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2014-8-19 15:02]鲁网: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民委负责同志发布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有关情况。
[2014-8-20 15:00:00]陈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省政府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为迎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召开,经省政府批准,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9月20日至22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举办。今天,我们邀请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秘书长、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马银平先生和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田立新女士,向各位介绍本届运动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首先,请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马银平先生介绍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基本情况。
[2014-8-20 15:02:10]马银平: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各位今天来参加由省政府新闻办组织,省民委、省体育局和山东中医药大学联合召开的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真诚地欢迎,对各位朋友多年来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代表省民委和省体育局将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14-8-20 15:02:10]马银平:一、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基本情况。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5年8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为顺利完成我省的组团参赛任务,经省政府批准,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4年9月20日至22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举行。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为宗旨,本着“务实、节俭、隆重、热烈”的原则,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及,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参赛项目水准,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竞技水平,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迎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胜利召开。全省17市、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大学19个代表团报名参加,总报名人数1277人。运动会设有珍珠球、毽球、蹴球、射弩、陀螺、押加、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10个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竞赛项目运动员605人,分别是珍珠球60人,蹴球60人,毽球62人,射弩33人,陀螺21人,押加49人,板鞋竞速126人,武术54人,民族式摔跤25人,民族健身操129人,表演项目13个,运动员297人,台前表演人员401人。除各代表团报名人员外,运动会各类保障人员497人,其中,组委会工作人员70人,裁判员158人,各单项仲裁及大会仲裁共35人,安保人员38人,志愿者100人,组委会、各代表团等车辆驾驶人员预计100人。
[2014-8-20 15:06:22]马银平: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全省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省民族团结和友谊的盛会,既是对我省民族传统体育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迎战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一次赛前热身赛、选拔赛,还是贯彻实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具体实践,必将对锻炼和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优秀人才,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规范和提高民族体育水平,促进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民族经济和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工作得到了省政府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王随莲副省长任主任,省民委主任马文艺、省体育局局长张松林、省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卢杰、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于富华任副主任的第九届山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为办好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们自去年开始着手筹备,先后举办了武术、毽球邀请赛和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练员培训班,制定了竞赛总章程、单项章程以及工作方案,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和全省筹备工作会议,各市也积极进入备战状态。
[2014-8-20 15:06:22]马银平:二、全国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概况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国际上,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已打破国家和民族的界线成为人类共同的语言,在促进人类团结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工作领域的诸多活动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堪称是最早起步又最具连续性的活动。新中国一成立,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1953年,我国举办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即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首届全运会还早6年。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地方承办,每四年举行一届,截至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明文规定“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以及为运动会题词,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表明民族问题在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55个少数民族都派出代表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标志着我国各民族地位平等、和谐发展。由于国家的支持和各省区市的共同努力,该项赛事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业余性等特色,已成为全国很有影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之一,成为承载着重要政治任务的特殊的体育赛事,成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形式,成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种集中展示,在发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各族人民身体素质,促进各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4-8-20 15:09:15]马银平: 2011年,国务院开始清理和精简全国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经过近两年的调查研究,2013年10月,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文,停办、合并和更名了一些运动会,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最终被保留并继续举办的为数不多的运动会之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之所以被保留,就是因为它不同于其他运动会,也就是说它有存在的特殊意义和作用,首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对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集中展示,是其他运动会所没有、所难以取代的。其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宣传民族政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阵地,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国内外影响广泛,它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赛会本身,其他赛会难以替代。
[2014-8-20 15:10:45]马银平:从我省情况看,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72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75%,流动人口120多万人。我省少数民族从事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群众基础广泛,既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也是沟通情感、加强交流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经历了“从挖掘到整理、从推广到普及、从普及到提高”三个阶段,发展很快。自1985年,举办山东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并形成每四年举办一届的惯例。我省还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回民中学等地设立了10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在济南大学开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并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培训班,不断培养、造就少数民族体育人才,挖掘、推广、普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2014-8-20 15:11:55]马银平:三、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同于现代竞技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珍珠球:来源生产劳动--采珍珠,是满族人民传统的体育项目,现为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珍珠球是在有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的场地内进行,双方运动员各7名,比赛具有很能高的观赏价值。蹴球:是从我国古代“蹴鞠”运动发展而来,在满族、蒙古族、回族中较为流行。蹴球比赛是在一块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进行,分两队进行比赛,每队两名运动员。蹴球运动举止文雅,变化多端,极富情趣。射弩:比赛分立姿和跪姿两种,均无依托,以射中的环数计算成绩。在我国南方的瑶族、傈僳族、怒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着使用弩的悠久历史,他们不仅用弩狩猎,而且将弩作为装束和定情的信物。陀螺:在佤族、壮族、瑶族等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已久,玩法多样。陀螺形状各异,最大的可达四、五斤重。比赛时用鞭绳缠绕陀螺,互相旋转击打,互撞之后,以陀螺旋转时间较长者为胜。押加:又称大象拔河,藏语叫“浪波聂孜”,意为大象颈部技能,在藏区这一项目最普及,故称之为藏式拔河。本项比赛只限男子参加,按体重分级别比赛。毽球:又称踢毽子,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在中国流传很广。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毽球起源于中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少数民族毽球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手毽演变而来,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以先得15分者为胜一局。武术:深受各族人民喜爱,且各民族均有自己独特的套路和风格,主要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和攻防五个类型。板鞋竞速: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板,以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2005年,板鞋竞速项目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2014-8-20 15:14:22]马银平:民族式摔跤:1953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始,摔跤就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特点鲜明,不仅具有高度的技巧,而且常常伴以歌舞、音乐配奏,把竞技和娱乐结合在一起,既是文化娱乐活动,又有益于强身健体,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受少数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民族健身操: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之一,已成为民族体育和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地域分布及文化特点,动作和节奏有的舒缓轻柔,有的雄浑,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民族性格,突出了健康性、观赏性和体育性。
[2014-8-20 15:15:45]马银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趣味,在这方面是其他体育运动会无法比及的。今天,经省政府批准的每四年一届的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成为我省各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参加人数均超过往届,规模空前。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协助,特别是通过各位记者的采访和新闻媒体广泛深入的宣传,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一定能够开成一个民族体育的盛会,民族团结的盛会!谢谢大家!
