障了船员合法权益,赢得了船员和社会广泛好评。
[2014-12-8 10:08:23]王海宇:我局还认真履行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职责,着力加强海上搜救社会力量建设。组织开展了骨干社会力量搜救技能培训,为长岛东山海上应急协会等社会志愿者配发36万元的救助装备。争取国家海上搜救奖励资金52万元,下发省级奖励资金26万元。完成《山东省海上搜寻救助办法》后评估和《山东省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更新海上搜救专家库。今年以来,成功应对台风、寒潮、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组织搜救行动103起,及时处置“威龙5”轮沉没、“金泰66”轮与“中远渔2”轮碰撞等重特大险情,成功救助634人,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5.8%,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
[2014-12-8 10:10:26]王海宇:三是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局认真贯彻上级要求,主动调整下放行政事权38项,及时将各项取消、减免措施落实到位,并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和电子政务建设。目前,山东海事局政务审批事项的网上申办率、无纸化办理率分别达到90%和70%。船员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证书办结,早一天拿到证书可能就多一份工作机会。为此,我局提出缩短办证时限的服务承诺,原来15个工作日和10个工作日的压缩为5个工作日,7个工作日的压缩为3个工作日。同时,我局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率先对海员外派机构实现有船员业务的无纸化办理,即“网上申请、全程网上流转、证书邮寄”,实现了船员需求迫切的在船办证和异地办证。文化引领,品牌先行。我局积极推行政务窗口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涌现出“全心政务”、“海纳百船、至诚致远”、“政务办理全天候、海事服务365”、“海事巾帼111”等一批基层政务服务品牌。我们深深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新闻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大家一如继往的关注、支持海事工作。谢谢大家!
[2014-12-8 10:12:08]陈强: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14-12-8 10:12:45]记者:今年我国政府向国际海事组织提交了修订“成山角船舶定线制”和“成山角船舶报告制”两个提案并获得通过,这“两制”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2014-12-8 10:13:06]张亮: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您刚才提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但我想力争用普通的言语,向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我想从这么几个方面:第一,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两制。普通人可能认为大海比较辽阔,在海上可以随便航行,那哪儿都能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受制于气候特点、以及沿海地区的发展程度,实际上人们在航运的实践过程中,逐渐会摸索出一个大家公认的一条航线,大家都按这个航线航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在沿海地区一些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区域,就会逐渐成为各条航线的交汇区,也成为船舶同行的密集区,随之而来带来事故的隐患就会大一些,经常会发生一些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报告制的含义,就是说当我们的船舶进入和驶出这个区域的时候,都应当向报告区域里的主管机关,这些就是简单的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的含义。简而言之,这就是目前我们航运上流行的规则,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船舶在运行过程中的局面,提高我们的通航效率,消除事故隐患。这是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船舶两制。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在成山头这个区域设置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这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我国南北航行大通道的咽喉要地,同时也是进出渤海湾的唯一的交通要道。这个地方年船舶流量会达到20万艘次,其中商船流量会达到13万艘次。同时这个地方还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是北方唯一的渔场。在渔汛季节,每天有近千艘渔船在这里航行。大家可以想像,如此庞大的商船和渔船在这里混杂在一起,也成为我们山东乃至北方在水上交通事故最为密集的区域。除了船舶流量的因素,成山头这个地方还是我国著名的雾区。在每年的春秋交界的地方,这个地方的雾气非常大。冬季又是大风横行的季节,我们观测八级以上的天气可能会达到128天。这个地方整个通航的环境比较恶劣。也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水上交通事故高发。我国一直很关注这个区域的水上交通安全,从1991年开始,我国交通部就在以国内立法的形式,首先出了一个规范性文件,对航行这一区域的船舶进行调整,就是我们现在成山头定线制的雏形。但是当时受制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我们对这一块区域无法实施动态监控。由于定线制是在海里,距岸20公里的范围,普通人看不见、也听不着。所以说这一段时间,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船舶的违章率是非常高的。