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暨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情况发布会

2014-07-17 10:1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4-7-17 10:08]鲁网: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经信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暨电力迎峰度夏工作。

[2014-7-18 10:00:00]王世农: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负责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的省政府职能部门。山东是工业大省、用电大省,大家对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形势以及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十分关心。今天,我们邀请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主任郭述禹先生、副主任王万良先生,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暨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首先,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郭述禹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14-7-18 10:02:20]郭述禹: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向与会的新闻媒体,并通过你们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全省经信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把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暨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经信系统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积极应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前缓后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工业增长略低于预期,但总体仍处于合理区间。

[2014-7-18 10:03:50]郭述禹:一、上半年工业运行主要特点。总体看,我省工业运行同全国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具有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阶段性特征。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高于全国(8.8%)1个百分点。从轻重工业情况看,重化工业小幅回调,消费品工业振荡微升,主要经济指标上半年好于一季度,预计下半年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将好于上半年。

[2014-7-18 10:04:34]郭述禹:(一)工业生产前缓后稳,增长结构优化。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从3月份后增加值增速连续回升,上半年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全省41个行业有3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占92.7%,比一季度提高9.8个百分点;重点调度的120种产品有65种产量同比增长,占54.2%,比一季度提高4.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上半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工业高2.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发展较快。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产业收入增长20%以上。工业先行指标回升明显。上半年,全省工业用电量完成15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

[2014-7-18 10:06:30]郭述禹:(二)工业产品销售、效益稳步提升。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8.1%)高2.4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达到98.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近5000亿元,占社会零售总额的8%;打造“好品山东”网络营销服务平台,目前工业企业有1万多户入驻。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307.1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占全国的比重为14.5%。41个行业中有30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占73.2%,增长面比一季度扩大4.9个百分点。

[2014-7-18 10:08:30]郭述禹:(三)工业转型升级取得进展。为加快我省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省政府正在制定20个工业行业转型升级行动实施方案,已对造纸、轮胎、纺织服装、食品、医药5个行业方案进行了研究、论证,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上半年,技改投资增长24.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比固定资产投资高7.1个百分点。全省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4686项,已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98.7亿元,占研发经费总投入的71.6%,其中完成项目1270项, 423项实现产业化,预计新增主营收入248.4亿元。

[2014-7-18 10:09:45]郭述禹:(四)两化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上半年,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到3600亿元,增长15%以上。出台了扩大信息消费、两化融合专项行动方案、“智慧山东”、“宽带山东”等一系列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全省网民规模达到4329?万人,居全国第二位。云计算产业加快推进,实施各类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集约配置,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医疗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上线运行。

[2014-7-18 10:10:11]郭述禹:(五)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企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重点物流企业及园区达到68家。软件信息服务业增势良好。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达到2392家,从业人员24.1万人。1-5月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048亿元,增长31.8%。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工业设计迅速发展。目前我省节能环保服务公司数量达到1200多家,其中通过国家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达到282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2家。

[2014-7-18 10:11:02]郭述禹:(六)企业管理和降本增效深入开展。大力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发布20项“第三届山东省企业管理奖”。深入开展行业对标助推转型升级专项行动,组织家纺、服装、食品、电子信息、医药、造纸、电力等行业专项对标,现场观摩了鲁泰集团、西王集团、浪潮集团、齐鲁制药、泉林纸业、黄台电厂等6家标杆企业,对标企业近1000家。通过对标发挥了标杆企业在管理、创新、品牌、效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有力提振了广大企业应对困难、加快转型发展的信心。

[2014-7-18 10:12:32]郭述禹:二、当前全省电力供应和迎峰度夏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发电装机7737.1万千瓦,其中火电7049.6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91.1%,风电559.8万千瓦、水电107.7万千瓦(含泰山抽水蓄能1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15.9万千瓦,省外来电750万千瓦。从我省电力供需形势看,预计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在6.5%左右,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6300万千瓦。今年我省新增统调装机较少,省外来电没有新增,用电高峰期全网存在600万千瓦的供电缺口。1-6月份,我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20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6%。省内发电机组完成发电量1787.2亿千瓦时,增长4.1%,接纳外来电量241.4亿千瓦时,增长1%。5月底由于气温偏高、空调负荷急剧攀升,对部分企业采取了错峰和有序限电措施。7月16日全省用电负荷达到5446万千瓦,创今年新高。目前用电高峰电力供应保障压力很大。

