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赋能”拼出攻坚克难“淄博速度”
鲁网3月24日讯 2019年9月5日召开的淄博市委第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客观冷静地分析了淄博的现状,既实事求是,也一针见血。会议通过的决议,让淄博人信心百倍,也顿感压力。在这次大会上,市委书记江敦涛代表淄博市委,提出了针对性强的突出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着力强化“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工作理念;“有解思维”“平台思维”“生态思维”的新思维模式;“市场化”“法制化”“专业化”的“破冰”举措;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新发展模式;通过“刀刃向内裁弯取直”深化制度创新,打造“淄博效率”“淄博速度”“淄博服务”……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新词、新理念,让参会人员信心大增,对淄博这座城市未来充满憧憬。
爬坡过坎的淄博
需要一场思想洗礼
淄博,号称“鲁中”,但一无机场,二没港口,四通八达的路网建设,让它从昔日的“枢纽”,变成了一个一掠而过极易被忽视的“节点”;国家和省里的几个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淄博几乎被忽略不计;这个曾以“较大的市”、“鲁C”、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而闻名的老工业城市,辉煌不再。
2019年,淄博实现GDP3642.40亿元,全省排名第七;过去在后面的济宁,以GDP4370.17亿元超越淄博,两地相差727.77亿元。原来在后面的菏泽,GDP达到3409.98亿元,紧随淄博之后,两地只差232.42亿元。
追兵越来越近,标兵越来越远。“边缘化”的淄博在转型升级路上步履沉重: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成长不快,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无论是GDP还是经济外向度,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发展后劲,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城市形象,无论是思维理念还是干部形象,都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
上任伊始,江敦涛做了一个调研:近10年间,淄博在园幼儿和在校小学生人数逐年下降,2018年淄博常住人口减少了6000人,淄博籍大学毕业生每年返淄就业与到外地就业逆差超过10000名!驻淄高校毕业生在淄就业率逐年下滑!年轻人、大学生的大量流失,不仅仅带走了大量的资本,更抽走了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要避免出现“东北现象”,既需要淄博的决策者高境界布局,谋长远,也需要淄博全市上下彻底警醒,坚决摒弃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躺在舒适区混日子的小成即满心态,快马加鞭超常规发展!
思想破冰才能带来行动突围。高标准定位的“凤凰涅槃加速崛起”总目标,给一直沉浸在“舒适区”的淄博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唤醒了他们沉睡在骨子里的敢为人先、拼搏奉献的基因和再创淄博辉煌的荣誉感;“万事有解”的“有解思维”是爬坡过坎中手足无措的淄博人制胜法宝。就像一道闸门,打开了郁积在淄博干部群众胸中干事创业的洪流。
如果说“问题导向”是立足于发现问题,那么“有解思维”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它是破解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难题的“金钥匙”:体现的是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反映的是勇于担当、用心工作的责任意识,展示的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意志。
新思维带来新路径
在淄博的决策者看来,淄博传统产业比重大,既不能全部推倒重来,一关了之,也不能修修补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面对传统产业占比大、环境容量小、资源枯竭、旧动能乏力、新动能难觅的现状,淄博制订的新的发展路径和举措既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又着眼未来、蹄疾步稳:“以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以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的行动总纲领正式写入全会决议,随后的十二届九次全会,淄博开始实施从产业、科教创新、金融、改革开放、文化、生态上多点赋能的“六大赋能”行动,又具化为“重大项目建设、产业攀登、双招双引和对外开放、科教创新、打造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文旅融合发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城市品质活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社会治理、重点改革、干部作风建设”十二大攻坚行动,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目标,可谓拳拳到肉,招招精准。
淄博的城市形象和品位,大多和环境污染、傻大粗黑相连。新的城市发展目标,最能打动淄博人的城市定位。如果说“人才金政”37条是靠政策吸引高层次、高素质年轻人为淄博注入新鲜血液和充沛活力的话,作为第八个攻坚行动,城市品质活力提升的措施则明显带有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品质以便“筑巢引凤”的性质:一是启动全域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二是实施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目的是解决市容市貌脏乱差、城市形象差品位低、缺乏活力和吸引力的问题;三是加快主城提质增容,按照“东优西融南拓北联”思路,彻底解决主城区承载力、辐射力不强、首位度不高和管理粗放、规划设计水平低、城市规模小、布局不舒展问题;四是深化全域融合统筹、构建快速通达的大交通体系,解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高和城市群之间“集而不团”的散乱慢问题。
