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省质监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省质监局简政放权情况发布会
[2014-7-15 14:20]鲁网: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7月16日(星期三)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质监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山东省质监局简政放权情况。
[2014-7-16 10:00:00]陈强: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刘德亮先生,向各位介绍省质监局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提速增效、助推市场决定性作用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香港新闻媒体驻鲁分支机构,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首先,请刘德亮先生介绍省质监局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提速增效工作有关情况。
[2014-7-16 10:03:09]刘德亮: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质监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去年10月全省质监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省质监局一手抓食品职能划转和垂管下放;一手抓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关于改善营商环境为小微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小微企业措施36条;梳理质监法律法规53部,清理文件4012个,细化行政处罚事项401项,明确量化处罚阶次1600余个,推出《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和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行为;严肃整治乱服务乱收费等问题,加强了政风行风建设。
[2014-7-16 10:04:38]刘德亮: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活力的要求,近期,省质监局结合刚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经与国家质检总局及省内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和提速增效工作。决定再取消重大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11项,同时进一步推动全省质监系统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和提升服务水平工作。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2014-7-16 10:05:14]刘德亮:一、减少微观干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决定停止实施质监管理制度3项。一是全省停止实施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制度。即取消质监部门定期到企业抽样检验,由企业支付检验费用的监督方式。2013年,全省对21215家企业的28612批次产品实施了定检。取消后,预计每年可以直接给2万家企业减负。进一步改革传统的检验模式,代之以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督抽测和监管方式。
[2014-7-16 10:06:31]刘德亮:二是全省停止实施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制度。即今后的组织机构代码不再进行每年一次的年度检验。将为全省142万余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类组织机构带来方便,并可节省大量社会费用。组织机构代码年检取消后,为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准确性,各类组织机构可以通过“组织机构代码信用信息平台”提交年度报告信息,以满足对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审验需要。
[2014-7-16 10:07:02]刘德亮:三是取消生产许可证产品委托生产加工备案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为应对市场,常常采用委托加工经营方式。原来需要到质监部门登记备案。取消后,将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减少公共服务成本。就目前统计,每年可减少全省300余家生产加工企业到质监部门备案的繁琐和奔波。
[2014-7-16 10:07:47]刘德亮:二、回应社会关切,加快安检机构审批建设。决定取消2项机动车安检机构审批前置条件。一是取消机动车安检机构许可条件—公安部门出具“确认书”制度;二是取消机动车安检机构检验技术人员考核制度。
[2014-7-16 10:08:02]刘德亮:这是我局针对汽车检车难,回应群众诉求、社会关切的又一举措。我们研究发现,与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势头相对应的,是检验机构数量增长的严重滞后。在一些城市,有的地方平均每5万多辆汽车拥有1条检测线,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导致检验排队长、积压多、检车难等矛盾突出。要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加快检验机构审批建设,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检车需求。取消这些条件,对申请设立检验机构的,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批准,审批过程中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2014-7-16 10:08:35]刘德亮:三、取消相关检验、监理机构发展的限制条件,为检验、监理机构发展松绑。决定取消质监管理制度5项。一是取消司法鉴定机构计量认证条件—司法部门出具“行业推荐信”制度;二是取消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人员考核制度;三是取消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条件—环保部门出具“行业推荐信”制度;四是取消资质认定实验室监督评审制度;五是取消注册设备监理师注册登记制度。取消前置条件,降低审批门槛,将为检测、监理机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提高检测、监理机构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制权和资源配置权的控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检测机构市场化、社会化。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权力寻租,降低服务成本,增强认证和监管部门的责任感。
[2014-7-16 10:09:19]刘德亮:四、提速增效,高效便民,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办理时效。在充分调研评估的基础上,决定将全部质监行政许可事项(共20项)一律提速,办结时限在目前已有80%以上的项目达到法定时限50%的基础上,到10月底,全部项目的办结时限一律提速到法定时限50%。
[2014-7-16 10:09:42]刘德亮:为做到高效便民,我们积极推动行政审批改革。一是设立专门生产许可办事机构,将分散在各业务处(科)室的行政许可权全部集中在一个处(科)室运行,集中到政务大厅服务窗口办理,实现“两集中,两到位”和“一站式服务”;二是实现网上平台运作。全部实现网上审批和办理,实现在线申报、受理、咨询、办复、异地证书打印、短信告知、注销和统计,同时对行政许可工作流程进行简化;三是设立网上预先指导功能,远程指导企业修正申报材料,减少企业因材料补正导致的来回奔波;四是98%以上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受理权限委托下放市局,提高办事效率。
[2014-7-16 10:10:22]刘德亮:“时间就是效益”,政府办事提高效率,就能让企业提升效益。比照法定许可时限,压缩50%时限后,工业(含食品相关产品)产品生产许可压缩30天,计量类许可10天,实验室资质认定10天,特种设备类许可15天。根据目前有效证书存量估算,每年将有1000家工业产品生产企业、850余家实验室、600余家计量类许可企事业单位等将获益。缩短办结时限极大节约了申请人时间,使企业尽早投入运营,促进企业创造更多经济价值,解决更多人的就业和创业问题,真正实现高效便民。