[2014-7-18 10:13:55]郭述禹:针对今夏电力供应偏紧形势,以稳定电力生产运行、保障居民生活等重要用户供电为目标,以挖掘现有供电潜力、平抑高峰用电需求为抓手,完善协调机制,细化工作措施,确保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可靠有序。(1)抓好电力设备检修维护。加强各类设备检修计划的刚性管理,迎峰度夏前机组全部完成了计划检修工作。(2)实施有序用电期间地市负荷限额和地方公用机组出力挂钩,挖掘地方机组出力潜力,安排用电高峰时段地方电厂增加出力200万千瓦。(3)编制《全省有序用电方案》,按照六级预警调控指标,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涉及公众利益、国家安全的重要用户电力供应,重点压限高耗能、高排放以及淘汰限制类企业用电需求。有序用电的执行做到事前告知、事后通报,坚决杜绝违规拉闸限电。(4)加强煤电运综合协调保障,煤电运各部门通力合作,多储煤、储好煤,做好应对夏季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防范措施,确保度夏期间电煤存得住、管得好,煤炭质量有保证。目前全省主力电厂电煤库存稳定在28天以上,能够满足夏季发电需要。

[2014-7-18 10:15:25]郭述禹:三、当前工业运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目前,国内外市场有效需求依然不旺,工业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市场需求回落与产品供大于求并存仍是主要矛盾。6月份,全省工业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下降0.9%和1.3%,已分别连续29个月和26个月下降,表明工业产品总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今年主要受投资减缓和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影响,钢铁、煤炭、建材等价格持续低迷。工业产品出口虽然有所回升,但仍处于恢复性状态,开拓国际市场面临很大困难。(二)工业盈利水平回落,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7.4%,比主营收入增幅低3.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5.7个百分点。一是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升。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12.8%,增幅高于主营收入2.3个百分点。二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大幅上升。1-5月全省工业企业三项费用分别增长9.9%、9.8%和17.4%。三是两项资金占用明显上升。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和产成品存货分别增长17.1%和22.7%,增幅分别比一季度提高2.0和9.6个百分点。四是亏损企业亏损额明显增加。工业企业亏损面为7.51%,同比提高0.6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58.2亿元,同比增长5.5%。化工、炼化、钢铁、煤炭等行业占到近一半。

[2014-7-18 10:19:11]郭述禹:(三)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一是企业普遍反映资金面较为紧张。企业目前贷款满足率仅为65%左右,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二是融资成本高企。从各地反映情况看,有些企业贷款利率上浮20-30%;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明显推高企业融资成本。三是一些企业间互相担保、连环担保、交叉担保问题比较突出,互联互保带来的风险加大。总体分析,当前我省工业经济运行虽然面临较多困难,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中央及我省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台,稳增长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正在不断聚集。我们既要坚定稳增长促转调的信心和决心,又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扎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完成今年工业发展的任务目标。

[2014-7-18 10:22:21]郭述禹:四、下一步重点抓好的工作。(一)抓好工业运行分析调度和综合协调。一是及时掌握和了解企业、行业状况,提前预测预判工业运行情况,处理好工业增长稳与进、增与减、环保与发展、要素支撑与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关系,稳定行业和企业对市场的预期。二是抓好机组、电网运行调度考核,稳定电煤库存,保障全社会用电需求。加大对成品油供产销情况调度,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三是积极组织银企对接和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困难。(二)积极推动市场开拓。一是紧紧围绕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产销衔接,赢得生产经营主动。二是在国内著名电子商务平台开设山东专区,支持“好品山东”配套建设网络营销支付系统,争取年底平台注册网销企业2万户。三是深入实施多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传统市场,加大开拓东盟、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不断巩固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2014-7-18 10:23:41]郭述禹:(三)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争取尽快出台造纸、轮胎、纺织服装、食品等20个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凝练一批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把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围绕“做大做强一批、调高调优一批、减能增效一批、淘汰关闭一批”的思路,抓好导向计划项目的推介实施,抓好重点技改项目的推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动软件信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四)扎实抓好国家政策项目落地。对接国内省内重点工程,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行业间产能对接、产业上下游配套。支持钢铁、建材、机械、化工行业向服务化延伸,对接铁路建设、城际交通、特高压输电、天然气储备设施等重点项目,提高对重点项目的供应和配套能力。