到1996年的时候,交通部投资了3600多万元,在中国建设了第一个船舶管理中心,船舶管理中心就是使用雷达这种手段,对海上船舶的动态进行监控,就好像给我们海事的管理人员加装了千里眼、顺风耳,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海上船舶的动态,也能跟船舶进行沟通,指导船舶如何安全航行在这一区域。到2000年左右,我们把前期的工作实践,经过总结、提炼经验,然后上升到法制的层面,我们在1999年向我们的国际海事组织提交了一个议案,就是要求在成山头这个区域设立一个国际备案的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这是我们今天对记者朋友提到的成山头定线制的来历。成山头定线制经过批准以后,于200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来讲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在国际海事组织备案的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它生效以后,应当说对这一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局面带来非常大的改观,我们也有一个统计数字,就是定线制生效前后,在这一区域的船舶事故明显下降,下降了接近88%。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经济的发展,船舶大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型船只一个是吃水深,原来我们比较靠近岸边,它自然要往东移,航经深水区域。同时由于近岸渔船活动比较频繁,为了躲避这些渔船,大船也会自动向东航行,来避开这些繁忙的区域。因此到2000年以后,我们陆续发现,在船舶定线制以东的区域的传播数量大幅度增加,在2005年大家知道发生了一起很大的交通事故,长达280多米,这是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生最大的事故。2010年以后,中国交通部又委托山东海事局,对定线制进行了后评估和研究,提出改进的方案。一直到我们从2012年开始,陆续开始向航行安全分委会提出我们的提案,逐渐上升到海上安全委员会,一直到今年成山头新的定线制正式获批。刚才王局长已经介绍,将于明年7月1日起开始运行。修订后的定线制在原有定线制的东部增加了一个新的定线制,一直延伸到了距我国领海基线24海里的毗连区,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距岸较远的船舶定线制之一。本次修订将极大地改善原有船舶定线制东北水域的通航秩序,有效降低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报告制的修订主要是利用现有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信息功能来减少需要强制报告的商船数量,以减轻航经该水域的船舶报告负担,从而增强船舶的航行安全,提高监管效率。
[2014-12-8 10:25:08]记者:山东省自“平安海区”建设开展以来,取得了什么成效?
[2014-12-8 10:26:25]王海宇:海上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涉海单位和社会各方的齐抓共管。“平安海区”建设,简单说就是共建“合力保平安”的工作机制,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海上交通事故。2013年4月,我局联合全省近300家港航单位共同启动“平安海区”创建活动,主要内容是:倡导“一个理念”,建设“六个平安”。即:大力倡导“平安是福”的海上安全文化理念,努力建设平安高效港口、平安航线、平安船舶、平安渡口、平安旅游和平安水工。创建活动成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安海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创建活动启动来,得到辖区港航企业及有关单位的积极响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并逐步实现了从点到面的拓展。特别是今年4月,在省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山东沿海“平安海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由省安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形成了“政府主导、政企合作,行业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沿海各地市政府也成立了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参与的创建组织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深入促进了创建活动的纵深开展。今年,还组织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协助举办“中国.日照航海日”活动、举办了11.24特大海难事故安全警示日活动、开展了海上交通安全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关爱海上生命、关注海上安全”的社会氛围,“平安是福”的安全文化理念渐入人心。二是“合力保平安”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今年5月,“平安海区”创建活动办公室成立,设在山东海事局,成员由省安监、交通、渔业、救助、旅游等部门组成;7月,我局组织召开了“平安海区”创建活动办公室第一次会议,各成员单位交流了创建进展,就合力创建“平安海区”形成共识,研究确定了下半年主要任务分解。今年,我局与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开展了商渔船防碰撞事故专项工作;与省安监局、气象局联合开展恶劣气象预警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海上预警网络;组织召开环渤海直属海事局联动会议,共同加强区域海上联动执法;与北海救助局、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加强人员交流,强化应急联动;11月,组织召开交通运输部驻单位暨大型港型航企业联席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创建活动;今年,活动办还组织对沿海各地市的创建活动进行了督查。总的来看,“六个平安”建设稳步推进,合力保平安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2014-12-8 10:30:28]记者:今年交通运输部和教育部联合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我省也在行动,社会各界都很关注,请问明年是否还要开展此项活动?
