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聚力建设项目落地投产
通讯员 尚萌萌 报道
本报青岛讯 1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联合验收验前指导活动在位于青岛高新区的山东立菲医疗器械创新园举行。青岛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部会同建设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等多部门齐聚立菲医疗器械创新园二期建设现场,为即将开展的联合验收工作作前期指导。
“由于疫情和雨季的影响,二期建设耽误了近四个月,严重影响了项目建成投产的时间。” 山东立菲医疗器械创新园经理陈春萍介绍,目前二期项目主体已经完工,但涉及内部装修、消防、厂区布置等细节,有很多流程都不懂,为了更快通过联合验收,企业向行政审批服务部递交了联合验收验前指导申请。她说,“申请递上去仅一天,高新区3个部门就一起来了,为项目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有了意见的指导,我们对项目尽快通过竣工验收更有信心了。”
联合验收是青岛高新区为提高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效率,创新推出的验收新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企业逐个部门对接的传统审批方式,重新规划了审批流程,让多个审批部门一次到齐、联合审批,办事企业跑腿少了,审批服务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2021年是青岛“项目落地年”,为加快推进建设项目落地投产,青岛高新区将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贯穿在建设项目推进的全过程,推进项目加快建成投产。开标环节,高新区推出了“异地远程投标”“全程电子化开标”等政策,企业投标可以在线提交文件,项目开标时,投标人可以一键在线解密唱标。
评审环节,青岛高新区创新推行建设工程项目“阳光评审”,将评审室内专家评审情况同步实时公开播放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大厅的监督屏上,招标人、投标人代表可以通过监督屏对评审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充分保障各方利益主体知情权。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已为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等77个项目实行“阳光评审”,有效扩大了交易监督半径,提升了交易透明度。
为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快落地、快开工的工作目标,高新区在建设项目招投标结束的环节中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改革。通过流程再造、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全程帮办代办等措施,为企业量身定制审批事项清单和倒排工期计划表,并设专人为企业服务,使企业在拿地前就可以进行规划和施工手续模拟审批,缩短了开工前的准备周期,将项目平均审批时间缩短30个工作日以上。高新区已先后将区内13个项目纳入“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7个项目按照既定计划取得施工许可证。
盘古润滑液压系统青岛智造中心项目方,通过高新区推出的“一事全办”审批新模式,项目方仅用1个工作日便办理完成4项审批。盘古润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兰说:“我们只提报了一次材料,当天就办完了这么多事项,效率很高,大大节省了项目的建设时间。”
服务项目推进就是服务产业发展,在项目建成投入运营环节,除了提供联合验收服务,面向华贯路农贸市场、世茂52+等重点民生项目,青岛高新区创新推出“专人服务、上门培训、专窗受理、一链办理、统一核查、集中发证”等特色服务举措:为华贯路农贸市场业户量身打造了《华贯路农贸市场经营业户证照办理方案》,并实行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专窗办理”,通过“容缺受理”“一链办理”“集中核查”等一系列行政审批服务模式,帮助业户尽快完成开业前的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