[2014-7-16 10:11:34]刘德亮:五、“靴子”落地不走样,简政放权到实处。(一)防止改革悬空变样,确保落实到位。我们坚决杜绝、解决边减边增、明减暗增的改革痼疾,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数字游戏。除了在新闻通报会上进行通报外,我们还通过制订规范性文件,在省政府网站,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晒在公众面前,接受群众监督。
[2014-7-16 10:13:03]刘德亮:(二)放管结合,创新管理方式。简政放权不仅是放权,还需要“放”“管”结合,既要“瘦身”,更要“健身”。在有序推进“放”的同时,“管”也要跟上, “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
[2014-7-16 10:14:22]刘德亮: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我们着手建立质量监管基础数据库,把全省监管的所有工业企业、工商业户按行业分类或产品类别纳入监管数据库,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强化监督抽查和公布力度,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真正让“看不见的手”更有效、让“看得见的手”更有为。
[2014-7-16 10:15:41]刘德亮:(三)不断改革,将简政放权推向深入。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下好简政放权这盘“先手棋”,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及时将国家总局出台的各项简政放权事项落到实处;二是上报质检总局建议修改法律法规对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危化品安全生产多证合一等事项进一步取消、合并或转化管理方式;三是再梳理、再研究,编制行政权力目录,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做到“法无授权即禁止”,让行政权力法制化、规则化、程序化、透明化,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和评判。
[2014-7-16 10:16:56]刘德亮:同志们,大道至简,明政善为。简政放权是件大事,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我们将进一步转变职能、方便企业、服务群众,为优化营商环境作出应有贡献。同时,也欢迎广大企业、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对质监工作进行监督,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还有哪些事项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也请反馈给我们,我们将及时采取措施。最后,真诚感谢广大企业和新闻媒体多年来对质监工作的关心支持!谢谢大家!
[2014-7-16 10:17:16]陈强: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2014-7-16 10:17:38]记者:产品质量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质监部门停止实施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后,将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补位,以确保全省产品质量水平稳中有升?
[2014-7-16 10:18:17]刘德亮:我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定检工作,主要由市、县两级质监部门实施。1994年实施的《山东省实施<产品质量法>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定检法规依据。应当说,定检工作在实施初期,对于加强我省产品质量监督,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定检工作已不适应新时期要求,省局决定停止该项管理制度。
[2014-7-16 10:19:30]刘德亮:下一步,省局将采取以下措施依法履职,做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通过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违规违法曝光力度、严惩违法行为等措施,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义务,并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督抽查制度,积极争取省级和地方财政支持,有计划科学安排不向企业收费的监督抽查活动,加大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切实发挥监督抽查国家监督重要作用;三是创新管理方式,推动建立质监基础数据库。强化监督抽查和公布力度,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提高违法成本,让企业不想违法、不敢违法。
[2014-7-16 10:22:14]记者:刚才通报会提到,质监行政许可事项全面提速,请问质监局采取了哪些举措来保证提速要求?
[2014-7-16 10:23:02]刘德亮:为做到提速增效,我们积极推动行政审批改革。一是设立专门生产许可办事机构,将分散在各业务处(科)室的行政许可权全部集中在一个处(科)室运行,集中到政务大厅服务窗口办理,实现 “两集中,两到位”和“一站式服务”;
[2014-7-16 10:24:29]刘德亮:二是实现网上平台运作。全部实现网上审批和办理,实现在线申报、受理、咨询、办复、异地证书打印、短信告知、注销和统计,同时对行政许可工作流程进行简化;三是设立网上预先指导功能,远程指导企业修正申报材料,减少企业因材料补正导致的来回奔波;四是98%以上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受理权限委托下放市局,提高办事效率。
[2014-7-16 10:26:09]记者:简政放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请问,省质监局下一步有什么规划、打算?
[2014-7-16 10:26:21]刘德亮:确实,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简政放权将是一项长期工作,这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相一致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梳理研究质监行政权力事项,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
[2014-7-16 10:27:29]刘德亮:一是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目前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产品数量较多,我们将结合市场机制建立,进一步研究各种工业产品实施许可的必要性,积极向国家质检总局建议,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如目前正在研究如下产品:人造板、摩托车乘员头盔、水文仪器、电力整流器、橡胶制品、建筑防水卷材、机动车制动液等产品。
[2014-7-16 10:28:44]刘德亮:二是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问题。目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较多,下一步,我们也要研究特种设备许可简政放权问题,并积极向质检总局提出建议意见。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资格认定问题,相邻相近特种设备许可的合并问题,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的许可下放问题等。三是进一步研究计量器具制造许可、实验室认证等社会关注问题,按照精简、效能等原则,进一步提出简政放权意见。
[2014-7-16 10:30:05]陈强: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如果大家还有需要采访的问题,请会后联系省质监局办公室副主任王代路,电话:89012216,手机:18678787266 。
[2014-7-16 10:30:16]陈强:各位记者朋友,真诚感谢各位对省质监局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提速增效、助推市场决定性作用有关情况的宣传和报道,感谢各位为促进我省进一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提速增效工作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我们相信,通过各级政府、广大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社会共治格局,我省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14-7-16 10:31:18]陈强:今天的新闻通报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