[2014-12-8 10:30:45]王海宇: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今年算是启动年,各级海事机构共组织进校园活动70次,培训学生1.7万名,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为认真做好此项工作,按照两部部署要求,我局与省交通运输厅、教育厅联合制定了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方案,自明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活动以“安全伴我成长”为主题,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水上安全主题教育。各地交通、教育、海事部门组织开展水上安全知识教育进课堂活动,讲授水上安全常识和航海知识,让广大师生熟悉、掌握水上求生安全知识和自救基本技能。二是开展水上安全知识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编制印发《水上安全知识手册》读本,开展“水上安全知识”有奖答题,努力推动水上安全知识教育进教材、进社区、进家庭。三是开展“学生渡”模拟逃生演练活动。针对经常乘坐客渡船的学生,组织开展水上救助应急培训、模拟客渡船逃生演习等,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技能,同时确保学生渡的安全。四是开展“海事开放日”活动。组织学生、家长、教师观摩水上救生演练、参观海巡船、航海博物馆、海上搜救指挥中心等,丰富航海知识,培养航海兴趣,增强海洋意识。五是组织开展水上安全志愿者服务活动。发动各地交通港航单位、航运企业和航海院校,在学校、社区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航海经验丰富的教师、海员、海上搜救志愿者进学校讲座授课;配合当地社区,排查周边危险水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配备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设备,指导水上救生演练。通过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切实提高学生水上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建立由交通、教育、海事等部门主导,学校、社区和家庭联动,港航单位、航运企业、航海院校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水上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2014-12-8 10:33:11]记者:今年四月份,韩国“世越号”发生海难,举世震惊。请问我省在此以后对客运船舶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
[2014-12-8 10:34:26]刘波:4月16日,载有475人的“世越号”轮在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20公里处浸水沉没,造成313人遇难,142人受伤。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防止客运船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山东海事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全力做好客运船舶安全管理,确保辖区客运安全:一是将事故情况通报到辖区每一家客运公司,督促公司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和客运船舶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抓好船舶、设施和码头的建设与维护,夯实客运船舶管理基础。山东海事局今年向省政府报送了《关于促进山东沿海客运安全发展有关建议的报告》,推动威海市政府出台了《威海市旅游船舶安全管理办法》。总结威海、日照两地试点实施经验,在辖区全面推广实施小客船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指导和帮助,形成了“十个一”、“一五九”、“0532”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模式,全省共36家小客船公司初步实现了安全标准化管理,公司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二是研究编制《客运船舶安全监管工作指南》,建立了安全管理责任网链机制等7项工作制度,细化2012年实施的客运船舶“五制五关”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实施要求;制定发布《客滚船单船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包括四大类三级44项的指标体系。初步建立了涵盖“一项长效机制、一系列工作制度和一套评价指标”的客运船舶安全监管体系,客运船舶安全监管科学化、精细化、系统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年未发生一起客运船舶海上事故,确保了辖区2600万旅客安全便捷出行。三是连续第六年开展客运船舶安全大检查活动,在旅游旺季、国家法定节假日等重点时段,针对性地加大一线执法力量,全面分析客运船舶日常运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加大整改落实力度,切实避免船舶带病营运,今年共实施客运船舶安全检查1359艘次,滞留60艘次。对沿海载客10人以上的客运船舶,通过VTS、CCTV、AIS、GPS等现代化手段实施全程动态监控,当海上实测风力在七级以上或遭遇大雾等恶劣气象海况时,对客运船舶实施禁限航。四是自2014年9月9日起至2015年7月31日部署开展中韩客货班轮运输安全专项整治,我省中韩客货班轮9艘,占全国的64.3%。海事部门加大对风险等级高的船舶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和检查频次,强化对船员应变能力和实操能力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经营公司、管理公司的日常监督检查,帮助和指导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督促公司开展“系固手册”评估和建立恶劣气象开航配套制度;联合港航、船级社等部门共同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代表部局连续第三年与韩国主管机关联合对8艘中韩客货班轮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发现缺陷34项。目前,山东客运船舶770艘,其中载客10人以上343艘,最大载客定额达2160人,年运输旅客2600万人次。为确保旅客安全便捷出行,山东海事部门将始终把辖区客运船舶安全作为海上安全工作的“牛鼻子”,依靠各级地方政府,联合港航、船检等部门,全面推进客运船舶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打造客运安全监管品牌,逐步实现客运船舶安全基础牢固、责任落实到位、人员敬业适岗、工作机制健全,确保不发生有海事监管责任的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客运船舶群死群伤事故。
[2014-12-8 10:38:23]您好,我想问一下,咱今年1-10月份,外贸货物5亿吨,同比减少4.8%,这个有货物的具体分析吗?比如说外贸货物大宗货物占多少,有这样具体的数据吗?
[2014-12-8 10:39:11]王海宇:因为我们山东的港口,外向型非常明显,我们以前外贸统计,大约占2/3,接近七成。今年的外贸运输同比减少4.8%,这跟整个的经济环境有关。但是内贸运输还是有比较大的提升。因为海上货物运输也是一个方面的体现。
[2014-12-8 10:41:08]陈强: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山东海事局宣传处马桂山,电话:0532-89078215,18853280100。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