[2014-7-18 10:23:31]郭述禹:(五)大力加强企业管理。组织实施全省企业家培育计划,发展壮大企业家队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职工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继续开展行业对标活动,引导企业推进科学管理,激发企业内在发展活力。(六)高度重视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确保重点用户电力需求。抓好电力迎峰度夏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加强电网运行调度管理,抓好发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维护,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机组临故修和降出力,全力满发稳供。加强与兄弟省市沟通联系,确保750万千瓦省外来电稳定可靠输送。深入扎实做好有序用电工作,加强供用电形势监测分析和预警调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用电需求走势,提高负荷预测准确度,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各项应急准备。严格执行《全省有序用电方案》,确保居民生活、重要用户及高新产业电力可靠供应。借此机会再次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谢谢大家!

[2014-7-18 10:29:31]王世农: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2014-7-18 10:29:51]记者:郭主任您好,刚才您介绍了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和电力迎峰度夏情况,请您再介绍一下我省作为工业大省,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

[2014-7-18 10:30:10]郭述禹: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以加快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发展为目标,着力推进工业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工业总量和效益不断迈上新台阶,工业总量居全国前列,可以说,山东工业是我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战场。(一)工业总量居全国前列。2013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42万亿元,占GDP的44.3%,占全国工业的十分之一,列广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收入13.2万亿元,利税1.37万亿元,利润8508亿元,均居全国第1位;其中,工业利润占全国的13.5%,连续10年保持领先。(二)产业体系较为完整。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省工业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供应业3大门类、41个大类行业和197个中类行业中均有分布。在国家重点统计的400多种工业产品中,我省有110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前3位,其中46种产品居第1位。(三)骨干行业和企业竞争优势较强。2013年,全省轻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信息6个行业主营收入均超过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1%,其中轻工、化工、机械(含汽车)3个行业突破2万亿元。高档机床、轨道交通、海工装备、石油机械、大功率发动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明显。2013年主营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36家,其中过千亿元的企业增加到10家。(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17%,比“十一五”末提高0.34个百分点。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技术研发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4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8家,均居全国前列。全省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而不强,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能源、环境制约的矛盾突出。我们要着眼于更高层次、更广视角参与国内外竞争,推动我省工业由大变强、凤凰涅槃,实现转型升级新跨越,打造山东工业新优势。我看在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方面的重点是:通过大力培植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幅度提高工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转移长线产能、改造低效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更好发展腾出资源、环境和市场空间。根据我省工业实际,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是:培植发展5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14个传统优势行业,化解淘汰6大领域低效落后产能。一是培植发展5大新兴产业,就是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专用成套设备、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攻克关键技术、技术核心竞争力、膨胀产业规模为主攻方向,尽快形成我省工业增长新引擎。二是改造提升14个传统优势行业,就是调整优化升级造纸、食品、纺织、服装、汽车、农机、水泥、玻璃、卫生陶瓷、钢铁、有色、轮胎、石化、煤化工等传统行业。对基础扎实、质效下降的行业,以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完善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加快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进一步巩固扩大竞争优势。对产能过剩、消耗较高、效益偏低的行业,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削减总量,优化存量,提高产能利用率。三是化解淘汰6大领域低效落后产能,就是以制定和执行能量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为重点,通过经济、技术和市场手段,加快转移、改造和淘汰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6大领域中一些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产能、生产线和装备,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2014-7-18 10:35:22]记者: 王副主任您好,我省今年电力供应偏紧已成定局,请展望一下今后几年我省电力供应的走势,谈一谈应采取什么措施做好全省电力供应保障工作?