[2014-8-20 15:16:02]陈强: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2014-8-20 15:16:22]记者:山东中医药大学作为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承办单位,前期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准备情况如何?
[2014-8-20 15:16:42]田立新: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山东省体育局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9月20日至22日在我校长清校区举行。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东中医药大学改革发展的省委、省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交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既是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肯定,也是对学校体育运动水平和学校组织管理能力的检阅。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和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的整体署,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把本届运动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筹备工作方案,成立了筹备工作委员会,设立了秘书组、宣传组、竞赛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等8个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学校党委书记于富华同志提出了“举全校之力,当好东道主,办好民族运动会”的目标,要求将承办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事关民族团结、事关学校形象的大事来精心谋划,狠抓落实,精益求精,务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学校按照“工作部署精细化、工作进度节点化、工作目标责任化”要求,细化方案,明确任务,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目前赛前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学校各类体育场馆总使用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综合训练馆主建筑共三层,设有专门的武术场地。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场馆、器材管理制度,配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对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为高标准完成好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项任务,学校先后对综合田径场和训练馆进行了相关的维修,对相关的辅助训练设施进行了补充,并新近了一大批训练用品和体育器材。通过对学校田径场、训练馆进行整修,不断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日常维护,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比赛场地和设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完善,具备承办大型体育活动的条件和能力。山东省第九届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体育场举行。开幕式结束后在主体育场进行表演项目比赛。竞赛项目除摔跤项目9月7日在菏泽郓城宋江武校提前进行比赛外,其他项目均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进行。民族健身操、武术项目安排在综合训练馆2层,毽球项目安排在综合训练馆1层,射弩项目安排在综合训练馆负1层,板鞋竞速安排在田径训练场,珍珠球项目安排在塑胶篮球场,蹴球项目安排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陀螺项目安排在室外排球场,押加项目安排在田径训练场跑道。山东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的优势,坚持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注重民族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努力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积极培养少数民族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被教育部批准为招收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把武术作为学校传统的体育项目,列入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和大学二年级专项课,从1985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比赛金牌75枚,省级比赛金牌112枚。2012年3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落户学校,中医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碰撞出绚丽的火花,产生了更加积极的影响。承办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交给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把本届民族运动会办成富有时代特色、体现运动水平、展示良好风貌的民族体育盛会和民族团结盛会。同时,也希望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给予我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理解支持!谢谢大家!
[2014-8-20 15:22:45]记者:“务实、节俭、隆重、热烈”是山东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办会原则,请问马主任,我们在勤俭办会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014-8-20 15:23:00]马银平: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们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中央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精神,坚决执行今年七月省政府颁发的《山东省体育竞赛管理办法》,运动会期间不安排欢迎宴会,不发放纪念品,严禁相互宴请。严格食宿标准,严格控制用车。为节俭办会我们采取了以下四项主要措施:一、简化开幕式和闭幕式。开幕式时间控制在60分钟之内,开幕式不安排团体操及歌舞表演,为烘托热烈祥和的气氛,表演项目在开幕式入场时进行台前表演;开幕式所有参加表演项目演出的人员均为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没有专业演员,更没有明星大腕。闭幕式控制在40分钟之内,只请参赛单位代表、裁判代表和部分赛会工作人员参加,人数控制在200人之内,闭幕式上只颁发团体奖,并对本届民运会进行简短总结。二、压缩表演项目。对各地上报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项目,在鼓励各地上报的同时与往届民运会不同,我们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压缩了部分表演项目。三、压缩参会住宿人员。我们本着节俭办会的原则,对参会人员能够缩短驻会时间的尽可能缩短驻会时间,对于能够不住宿人员尽可能不安排住宿。组委会、单项竞委会工作人员、裁判员、志愿者等在保证比赛的情况下,压缩了15%以上,并对各代表团的随团人数进行严格限制,最大限度降低赛会运行成本。四、赛会安排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现有的体育场馆内,主要由于该校体育场馆设施比较齐全,不需要进行大的投入,这也是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作为承办单位的重要原因。赛会所用的器材,我们尽量调拨使用,无法满足要求的,就采取租赁的形式,尽可能不购置新的器材。
[2014-8-20 15:27:04]陈强:各位记者朋友,真诚感谢大家对我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宣传和报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希望各媒体能够积极宣传好这届运动会,并对运动会的开幕式和各项重要赛事给予充分关注和报道,为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