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帮实扶,当好乡村振兴“助推器”
盛夏时节,行走在烟台市莱山区院格庄街道,满目葱茏,郁郁葱葱。一座座古朴自然的美丽宜居乡村交错掩映,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徐徐铺展开来。
根据省“万名干部下基层”的安排部署,自2019年7月17日开始,省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处长、省派莱山区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孟斌带领9名队员来到这里进行为期两年的乡村振兴工作,重点联系服务莱山院格庄街道崖前村、夹河村、初家汤村、郑家庄、沐浴村5个村庄。两年时间转瞬即逝,他们用初心践行使命,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了一幅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
时间追溯到两年前,孟斌和队员们一进村就分头调研。两人一组,每天的工作就是挨家挨户走访。一天一总结,每周都要在例会上分析梳理走访信息。村民们从刚开始感觉陌生,到后来隔天不见就问“服务队的人怎么还不来”,这一队十人,成了村民们的贴心人。
“刚听说你们服务队要离开这里,是真的吗?”采访中,烟台源农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进敏言语中流露出浓浓不舍。他说,是省派服务队牵线烟台大学在企业建立了专家工作站,为企业解决了技术人才瓶颈。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专家工作站的建立不仅助力企业提高了研发效率,投入资金大幅缩减,还帮助企业成功申请专利8项,增加产值1亿多元。
今年4月底,莱山区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能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省派服务队功不可没。他们充分挖掘辖区内葡萄、葡萄酒产业和苹果产业在科研创新、示范引领、三产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瀑拉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泰宇说,按照规划,2年内中央财政补贴1亿元,地方财政配套2亿元,企业和社会融资15亿元,将为莱山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为拓宽群众的致富门路,两年间,省派莱山区乡村振兴服务队围绕产业振兴积极想办法,根据服务村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蘑菇种植、蚂蚱养殖、大棚种养等特色产业,完成直接投资和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1.3亿元。
如今,还有更多为服务村量身打造的产业正在院格庄街道开花结果。服务队以打造万亩薰衣草园为切入点,聚集香精香料等深加工企业,打造芳香产业集群。同时,以薰衣草景观与温泉资源为依托,创建5A级景区,打造康养文旅项目。针对瀑拉谷葡萄产业园有大量四荒地和非基本农田的实际情况,服务队还引进华电国际投资25亿元建设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推动新能源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新示范。服务队还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牵手美国曼特琳公司等建设国际标准的“攀岩攀冰”基地,聚集体育旅游新业态。
孟斌将农村党建比喻成乡村振兴的“火车头”,针对基层任务多、人手少等问题,服务队联合驻地党组织与中国移动烟台分公司等共同建设数字院格庄,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实施“互联网+党建”,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和网格化管理。此外,服务队还在辖区瀑拉谷农业产业园探索“联社+子社+社员”农村党建新机制,把社员组织起来参与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来,实现小农户到大联社生产模式的嬗变,带动当地村民人均增收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