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正像江敦涛在2019年8月2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样:现代竞争的核心是速度,只有快,才能抓住机遇,先人一步,傲立潮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淄博不能慢,即使和别的市速度一样,都会越落越远。因此,只有跑出超常规的“淄博加速度”,才能引领淄博在区域竞争中再创辉煌。
也正是因为有了“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淄博市委着手打造“淄博服务”“淄博效率”“淄博速度”,时时处处事事突出一个‘快’字,努力探索建立“快决策、快执行、快突破、快见效”的工作机制,要求广大干部群众“拼格局、拼创新、拼平台、拼服务”,“抢机遇、抢政策、抢项目、抢人才”,化危为机,实现弯道超车。
“六大赋能”加速淄博崛起
为确保攻坚克难的“六大赋能”行动和十二大攻坚行动得以按照市委制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完成,淄博把每个攻坚行动都安排了牵头的市领导和牵头部门,确保责任到人,过程和结果可追溯。制定了量化的年度目标,系统分析了每个行动的难点堵点和瓶颈,也出台了具体的支撑项目和措施。
实施产业赋能抓攻坚。聚焦淄博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偏重、核心竞争力不强这一主要矛盾,坚持以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以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聚力实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攀登计划,集中培育氟硅材料、精细化工、MEMS等20个左右优势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集群。组织实施“旗舰”“雏鹰”企业培育工程,分层级培育五十亿级、百亿级、千亿级龙头企业,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2家左右。大力推行“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围绕一个科创产业、确定一个园区承载、引进一组产业基金、组建一支市场化专业招商团队、制定一套个性化产业支持政策、创设一个产业展示中心,以产业组织理念精准突破双招双引,力争全年实际到位外来资金增长10%以上。
实施科教创新赋能抓攻坚。聚焦创业创新不活跃问题,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以大学城、科学城、创业创新谷“两城一谷”建设为抓手,加力推动校城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与知名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新材料实验室、新材料技术产业研究院等专业平台建设,以此链接更多更优质资源要素。同时,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梯次孵化体系,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力争年内在孵企业数量达到1200家,科技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均达到600家。
实施金融赋能抓攻坚。聚焦金融产业规模小、支撑能力不足问题,下决心打造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精准制定金融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培育引进一批关联性中介机构和优秀团队,集聚更多金融、类金融企业,加快做大金融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强与知名基金公司合作,做大做活市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金融的产业生态价值,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力争年内存贷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实施改革开放赋能抓攻坚。聚焦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和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流程再造、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资源环境领域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改革举措,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聚焦城市开放度和经济外向度不高问题,突出强化开放意识,主动对接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和山东自贸区建设,通过加快淄博综合保税区申建和淄博内陆港建设,不断提升淄博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经济外向度。
实施文化赋能抓攻坚。聚焦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问题,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龙头,突出做好文旅、工旅、农旅、学旅等融合发展文章,聘请知名专业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强力推进齐文化创意产业园、聊斋文化园、陶琉小镇、华侨城旅游综合体、“红叶柿岩”乡村振兴示范区等38个重点文旅项目,规划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加快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实施生态赋能抓攻坚。聚焦污染治理欠账大、生态环境质量不高问题,坚持加快治标、加力治本、追求长效,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一手抓“刑责治污”,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一手抓“全员环保”,动员各级党政机关、广大市民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生态建设,打一场生态环保的人民战争。在全市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生态、洁净、整齐、美丽”的城乡环境,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进位。(记者 马景阳)