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阳光发展生态” 青岛城阳区勇创营商环境新标杆

2021-12-01 14:49: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过去的人防工程审批环节,至少跑3次审批大厅,10个工作日才能办完。现在,我们只去了一次审批大厅,就把所有手续都跑完了,项目能够提前开工!”只跑一次就在青岛市城阳区办完了人防工程审批手续,青岛嘉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建伟竖起了大拇指。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城阳区加快建设青岛中央活力区、幸福新城阳,深入贯彻“项目落地年”工作安排,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让企业家感到舒服的“阳光发展生态”。

  审批服务是检验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城阳区通过部门联合、事项整合和转变方式,将原来的11项人防审批事项减至6项。“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合并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含人防)”,提交材料由25份压缩至15份,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实现前期服务最优、并联审批最简、后续备案最快。截至目前,全区共办理人防合并后审批71件。

  在市政建设审批改革方面,城阳区精简审批环节,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和一个许可证书即可完成多项审批,办理时限由9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城阳区还在青岛市首推告知承诺制改革,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在去年基础上继续扩大实施范围,全区19大项26小项纳入清单,将通常需要几个工作日审批的许可证件,由审批部门进行告知,企业作出承诺后便可在现场拿到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审批效率平均提速50%以上。今年以来,全区通过告知承诺制发放相关许可证5910个。

  “对于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关联事项,我们按链条进行梳理整合,将‘多事多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首批确定‘一事全办’目录36项,第二批确定‘一事全办’目录51项,逐一编制服务指南。”城阳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心综合协调科科长刘铁军介绍。今年以来,城阳区共提供“一事全办”业务咨询和办理服务1262件次。目前,正在梳理第三批“一事全办”目录,拟于近期公布。

  城阳区还在全市首推向街道放权赋能工作。社会救助、老年人优待、惠农政策落实等12个领域的60个事项延伸至街道层级办理,形成了具有城阳特色的基层便民服务机制和模式。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让涉企检查更加公平透明,城阳区依托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汇聚监管行为4.4万件次,搭建起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目前,该区已开展56批次的“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抽查78个事项,随机抽取检查对象8484户。与此同时,城阳区还在全省率先探索使用移动执法APP,打造“网上办案系统+移动执法APP+执法终端”三位一体的高效化、智能化执法办案新模式,有效破解执法取证难、效率低、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为推动助企惠企政策落实到位,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城阳区近年来相继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有关事宜的通知》《城阳区流程再造攻坚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梳理汇总这些惠企政策后,城阳区建立了“政策画像”平台,发布各类涉企政策、供需信息2200余条,累计为企业兑现各类政策奖励资金1.3亿余元,惠及企业200余家。

  与此同时,城阳区深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设立疫情期间企业贸易纠纷法律服务专线,为企业、市民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新路径,目前已为企业提供应急法律服务120余次,解决用工、合同履约等问题50余个。建立城阳区“互联网+法律援助”服务平台,推出快速受理机制和容缺后补制度,设立法律援助初审受理点30余个,截至目前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例2569件。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城阳区将继续以市场主体的需求和满意为导向,集全区之力,持续奋斗、久久为功,全方位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打造投资贸易更便利、行政效率更高效、政务服务更优质、市场环境更公平、法治保障更健全的营商环境新高地,勇创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责任编辑:王丽雪
新闻关键词:城阳区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