[2014-7-18 10:35:52]王万良:根据当前经济运行和电力需求走势,预计今年全省电力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用电量4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6700万千瓦,增长10%;统调最高用电负荷6300万千瓦,增长11%,可能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今年我省新增装机少,省外来电也没有增加,新增供电能力明显滞后于用电需求增长。迎峰度夏期间,全省统调装机容量预计达到5600万千瓦,扣除机组临故修、降出力400万千瓦,预留旋转及事故备用250万千瓦,全网可调出力4950万千瓦;加上750万千瓦省外来电,统调最大可用出力5700万千瓦,用电高峰时段存在约600万千瓦的供电缺口。若局部地区较大机组故障掉闸或省外电力输送不足,缺口可能进一步增大。一是夏季天气复杂多变,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今年气象部门预计夏季将出现持续高温炎热天气,空调负荷可能突破1500万千瓦。夏季电力设备负载重、机组运行真空低,临故修、降出力也将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另外,夏季雷雨大风等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多发,也将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二是部分地区电网薄弱,供电安全可靠性较低。区域电网因负荷增长快、内部机组少、受电能力不足等,一旦内部关键输变电设施故障或机组掉闸,极易出现供电紧张局面。配网自动化水平和发展状况相对落后,农村电网构架薄弱,输变电设备陈旧,线路超载严重、供电可靠性差等问题仍然存在。三是电网运行环境日趋复杂,调峰压力越来越大。全省高峰负荷年均增长约600万千瓦。从明年发电装机平衡情况看,全省供电缺口将达到1000万千瓦。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一是加大实施外电入鲁战略。锡盟—济南和榆林—青岛、鄂尔多斯—济南三条长距离输电工程已分别通过国家核准和开始工程前期工作。三条线输电2200万千瓦。预计锡盟—济南线将于今年9月份动工,2016年9月份供电,输电能力900万千瓦。二是莱芜电厂、胜利电厂等100万千瓦、60万千瓦电源工程加快建设。2015年迎峰度夏前莱芜电厂1台100万千瓦机组将并网运行。这些工程竣工之后,山东电力供应将得到可靠保障。针对今夏电力供应偏紧形势,要以挖掘现有供电潜力、平抑高峰用电需求为抓手,以稳定电力生产运行、保障居民生活等重要用户供电为目标,完善协调机制,细化工作措施,确保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可靠有序。总之要从发供电和用电两个方面加大措施,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发供电方面,一是抓好电力设备检修维护。加强对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的运行监视和维护,最大限度减少机组临故修和降出力。提前做好应对高温、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的准备。组织好抢修队伍、车辆和备品备件,随时准备抢修抢险。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安全隐患整治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破坏电力设施行为,营造发供电良好外部环境。二是加强电网运行调度管理。坚持电网统一调度,严肃调度纪律,严格按照调度指令开停机组、接带负荷,确保全省电力生产运行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积极向国网公司和兄弟省份汇报沟通,确保750万千瓦外电稳定输送。加强新能源并网和调度管理,完善相关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提高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在用电方面,主要是提高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水平。一是保障重要用户电力可靠供应。加强电力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调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用电需求走势,提高负荷预测准确度,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各项准备。二是严格执行《全省有序用电方案》。按照六级预警调控指标,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涉及公众利益、国家安全的重要用户电力供应,重点压限高耗能、高排放以及淘汰限制类企业用电需求。有序用电的执行做到事前告知、事后通报,坚决杜绝违规拉闸限电。三是加大用电服务。充分发挥国网山东公司95598彩虹热线作用,及时解决用户用电困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供电服务。四是深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主动参与电网削峰填谷。加快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升级和终端改造,提高负荷管控水平和有序用电管控能力。五是加强宣传和知识普及。提高广大群众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意识,营造良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社会氛围。

[2014-7-18 10:41:33]记者:郭主任您好,刚才您提到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请您再介绍一下有关情况和下一步的举措?

[2014-7-18 10:41:52]郭述禹:近年来,我省生产性服务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13年全省物流总额171486亿元,同比增长14.1%。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024.8亿元,同比增长8.2%,占全省GDP的比重为7.4%,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8%。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33481亿,增长13.4%,占全部物流总额的77.8%。今年1-5月,软件和信息新增统计企业428家,总数达到2392家,从业人员24.1万人,软件业务收入1048亿元,增长31.8%。同时,我们制定了加快新兴业态发展的相关措施意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总集成和总承包、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新突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年以来我们按照《意见》的要求,着力培育新型服务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下一步我们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是大力促进物流业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加快煤炭、石化、建材等大宗商品供应链平台的建设,推动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升物流园区和企业发展水平,降低社会物流总体成本。二是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支持两化融合专项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组建全省自主可控软件产业联盟,筹建山东省软件交易服务平台,在信息、技术、标准和人才方面为全省软件企业提供服务。三是推动电子商务优化发展。培育我省电子商务群体品牌,以“好品山东”为龙头,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培育20个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完善配套支撑体系,促进电商发展各要素的集聚整合。以家纺、服装、煤机等优势行业为重点,培育50个行业垂直化电商平台和500个企业自营电商平台。四是培育总集成总承包产业。组建全省“总集成总承包”产业联盟,汇集工程咨询、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招标采购、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等环节优势资源,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价值延伸,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水平。

[2014-7-18 10:53:01]王世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宋宪霞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